黔江区司法局“精准+便捷+高效”普法成效显著

时间: 2024-11-2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634

近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对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黔江区司法局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此前,黔江区司法局1名普法工作人员被重庆市司法局、重庆市普法办表彰为重庆市“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个人。据悉,今年以来,该局围绕“精准+便捷+高效”开展普法工作,方式创新不断,成效明显。

群众学法新渠道  

百姓故事新舞台

“老汉上山挖个天麻都不行吗?”“下河捞个鱼就被公安抓了?”……在该局开办的“法治黔江”抖音政务号后台,常常收到群众这样私信和留言。

对这些留言,工作人员都会一一回复。工作人员认为,普法工作要抓住老百姓最急难愁盼的问题、赢得群众对法治的信任,群众才能在关键的时候用法治的思维解决问题。宁可我们多跑几家执法单位把问题解答清楚,也不能辜负群众对我们的信任,让群众求助无门。

在该局努力下,已建成覆盖全区的法治需求收集网络,形成了群众随时随地网上网下反映诉求,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司法所和执法部门收集整理,全区法治力量集中回复的模式,及时根据群众反映问题生产“法治产品”,提供“标准答案”。

《一个惊魂的包裹》中,作者发现了个人信息不能贴在快递单上;《快递里面有“炸弹”》中,作者告诉我们个人信息不要随便泄露……该局通过广泛发动,在全区收集百姓身边的法治故事120余期,经筛选,邀请作者或群众拍摄视频6期,刊发文字故事7期,将他们的故事讲出来。

普法活动常开展  

法治声音送到家

“律师同志,我给别人装房子时摔伤了,住了几个月院,现在该找哪个要住院费?”

“去年我在广东打工,老板欠我的工钱去哪要?”

这是10月29日,在红军广场上,该局组织的法律援助律师接受群众咨询的情景。

开展建言献策向市民征集意见活动

今年以来,该局围绕重庆市普法品牌“法润千里 治汇广大”开展各类法治宣传主题教育活动12场次,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相关法律,定期参加黔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区委宣传部组织的“三台汇讲”活动,今年已组织区级活动3场,参加8场,发放宣传资料5万份,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达3万人次。

“往年,为了直观学习法律知识,我们都要请假到法院参加旁听庭审,虽然效果好,但是从乡里跑进城一趟不容易,还可能耽误工作,现在只要抽空用手机看就可以了,还可以随时暂停、反复观看,实在是太方便了。”金洞乡公务人员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该局对法律知识考试系统进行升级,实现了全区1.4万名国家工作人员网上考试和旁听庭审全覆盖。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遇见他人财产遭受损失该不该帮?路见不平想吼又有顾虑?这个故事就来告诉我们答案。”日前,在蓬东乡,法治广播向村民讲述了一个无因管理纠纷解决的故事,鼓励大家互帮互助,友爱向善。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听广播,学习法律知识。

今年以来,该区2597个广播站定期播放法治故事,到目前共播放各类法治故事100余场次,受到群众欢迎。

基层阵地更牢固  

打通“最后一公里”

“根据我的经验,以后要多挑选民法典中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涉及老人赡养、儿童抚养、土地使用权属等等。”4月11日,水田乡“法律明白人”聚在一起探讨如何做好普法工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年,该区共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916名,学法用法示范户910户,为中小学校聘任法治副校长109名,他们在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引导法律服务、辅助基层社会治理、参与法治创建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要有法律呀?”“法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9月开学第一天,在太极镇新陆村法治文化馆,普法志愿者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沉浸式普法的环境,用生动的故事告诉同学们法律的由来。今年,在市司法局和该局的共同打造下,新陆村法治文化馆成为“市级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这是该局普法阵地建设的又一成果。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3个、“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6个;命名市级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成为群众学法的好去处。

通讯员 万岱杰 文静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黔江区司法局“精准+便捷+高效”普法成效显著

近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对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黔江区司法局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此前,黔江区司法局1名普法工作人员被重庆市司法局、重庆市普法办表彰为重庆市“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个人。据悉,今年以来,该局围绕“精准+便捷+高效”开展普法工作,方式创新不断,成效明显。

群众学法新渠道  

百姓故事新舞台

“老汉上山挖个天麻都不行吗?”“下河捞个鱼就被公安抓了?”……在该局开办的“法治黔江”抖音政务号后台,常常收到群众这样私信和留言。

对这些留言,工作人员都会一一回复。工作人员认为,普法工作要抓住老百姓最急难愁盼的问题、赢得群众对法治的信任,群众才能在关键的时候用法治的思维解决问题。宁可我们多跑几家执法单位把问题解答清楚,也不能辜负群众对我们的信任,让群众求助无门。

在该局努力下,已建成覆盖全区的法治需求收集网络,形成了群众随时随地网上网下反映诉求,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司法所和执法部门收集整理,全区法治力量集中回复的模式,及时根据群众反映问题生产“法治产品”,提供“标准答案”。

《一个惊魂的包裹》中,作者发现了个人信息不能贴在快递单上;《快递里面有“炸弹”》中,作者告诉我们个人信息不要随便泄露……该局通过广泛发动,在全区收集百姓身边的法治故事120余期,经筛选,邀请作者或群众拍摄视频6期,刊发文字故事7期,将他们的故事讲出来。

普法活动常开展  

法治声音送到家

“律师同志,我给别人装房子时摔伤了,住了几个月院,现在该找哪个要住院费?”

“去年我在广东打工,老板欠我的工钱去哪要?”

这是10月29日,在红军广场上,该局组织的法律援助律师接受群众咨询的情景。

开展建言献策向市民征集意见活动

今年以来,该局围绕重庆市普法品牌“法润千里 治汇广大”开展各类法治宣传主题教育活动12场次,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相关法律,定期参加黔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区委宣传部组织的“三台汇讲”活动,今年已组织区级活动3场,参加8场,发放宣传资料5万份,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达3万人次。

“往年,为了直观学习法律知识,我们都要请假到法院参加旁听庭审,虽然效果好,但是从乡里跑进城一趟不容易,还可能耽误工作,现在只要抽空用手机看就可以了,还可以随时暂停、反复观看,实在是太方便了。”金洞乡公务人员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该局对法律知识考试系统进行升级,实现了全区1.4万名国家工作人员网上考试和旁听庭审全覆盖。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遇见他人财产遭受损失该不该帮?路见不平想吼又有顾虑?这个故事就来告诉我们答案。”日前,在蓬东乡,法治广播向村民讲述了一个无因管理纠纷解决的故事,鼓励大家互帮互助,友爱向善。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听广播,学习法律知识。

今年以来,该区2597个广播站定期播放法治故事,到目前共播放各类法治故事100余场次,受到群众欢迎。

基层阵地更牢固  

打通“最后一公里”

“根据我的经验,以后要多挑选民法典中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涉及老人赡养、儿童抚养、土地使用权属等等。”4月11日,水田乡“法律明白人”聚在一起探讨如何做好普法工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年,该区共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916名,学法用法示范户910户,为中小学校聘任法治副校长109名,他们在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引导法律服务、辅助基层社会治理、参与法治创建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要有法律呀?”“法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9月开学第一天,在太极镇新陆村法治文化馆,普法志愿者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沉浸式普法的环境,用生动的故事告诉同学们法律的由来。今年,在市司法局和该局的共同打造下,新陆村法治文化馆成为“市级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这是该局普法阵地建设的又一成果。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3个、“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6个;命名市级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成为群众学法的好去处。

通讯员 万岱杰 文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