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没有绝招 只有以心换心 ——记两江新区礼嘉司法所司法协理员杨杰

时间: 2024-12-0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9414

司法协理员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法治事务等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没有绝招,只有以心换心,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谈起司法协理员工作,杨杰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

作为两江新区礼嘉司法所司法协理员,杨杰凭借扎实的法学功底和为民服务初心,将满腔热忱注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用热心、耐心、爱心、恒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广泛赞誉。

杨杰帮助居民解难题

以耐心换省心 她是化解纠纷的“贴心人”

“不用打官司,直接用调解来化解矛盾纠纷,让当事人满意,既省时又省钱。”这一直是杨杰调解矛盾纠纷的不懈追求。

2022年2月,礼嘉街道遭遇棘手难题——74个门面业主因产权遗留问题集体上访。这些门面于2007年被购买,交房时间超过14年却始终未能办理产权证,且因开发商债权人申请,门面全部被法院查封,一旦执行,群众将面临超3000万元经济损失。

“解决办证问题困难重重,开发商外债累累、门面多轮查封、部分还存在二次交易情况。”面对棘手问题,杨杰与同事毫不退缩,深入研究案件细节与法律条文,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论证分析,代群众起草法律文书,积极协调部门召开会议,并多次与法院承办法官沟通,成功动员债权人申请解除查封。两家法院分别于2022年3月初和4月初解除查封,将原本漫长的办事时间大幅缩短至两个月,为群众节省诉讼代理费数十万元。同时,他们协调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到街道现场办公,免去业主奔波之苦。历经3个多月奋战,杨杰和同事圆满解决了白马花园5号地商业配套门市产权登记难题,门市业主感激不已,特送锦旗致谢。

“调解工作不能靠一人之力。”杨杰所在的司法所以女性为主,她们恪尽职守,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有力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居民安居乐业。2023年,该司法所荣获两江新区“巾帼文明岗”称号。

“纠纷在哪,调解就在哪。”群众的家长里短、邻里纠纷都愿意进行调解。“调解虽苦,但看到矛盾化解之后,感觉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关键是用心做事、用情解结。”杨杰说道。

3年来,杨杰指导各调委会化解矛盾纠纷700余件,涉及当事人1400余人,协议涉及金额1000余万元。她参与调解集体门市办证、欠薪纠纷、电梯伤人等重大纠纷案件10余件次,涉及当事人120余人次,协议涉及金额1500余万元。

以诚心换暖心 她是特殊人群的“引路人”

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打开心结,使其认识罪错,重拾信心,回归社会,是司法所的重要任务。

社区矫正对象余某因开设赌场负债累累,家庭关系紧张,妻子何某欲起诉离婚。杨杰与同事迅速行动,前往余某家中与当事人深入交流,分别与余某、余某妻子任某、余某母亲谈话并开展思想工作,以法为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余某及其母亲理解了任某的苦衷,最终余某母亲放弃工作回归家庭,余某找到稳定工作并照顾孩子,何某放弃了离婚念头,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矫正工作要找对方法,做到安其身、暖其心、育其人、矫其行、解其难、助回归。”杨杰说。3年来,她已累计管理刑满释放人员200余人,一人一档分别建档立册,所管理的2件帮教卷宗获评两江新区“十佳优秀案卷”。

因为被一次次地温情对待,部分解矫人员在回归社会后,遇到问题仍会找杨杰倾诉,她也总是耐心倾听、热心帮助。每每谈到这些,杨杰的脸上便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以恒心换安心 她是法治文化的“传播者”

“法律宣传不能空喊口号,要深入群众内心。”杨杰深知普法工作对提升群众法律意识、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作用。

一直以来,杨杰始终将普法宣传视为重要职责,与同事抓住法治宣传月、禁毒宣传月、国家宪法日等契机,深入社区、企业、园区一线普法,让法治宣传覆盖辖区各个角落。

3年来,杨杰共参与法治宣传活动40余场次,接受法律咨询220余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500余份;参与健全调解组织8个,培育调解队伍134人,参加调解培训6场次,受训调解员达150余人次;组织居民拍摄了《“挖呀挖”之禁毒版》《帮兄?帮凶!》《全民反诈 你我同行》等4个原创普法短视频,在媒体平台发布后广受关注。

“司法所是普法先锋,我定全力以赴,坚持终身学习。”杨杰作为司法所工作人员,始终保持良好学习习惯。她认为,只有自己不断学习,才能为群众答疑解惑,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坚守。”杨杰总是以执着、热爱与炽热之心,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她的工作平凡却熠熠生辉,在基层一线为构建和谐社会持续贡献力量。

通讯员 陶思聪 记者 饶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调解没有绝招 只有以心换心 ——记两江新区礼嘉司法所司法协理员杨杰

司法协理员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法治事务等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没有绝招,只有以心换心,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谈起司法协理员工作,杨杰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

作为两江新区礼嘉司法所司法协理员,杨杰凭借扎实的法学功底和为民服务初心,将满腔热忱注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用热心、耐心、爱心、恒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广泛赞誉。

杨杰帮助居民解难题

以耐心换省心 她是化解纠纷的“贴心人”

“不用打官司,直接用调解来化解矛盾纠纷,让当事人满意,既省时又省钱。”这一直是杨杰调解矛盾纠纷的不懈追求。

2022年2月,礼嘉街道遭遇棘手难题——74个门面业主因产权遗留问题集体上访。这些门面于2007年被购买,交房时间超过14年却始终未能办理产权证,且因开发商债权人申请,门面全部被法院查封,一旦执行,群众将面临超3000万元经济损失。

“解决办证问题困难重重,开发商外债累累、门面多轮查封、部分还存在二次交易情况。”面对棘手问题,杨杰与同事毫不退缩,深入研究案件细节与法律条文,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论证分析,代群众起草法律文书,积极协调部门召开会议,并多次与法院承办法官沟通,成功动员债权人申请解除查封。两家法院分别于2022年3月初和4月初解除查封,将原本漫长的办事时间大幅缩短至两个月,为群众节省诉讼代理费数十万元。同时,他们协调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到街道现场办公,免去业主奔波之苦。历经3个多月奋战,杨杰和同事圆满解决了白马花园5号地商业配套门市产权登记难题,门市业主感激不已,特送锦旗致谢。

“调解工作不能靠一人之力。”杨杰所在的司法所以女性为主,她们恪尽职守,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有力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居民安居乐业。2023年,该司法所荣获两江新区“巾帼文明岗”称号。

“纠纷在哪,调解就在哪。”群众的家长里短、邻里纠纷都愿意进行调解。“调解虽苦,但看到矛盾化解之后,感觉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关键是用心做事、用情解结。”杨杰说道。

3年来,杨杰指导各调委会化解矛盾纠纷700余件,涉及当事人1400余人,协议涉及金额1000余万元。她参与调解集体门市办证、欠薪纠纷、电梯伤人等重大纠纷案件10余件次,涉及当事人120余人次,协议涉及金额1500余万元。

以诚心换暖心 她是特殊人群的“引路人”

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打开心结,使其认识罪错,重拾信心,回归社会,是司法所的重要任务。

社区矫正对象余某因开设赌场负债累累,家庭关系紧张,妻子何某欲起诉离婚。杨杰与同事迅速行动,前往余某家中与当事人深入交流,分别与余某、余某妻子任某、余某母亲谈话并开展思想工作,以法为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余某及其母亲理解了任某的苦衷,最终余某母亲放弃工作回归家庭,余某找到稳定工作并照顾孩子,何某放弃了离婚念头,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矫正工作要找对方法,做到安其身、暖其心、育其人、矫其行、解其难、助回归。”杨杰说。3年来,她已累计管理刑满释放人员200余人,一人一档分别建档立册,所管理的2件帮教卷宗获评两江新区“十佳优秀案卷”。

因为被一次次地温情对待,部分解矫人员在回归社会后,遇到问题仍会找杨杰倾诉,她也总是耐心倾听、热心帮助。每每谈到这些,杨杰的脸上便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以恒心换安心 她是法治文化的“传播者”

“法律宣传不能空喊口号,要深入群众内心。”杨杰深知普法工作对提升群众法律意识、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作用。

一直以来,杨杰始终将普法宣传视为重要职责,与同事抓住法治宣传月、禁毒宣传月、国家宪法日等契机,深入社区、企业、园区一线普法,让法治宣传覆盖辖区各个角落。

3年来,杨杰共参与法治宣传活动40余场次,接受法律咨询220余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500余份;参与健全调解组织8个,培育调解队伍134人,参加调解培训6场次,受训调解员达150余人次;组织居民拍摄了《“挖呀挖”之禁毒版》《帮兄?帮凶!》《全民反诈 你我同行》等4个原创普法短视频,在媒体平台发布后广受关注。

“司法所是普法先锋,我定全力以赴,坚持终身学习。”杨杰作为司法所工作人员,始终保持良好学习习惯。她认为,只有自己不断学习,才能为群众答疑解惑,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坚守。”杨杰总是以执着、热爱与炽热之心,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她的工作平凡却熠熠生辉,在基层一线为构建和谐社会持续贡献力量。

通讯员 陶思聪 记者 饶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