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之花在龙乡美丽绽放 ——记铜梁区法院家事审判法官谢黎

时间: 2024-12-0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9460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她就是专门断理家务事的法官。为了挽救一个个濒临破裂的家庭,她考取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她,就是铜梁区法院民一庭承担家事审判的法官谢黎。在审判实践中,她以实际行动有效提升案件调解率,她坚持在办案中以案释法,普及有关婚姻家庭的法律常识,帮助当事双方化解纠纷,提高法律意识,真正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普法宣传

耐心阐释法理情理 妥善化解赡养纠纷

2021年4月,杨大爷夫妇起诉几名子女,要求给付赡养费,承办法官谢黎觉得这是以案释法的好机会,于是决定把法庭搬到当事人的院坝内,邀请附近的村民和当事人亲属旁听庭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化解赡养纠纷,还能让当事人和旁听村民接受生动的普法教育。

开庭前,谢黎先给杨大爷的子女们上了一堂道德和法律教育课。她从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讲起,让几名被告明白,赡养老人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此外,谢黎还就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家产如何分配就如何赡养”“女儿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等思想误区进行解读,还结合自己审理的实际案例,生动具体地展开分析和讲解。

法官生动的说理和释法,赢得了旁听者的热烈掌声,杨大爷子女的态度也有所转变。谢黎随即主持调解,最终,杨大爷夫妇与子女们就赡养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字捺印生效。

“选取典型赡养案件,到当事人住所地开展巡回审判,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谢黎告诉记者,这样既化解了基层矛盾,又能引导群众敬老孝亲,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024年1月30日下午,铜梁区法院“车载便民法庭”来到仙鱼社区,谢黎借用社区的桌子板凳,就地搭建起一个小型审判庭,审理了曹女士与张先生的离婚纠纷案,附近数十名居民赶来旁听庭审。

庭审中,谢黎就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当众普及法律知识,并用真实案例进行讲解,旁听群众听得津津有味,曹女士与张先生深受感动,打消了离婚的念头,和好如初。

强化案件判后回访 以司法温情护家庭和谐

在审理案件后,为了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谢黎还会对涉案当事人进行事后回访,通过电话联系或者上门走访的方式,了解当事人的近况,为审判注入人文关怀,延续司法温暖,向社会传递正确价值取向。

2023年3月,谢黎与同事对两起离婚案件调解和好的女性当事人进行了回访关怀。他们分别来到王女士、胡女士的工作单位,询问她们的生活、工作近况,并向她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同时,法官还为她们送上民法典、《解纷参考资料(人身安全保护令诉讼指引)》等资料,告知她们,如遇到有关婚姻家庭等困难时,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事人王女士说,经法院调解和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丈夫未再对其施暴,变得有了温情,还主动打工挣钱养家。胡女士则表示,之前,因她母亲的赡养问题闹离婚,经谢黎劝导后,丈夫答应接岳母前来一起居住,现在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

办理案件融入普法宣传 以行动让法治之花遍地绽放

办案之余,谢黎还主动进校园、进乡村,为广大师生和基层群众送去法律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群众轻松领会法律常识。

今年5月31日,铜梁区法院法治宣讲车来到平滩镇飞龙小学,谢黎以“亲子沟通”为题,倾情讲述了亲子之间暴力沟通的四种语言模式,传授了亲子间和睦相处及友好沟通的方式方法,向同学们以案说法,讲解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注意事项,为同学们送上了一份“法治大礼包”。

2023年9月1日,谢黎来到铜梁区全德学校,为这群特殊的学生带去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她结合自己在刑事审判和家事审判方面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案例分享、课堂互动等方式,告诉同学们如何摆脱过去的阴影,给同学们送去了面对未来的希望和走出泥潭的勇气。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接受矫正,深刻反省过错,争取早日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今年3月,谢黎来到永嘉镇,以“反对家庭暴力 呵护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家事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等内容,为妇女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并告诫大家遭遇家庭暴力时,要勇敢说“不”,妥善保存固定证据,及时寻求法律帮助,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施行后,谢黎不仅释法,还用家庭教育帮助那些濒临破裂的家庭和好如初。

谢黎认为,办理离婚案件,打开双方心结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她办案时将家庭教育贯穿整个庭审,力求案结事了的同时,还要真正解开当事人的心结。

记者 唐孝忠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让法治之花在龙乡美丽绽放 ——记铜梁区法院家事审判法官谢黎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她就是专门断理家务事的法官。为了挽救一个个濒临破裂的家庭,她考取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她,就是铜梁区法院民一庭承担家事审判的法官谢黎。在审判实践中,她以实际行动有效提升案件调解率,她坚持在办案中以案释法,普及有关婚姻家庭的法律常识,帮助当事双方化解纠纷,提高法律意识,真正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普法宣传

耐心阐释法理情理 妥善化解赡养纠纷

2021年4月,杨大爷夫妇起诉几名子女,要求给付赡养费,承办法官谢黎觉得这是以案释法的好机会,于是决定把法庭搬到当事人的院坝内,邀请附近的村民和当事人亲属旁听庭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化解赡养纠纷,还能让当事人和旁听村民接受生动的普法教育。

开庭前,谢黎先给杨大爷的子女们上了一堂道德和法律教育课。她从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讲起,让几名被告明白,赡养老人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此外,谢黎还就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家产如何分配就如何赡养”“女儿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等思想误区进行解读,还结合自己审理的实际案例,生动具体地展开分析和讲解。

法官生动的说理和释法,赢得了旁听者的热烈掌声,杨大爷子女的态度也有所转变。谢黎随即主持调解,最终,杨大爷夫妇与子女们就赡养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字捺印生效。

“选取典型赡养案件,到当事人住所地开展巡回审判,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谢黎告诉记者,这样既化解了基层矛盾,又能引导群众敬老孝亲,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024年1月30日下午,铜梁区法院“车载便民法庭”来到仙鱼社区,谢黎借用社区的桌子板凳,就地搭建起一个小型审判庭,审理了曹女士与张先生的离婚纠纷案,附近数十名居民赶来旁听庭审。

庭审中,谢黎就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当众普及法律知识,并用真实案例进行讲解,旁听群众听得津津有味,曹女士与张先生深受感动,打消了离婚的念头,和好如初。

强化案件判后回访 以司法温情护家庭和谐

在审理案件后,为了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谢黎还会对涉案当事人进行事后回访,通过电话联系或者上门走访的方式,了解当事人的近况,为审判注入人文关怀,延续司法温暖,向社会传递正确价值取向。

2023年3月,谢黎与同事对两起离婚案件调解和好的女性当事人进行了回访关怀。他们分别来到王女士、胡女士的工作单位,询问她们的生活、工作近况,并向她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同时,法官还为她们送上民法典、《解纷参考资料(人身安全保护令诉讼指引)》等资料,告知她们,如遇到有关婚姻家庭等困难时,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事人王女士说,经法院调解和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丈夫未再对其施暴,变得有了温情,还主动打工挣钱养家。胡女士则表示,之前,因她母亲的赡养问题闹离婚,经谢黎劝导后,丈夫答应接岳母前来一起居住,现在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

办理案件融入普法宣传 以行动让法治之花遍地绽放

办案之余,谢黎还主动进校园、进乡村,为广大师生和基层群众送去法律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群众轻松领会法律常识。

今年5月31日,铜梁区法院法治宣讲车来到平滩镇飞龙小学,谢黎以“亲子沟通”为题,倾情讲述了亲子之间暴力沟通的四种语言模式,传授了亲子间和睦相处及友好沟通的方式方法,向同学们以案说法,讲解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注意事项,为同学们送上了一份“法治大礼包”。

2023年9月1日,谢黎来到铜梁区全德学校,为这群特殊的学生带去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她结合自己在刑事审判和家事审判方面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案例分享、课堂互动等方式,告诉同学们如何摆脱过去的阴影,给同学们送去了面对未来的希望和走出泥潭的勇气。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接受矫正,深刻反省过错,争取早日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今年3月,谢黎来到永嘉镇,以“反对家庭暴力 呵护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家事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等内容,为妇女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并告诫大家遭遇家庭暴力时,要勇敢说“不”,妥善保存固定证据,及时寻求法律帮助,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施行后,谢黎不仅释法,还用家庭教育帮助那些濒临破裂的家庭和好如初。

谢黎认为,办理离婚案件,打开双方心结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她办案时将家庭教育贯穿整个庭审,力求案结事了的同时,还要真正解开当事人的心结。

记者 唐孝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