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将建600个区级“无废城市细胞”

时间: 2020-11-02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437

  本网讯(记者 朱颂扬)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生态环境局、市文联、南岸区委、区政府主办的“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我们共建“无废城市”主题宣传活动在南岸区长嘉汇弹子石老街举行。活动旨在全面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动员全社会为“无废城市”建设、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分为主题宣传活动、环保宣传市集两部分。活动现场,由市生态环境局、市文联授予“环保星主播”的凌淋、程晨等11名重庆知名艺术家和主播来到现场,通过主题快闪、情景剧、主播“讲故事”、主播“说亮点”、主播说“光盘”等精彩节目号召广大市民共建“无废城市”。

  主题宣传活动结束后,参会嘉宾沿弹子石老街体验环保宣传市集,沿途参观了志愿服务活动展示区、无废“星健康”——吃得文明展示区、无废“星创造”——资源再创站、无废“星生活”低碳生活体验——无处不新骑。

  据了解,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地区名单。重庆市(主城区)成功从全国60多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纳入全国“11+5”试点城市范围,是唯一纳入试点的省级城市。对此,重庆市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对试点工作再动员再部署。

  目前,市区两级建立了“1+11”试点工作推进机制,强力推进重点、难点工作,初步构建了汽车产业循环产业链,减少行业固体废物产生。同时,建立的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得到全国供销总社点名表扬,成为全国农膜回收“膜”范生,初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近零填埋、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00%、城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近100%、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率100%。

  “《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制定工作正有序推进。”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四川省建立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正有序实施,出台了锰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废物预处理指南等,创建了约600个区级“无废城市细胞”,约180个市级“无废城市细胞”,“无废”理念逐渐得到各方认同。

  据悉,按照分步实施原则,目前万州、涪陵等第二批新增9区均已启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下步我市还将全域建设,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无废城市”。


  相关新闻>>>

南岸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理处置率100%

  本网讯(记者 朱颂扬) 记者日前从南岸区了解到,作为重庆中心城区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区,该区大力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探索建立量化指标体系。

  据了解,南岸区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上,全区48个行政村全部按照“户集、村收、镇街转运、区域处理”模式,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在50%的建成区街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在推进建筑垃圾治理试点上,推进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替代用量不少于30%。此外,在强化疫情防控和医疗废物管理上,坚守医疗废物处置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截至目前,累计转移新冠医疗废物47吨,实现医疗废物及时有效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100%全落实。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全市将建600个区级“无废城市细胞”

  本网讯(记者 朱颂扬)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生态环境局、市文联、南岸区委、区政府主办的“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我们共建“无废城市”主题宣传活动在南岸区长嘉汇弹子石老街举行。活动旨在全面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动员全社会为“无废城市”建设、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分为主题宣传活动、环保宣传市集两部分。活动现场,由市生态环境局、市文联授予“环保星主播”的凌淋、程晨等11名重庆知名艺术家和主播来到现场,通过主题快闪、情景剧、主播“讲故事”、主播“说亮点”、主播说“光盘”等精彩节目号召广大市民共建“无废城市”。

  主题宣传活动结束后,参会嘉宾沿弹子石老街体验环保宣传市集,沿途参观了志愿服务活动展示区、无废“星健康”——吃得文明展示区、无废“星创造”——资源再创站、无废“星生活”低碳生活体验——无处不新骑。

  据了解,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地区名单。重庆市(主城区)成功从全国60多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纳入全国“11+5”试点城市范围,是唯一纳入试点的省级城市。对此,重庆市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对试点工作再动员再部署。

  目前,市区两级建立了“1+11”试点工作推进机制,强力推进重点、难点工作,初步构建了汽车产业循环产业链,减少行业固体废物产生。同时,建立的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得到全国供销总社点名表扬,成为全国农膜回收“膜”范生,初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近零填埋、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00%、城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近100%、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率100%。

  “《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制定工作正有序推进。”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四川省建立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正有序实施,出台了锰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废物预处理指南等,创建了约600个区级“无废城市细胞”,约180个市级“无废城市细胞”,“无废”理念逐渐得到各方认同。

  据悉,按照分步实施原则,目前万州、涪陵等第二批新增9区均已启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下步我市还将全域建设,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无废城市”。


  相关新闻>>>

南岸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理处置率100%

  本网讯(记者 朱颂扬) 记者日前从南岸区了解到,作为重庆中心城区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区,该区大力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探索建立量化指标体系。

  据了解,南岸区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上,全区48个行政村全部按照“户集、村收、镇街转运、区域处理”模式,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在50%的建成区街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在推进建筑垃圾治理试点上,推进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替代用量不少于30%。此外,在强化疫情防控和医疗废物管理上,坚守医疗废物处置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截至目前,累计转移新冠医疗废物47吨,实现医疗废物及时有效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100%全落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