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脱贫勇担当 合力攻坚谱新篇

时间: 2020-12-0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442

  “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近年来,重庆垫江政法干警积极担当作为,从强化组织领导到健全工作体系,从产业扶贫到法治扶贫,他们精准出策,合力攻坚,同频共振,助力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谱写无愧于时代的政法答卷。

  拔“穷根” 播种希望

  贫困不仅受制于山高谷深的阻碍,更受制于精神上的贫瘠。

  “现在我已经深深地意识到了当初所犯下的错,谢谢你们对我的挽救。读书比在外面好,老师同学团结友爱,都很关心我,很照顾我……”前不久,家住垫江县鹤游镇团结村的小伟(化名)专程写来了一封感谢信,半年前他还是出于一种厌学状态。

  时年13岁小伟就读于垫江实验中学,小伟的哥哥小明(化名)就读于垫江二中,小伟的爸爸患精神病,小伟的妈妈早年外出务工,至今未归。兄弟两人一直由年迈的婆婆在照顾,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今年6月初,兄弟两人突然消失,孩子的婆婆非常着急。在县委政法委和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手机定位的方式,发现两兄弟正在巴南区。

  “我们家穷,在学习读书也读不进去,我们就想在外面打工……”“孩子,穷不是你们的错。你们能够做的就是回去好好读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只有读书才有未来……”鹤游镇政府镇长游剑和公安民警耐心细致地做两兄弟的思想工作。经过近2个小时的思想工作,最终两兄弟愿意回到垫江。

  目前,两个孩子在校安心学习,孩子们在学校的吃住都由政府全额买单。

  与此同时,距离垫江120公里外,重庆某高校运动场上,刚跑完步,正在做拉伸的大二学生小燕(化名)显得特别的轻松与自信。

  眼前的这一幕恍如隔世。因为就在一年半前,本该认真准备高考的小燕,内心却焦虑不安。2018年12月,因囊中羞涩,时年17岁的小燕先后在县城某商场趁人不备盗窃2部手机。

  2019年4月,垫江县检察院受理该案后,审查发现小燕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中还有1个12岁的弟弟,生活过得比较困难。小燕的特殊身份及家庭状况,让承办检察官谭明亮感到非常揪心。

  “这样一个高三学生,承载着一个农村家庭的希望。如果对小燕提起公诉,小燕的人生不知走向何方,而她的父母也将承受巨大的悲痛。”一方面,谭明亮联系小燕父母主动赔偿了被害人的损失,并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另一方面,谭明亮决定对小燕进行训诫,帮助其深刻吸取教训、痛该前非。

  “你是一个细心内敛的女孩子,人生的路还很漫长,虽然你犯了错,司法机关没有放弃你,你的家人没有放弃你,希望你能吸取教训……”2019年5月9日,垫江县检察院召开不起诉宣告会,宣布对小燕作出不起诉决定。而此时,小燕的父母仿佛又看到了家庭的希望。

  山里乡间,田间地头,绿色葱茏,那是大自然的色彩,孕育着生机与希望,迸发出一个个充满希望的种子。

  奔小康 未来可期

  脱贫攻坚,关键要找准路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才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鹤游镇团结村6社的陶国兰是脱贫攻坚的示范户,谈及她,人们纷纷对她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个自强不息、生活乐观、心地善良的好女子。

  2017年,陶国兰丈夫因病去世,失去了家庭经济支柱和精神依托,上有81岁的公婆,下有两个尚在读书的女儿,家庭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为此,陶国兰一家被确定为建档贫困户。

  “团结村虽然没有旅游资源,但是空气、水质等条件不错,可以在这方面想点办法。”垫江政法委帮扶干部邬林,经过与陶国兰一番商讨,决定从种植业和养殖业入手,帮助陶国兰一家通过发展产业实行脱贫致富。

  说干就干,在帮扶干部的努力下,帮助陶国兰解决了养殖所需的土地问题,并向其发放优质种苗,从此陶国兰走上了种养殖之路。为解决陶国兰后顾之忧,政府还帮助其解决了销路问题。

  好事连双,在镇政府职工程波的撮合下,陶国兰和同村的黎先生在一起了。“我现在的日子过得真的很幸福,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党员干部像亲人一样的帮扶,有疼我爱我的老伴。”陶国兰乐此不疲地闲聊着,农闲时,老黎去镇里的扶贫车间做点临时工,我在家管理好生产和家禽,孝敬好公公、婆婆。

  新家庭,新气象。当着扶贫干部的面,陶国兰扮着手指头算了算,种植的水稻、蜜本南瓜,加上养殖的生猪及鸡、鸭、鱼、鸽子等,现在全家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生活越过越好,陶国兰没有停下致富的脚步,正在打算到县城去开一个美蛙鱼头店。

  “产业结构单一,曾是制约鹤游镇脱贫致富的拦路虎。”鹤游镇党委书记张丽平深有感触。

  “存在短板不可怕,找准短板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垫江县委政法委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扶贫贷款300万元,大力种植垫江晚柚、花椒、密本南瓜、中药材、优质水稻、榨菜等。此外,为发挥好脱贫攻坚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培育致富带头人,培育种养殖致富带头人9名,吸纳27名建卡贫困户就近就业,为138户建卡贫困户提供种养殖技术服务,指导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

  安民心 法润乡村

  “我现在着摔伤,生活无法自理,我娃儿都不赡养我。”“赡养老人是大家共同的义务,凭啥子老二和老三不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陈述着自己心中的苦闷,9月4日,垫江县法院坪山法庭正在该县三溪镇江岭村开展“阳光司法进万家”活动。

  今年8月,82岁的沈永帮老人一次意外摔伤致骨折,由于老伴去世多年,此时的沈永帮急需子女的照顾,然而三名子女却互相推诿。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老人将其子女诉至法院。

  “《婚姻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垫江县法院坪山法庭法官向沈永帮的子女宣讲,赡养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法定义务,不能相互推诿。最终,在法官主持下,沈永帮和3个子女达成了调解协议,由老大沈阳对老人尽管护、照料义务,老二沈成与女儿沈大碧二人每月向沈永帮支付赡养费300元。

  “子女较多家庭的在赡养老人这个问题常常存在推诿扯皮现象,这类现象在农村地区屡见不鲜。”垫江县委政法委负责人表示,为保障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今年6月,该县发布了《关于依法惩处打击逃避赡养责任的行为的通告》,对逃避赡养责任的义务人开展依法惩处。

  “脱贫攻坚不能只是让贫困户在物质上脱贫,还应当着力提升村民的法律素养,实现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据垫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华祖君介绍,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律师代表通过院坝会以案释法、为群众支招、给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不断提升乡亲们的法律素养。

  法与治,相辅相存。在农村,法治是重点,也是普法的难点。如何运用法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开辟新路径,提供法治新产品。近年来,该县通过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发展。

  乡村治,百姓安。垫江县委政法委及政法各单位贯彻执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职责,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开展阳光司法进万家、“莎姐送法进校园”、“七彩课堂”、“普法教育八个一活动”等活动,贡献法治力量和智慧,全力推动乡村治理,为乡村脱贫、乡村振兴打下厚重底色。

  记者 徐兴勇 通讯员 石磊 周迎迎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护航脱贫勇担当 合力攻坚谱新篇

  “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近年来,重庆垫江政法干警积极担当作为,从强化组织领导到健全工作体系,从产业扶贫到法治扶贫,他们精准出策,合力攻坚,同频共振,助力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谱写无愧于时代的政法答卷。

  拔“穷根” 播种希望

  贫困不仅受制于山高谷深的阻碍,更受制于精神上的贫瘠。

  “现在我已经深深地意识到了当初所犯下的错,谢谢你们对我的挽救。读书比在外面好,老师同学团结友爱,都很关心我,很照顾我……”前不久,家住垫江县鹤游镇团结村的小伟(化名)专程写来了一封感谢信,半年前他还是出于一种厌学状态。

  时年13岁小伟就读于垫江实验中学,小伟的哥哥小明(化名)就读于垫江二中,小伟的爸爸患精神病,小伟的妈妈早年外出务工,至今未归。兄弟两人一直由年迈的婆婆在照顾,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今年6月初,兄弟两人突然消失,孩子的婆婆非常着急。在县委政法委和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手机定位的方式,发现两兄弟正在巴南区。

  “我们家穷,在学习读书也读不进去,我们就想在外面打工……”“孩子,穷不是你们的错。你们能够做的就是回去好好读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只有读书才有未来……”鹤游镇政府镇长游剑和公安民警耐心细致地做两兄弟的思想工作。经过近2个小时的思想工作,最终两兄弟愿意回到垫江。

  目前,两个孩子在校安心学习,孩子们在学校的吃住都由政府全额买单。

  与此同时,距离垫江120公里外,重庆某高校运动场上,刚跑完步,正在做拉伸的大二学生小燕(化名)显得特别的轻松与自信。

  眼前的这一幕恍如隔世。因为就在一年半前,本该认真准备高考的小燕,内心却焦虑不安。2018年12月,因囊中羞涩,时年17岁的小燕先后在县城某商场趁人不备盗窃2部手机。

  2019年4月,垫江县检察院受理该案后,审查发现小燕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中还有1个12岁的弟弟,生活过得比较困难。小燕的特殊身份及家庭状况,让承办检察官谭明亮感到非常揪心。

  “这样一个高三学生,承载着一个农村家庭的希望。如果对小燕提起公诉,小燕的人生不知走向何方,而她的父母也将承受巨大的悲痛。”一方面,谭明亮联系小燕父母主动赔偿了被害人的损失,并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另一方面,谭明亮决定对小燕进行训诫,帮助其深刻吸取教训、痛该前非。

  “你是一个细心内敛的女孩子,人生的路还很漫长,虽然你犯了错,司法机关没有放弃你,你的家人没有放弃你,希望你能吸取教训……”2019年5月9日,垫江县检察院召开不起诉宣告会,宣布对小燕作出不起诉决定。而此时,小燕的父母仿佛又看到了家庭的希望。

  山里乡间,田间地头,绿色葱茏,那是大自然的色彩,孕育着生机与希望,迸发出一个个充满希望的种子。

  奔小康 未来可期

  脱贫攻坚,关键要找准路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才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鹤游镇团结村6社的陶国兰是脱贫攻坚的示范户,谈及她,人们纷纷对她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个自强不息、生活乐观、心地善良的好女子。

  2017年,陶国兰丈夫因病去世,失去了家庭经济支柱和精神依托,上有81岁的公婆,下有两个尚在读书的女儿,家庭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为此,陶国兰一家被确定为建档贫困户。

  “团结村虽然没有旅游资源,但是空气、水质等条件不错,可以在这方面想点办法。”垫江政法委帮扶干部邬林,经过与陶国兰一番商讨,决定从种植业和养殖业入手,帮助陶国兰一家通过发展产业实行脱贫致富。

  说干就干,在帮扶干部的努力下,帮助陶国兰解决了养殖所需的土地问题,并向其发放优质种苗,从此陶国兰走上了种养殖之路。为解决陶国兰后顾之忧,政府还帮助其解决了销路问题。

  好事连双,在镇政府职工程波的撮合下,陶国兰和同村的黎先生在一起了。“我现在的日子过得真的很幸福,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党员干部像亲人一样的帮扶,有疼我爱我的老伴。”陶国兰乐此不疲地闲聊着,农闲时,老黎去镇里的扶贫车间做点临时工,我在家管理好生产和家禽,孝敬好公公、婆婆。

  新家庭,新气象。当着扶贫干部的面,陶国兰扮着手指头算了算,种植的水稻、蜜本南瓜,加上养殖的生猪及鸡、鸭、鱼、鸽子等,现在全家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生活越过越好,陶国兰没有停下致富的脚步,正在打算到县城去开一个美蛙鱼头店。

  “产业结构单一,曾是制约鹤游镇脱贫致富的拦路虎。”鹤游镇党委书记张丽平深有感触。

  “存在短板不可怕,找准短板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垫江县委政法委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扶贫贷款300万元,大力种植垫江晚柚、花椒、密本南瓜、中药材、优质水稻、榨菜等。此外,为发挥好脱贫攻坚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培育致富带头人,培育种养殖致富带头人9名,吸纳27名建卡贫困户就近就业,为138户建卡贫困户提供种养殖技术服务,指导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

  安民心 法润乡村

  “我现在着摔伤,生活无法自理,我娃儿都不赡养我。”“赡养老人是大家共同的义务,凭啥子老二和老三不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陈述着自己心中的苦闷,9月4日,垫江县法院坪山法庭正在该县三溪镇江岭村开展“阳光司法进万家”活动。

  今年8月,82岁的沈永帮老人一次意外摔伤致骨折,由于老伴去世多年,此时的沈永帮急需子女的照顾,然而三名子女却互相推诿。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老人将其子女诉至法院。

  “《婚姻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垫江县法院坪山法庭法官向沈永帮的子女宣讲,赡养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法定义务,不能相互推诿。最终,在法官主持下,沈永帮和3个子女达成了调解协议,由老大沈阳对老人尽管护、照料义务,老二沈成与女儿沈大碧二人每月向沈永帮支付赡养费300元。

  “子女较多家庭的在赡养老人这个问题常常存在推诿扯皮现象,这类现象在农村地区屡见不鲜。”垫江县委政法委负责人表示,为保障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今年6月,该县发布了《关于依法惩处打击逃避赡养责任的行为的通告》,对逃避赡养责任的义务人开展依法惩处。

  “脱贫攻坚不能只是让贫困户在物质上脱贫,还应当着力提升村民的法律素养,实现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据垫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华祖君介绍,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律师代表通过院坝会以案释法、为群众支招、给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不断提升乡亲们的法律素养。

  法与治,相辅相存。在农村,法治是重点,也是普法的难点。如何运用法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开辟新路径,提供法治新产品。近年来,该县通过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发展。

  乡村治,百姓安。垫江县委政法委及政法各单位贯彻执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职责,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开展阳光司法进万家、“莎姐送法进校园”、“七彩课堂”、“普法教育八个一活动”等活动,贡献法治力量和智慧,全力推动乡村治理,为乡村脱贫、乡村振兴打下厚重底色。

  记者 徐兴勇 通讯员 石磊 周迎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