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打造《民法典》宣传“一条街”

时间: 2021-01-04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363

  “我每天早上都要到这里来品尝‘法治早餐’,《民法典》如今天的阳光一样温暖着我……”近日,家住奉节县城西部新区的王大爷指着社区的《民法典》“一条街”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这条《民法典》宣传“一条街”人行道旁排满了图文并茂的法律知识图片,奉节县司法局工作人员正在这里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并为群众解释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法治文化宣传一条街”共设有68块展板,主要依托人行通道,根据区位、人流量等特点,在不改变原有特质的前提下设置法治宣传展板群、法治宣传栏等。在建设“法治文化宣传一条街”过程中,奉节县司法局第一时间将《民法典》及时上墙,方便群众能随时学习《民法典》相关知识,让广大群众能够做到遵法、守法、学法、用法。

  为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奉节县司法局、普法办联合编印了《民法典护航美好生活》宣传手册,利用通俗易懂的图文进行说法,拍摄并轮播《民法典》公益片,让市民们出门见法、抬头看法、茶余饭后议法,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有效提升法治宣传效果。

  这个充分融入多种群众易见、愿看、易懂法治元素的法治文化“一条街”,不仅扮美了新城,还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法典》知识呈现出来。全县群众自觉把“法治”与“德治”“自治”相结合,无形中得到法治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为社区治理的法治化营造了浓厚氛围,有效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法治化。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邓鑫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奉节县:打造《民法典》宣传“一条街”

  “我每天早上都要到这里来品尝‘法治早餐’,《民法典》如今天的阳光一样温暖着我……”近日,家住奉节县城西部新区的王大爷指着社区的《民法典》“一条街”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这条《民法典》宣传“一条街”人行道旁排满了图文并茂的法律知识图片,奉节县司法局工作人员正在这里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并为群众解释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法治文化宣传一条街”共设有68块展板,主要依托人行通道,根据区位、人流量等特点,在不改变原有特质的前提下设置法治宣传展板群、法治宣传栏等。在建设“法治文化宣传一条街”过程中,奉节县司法局第一时间将《民法典》及时上墙,方便群众能随时学习《民法典》相关知识,让广大群众能够做到遵法、守法、学法、用法。

  为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奉节县司法局、普法办联合编印了《民法典护航美好生活》宣传手册,利用通俗易懂的图文进行说法,拍摄并轮播《民法典》公益片,让市民们出门见法、抬头看法、茶余饭后议法,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有效提升法治宣传效果。

  这个充分融入多种群众易见、愿看、易懂法治元素的法治文化“一条街”,不仅扮美了新城,还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法典》知识呈现出来。全县群众自觉把“法治”与“德治”“自治”相结合,无形中得到法治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为社区治理的法治化营造了浓厚氛围,有效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法治化。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邓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