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四犬,十年

时间: 2021-01-09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7693

入行十年来,刘金华总共带过四只警犬,提起感情最深的,还是他刚从昆明警犬基地结训时带回石柱的一条马犬,他给这条马犬起名安娜。“安娜刚来那会儿才8个月,退休后被南滨尚城的一户人家收养。”而今,他仍会抽空去看望安娜。每当嗅出老朋友的气息,现在已经11岁的安娜便会急促地“汪汪”直叫,热闹的动静回响整个小区。

养狗经验丰富的人都知道,狗的平均寿命在十年上下浮动,仅占人类寿命的十分之一。十年,也是石柱县公安局警犬中队建立迄今走过的里程。从初期经验匮乏,到崛起为实战成绩显赫的排头兵,刘金华至今仍无法准确描述,自己是如何坚持下来,见证中队一步步成长、骨血趋于丰满的。他言辞不太利索,沉思半天后,告诉我们:“更多还是凭感情吧。”

“轴”、“老实”、“肯吃苦”,这些是外人对刘金华常有的印象。虽然平日作风低调,却并不妨碍人们将其同警犬训导员这份差事联系起来。这个从部队退伍回来的军人,将他在部队养成的忠诚、勤劳、吃苦的优良品性完美地带入到工作中。制服上洗不净的污渍,浓郁的狗腥味,周身因训练留下的多处刮伤和咬伤,这些印记在表明他职业身份的同时,更凝结了过往无数或艰险或光荣的战役,并持续为工作注入能量——和他沉默内敛的外形反差强烈。

在多数普通人眼中,狗的用途不外乎居家型玩伴。公安刑侦系统,则是对犬类发达嗅觉、神经等生理功能的全方位激活,狗与人的同盟关系因此更为紧密。对警犬来说,训导员便是自己的一切。而之于刘金华,手下的警犬既是战友,也是孩子。历时十年甚至以上的耕耘和付出,甘苦自知。在初次见到从繁殖基地筛出的幼犬,拽起牵引绳后,漫长的训犬生涯便揭开了序幕。而这,也让他们在一路辛劳途中,遇见了只属于此岸的风景。

  曙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刘金华生在农村,乡下人对自然和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刚学会爬步不久,他便开始和家里养的土狗嬉耍。这些小家伙给他童年漆上了一抹难忘的底色,也为其日后成为训犬师的重大决定埋下伏笔。

2010年初,石柱县公安局开始组建刑侦大队警犬中队,时任警务保障室辅警的刘金华得知消息后,立刻响应加入。在昆明警犬基地,他除去消化课上所学,还坚持每天清早蒙蒙亮时赶到犬舍,做完清扫工作后,他便在一旁等老训导员到场,暗中观察他们如何训犬。“之前单纯喜欢养狗,没怎么接触过训犬这方面,所以等于从零起步。”这点“偷渡”来的经验在初期给了刘金华很多启发。三个月培训结束后,他获评为优秀学员。

从昆明归来,县局警犬中队尚在孵化中。如今院子里错落的围墙和训练设施,当年全无踪影。一段时常扬尘的土坡与基地相连,径直通往垃圾成山的河坝,这就是简陋的“训练场”。与这种恶劣环境抗衡了一年左右,得到充足的拨款和物资保障,中队建设才开始走上正轨。

和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警犬技术工种不论在开发、应用还是专业智能化管理方面,起步都较晚,先天弱势明显。而在偏远基层地区,相关业务更为落后,像块无人问津的盐碱地,什么都是空白。中队成立头几年,除了单位统一添置的教学手册,为了摸索更好的训练效果,刘金华还自费购买许多训练用具和资料。白天上完班,他和同事还会蹲在网络上,到处搜集业内高手的视频,向人发帖讨教,那一小块屏幕成了他们日常训犬之余,主要的知识补给站。

“最大的缺口还是专业人才。”刘金华感慨说。在警犬技术教学方面,国内目前仅有沈阳刑警学院开设有正规专业,进修者本就寥寥,多数人撑不了多久,便因为熬不下来而选择放弃,这让训犬工作承受了巨大的未知和风险。犬毕竟是忠诚的,换主人,便等于原有契约关系作废,需要重新制定训练计划,搭上的各项成本也随之涨高。

像刘金华这样坚持上十年的警犬训导员,在全局已属元老级别。十年来,他为中队摘得了不少功勋:2012年重庆市警犬技术比赛治安防范第一名;2018年第五届全国警犬大赛昆明片区预赛物证搜索第一名、全国第三名;全市公安机关警犬技术劳动技能竞赛物证搜索第一名,集体三等奖……在基地办公室内,奖杯和证书成了最别致的装点,不经让人想起最初那几年,刘金华和同事们全年无休,不论天气好坏,每天往返于训练场和户外之间的场景。

2018年底,刘金华被特聘为重庆警察学院兼职教官,负责带领一个警犬技术研究所,规模十余人,类似于中学时的校内社团。在这些年轻小伙子身上,刘金华依稀看见自己当年对训犬事业滚沸的热情。入行至今,他也深刻领会到单纯靠兴趣,不可能在训导员这条道上一直走下去。

相对于“教官”之类的名头,刘金华更享受学徒身份。网上免费的教学视频只能展示成果,他下功夫揣摩,拆解各个招数背后的玄机。蜚声全球的训犬界名师来主城开讲座,身边有熟人参加,他就借机讨要笔记,以便接触到国外前沿的训犬思路。

“如果手头宽裕,我也挺想报名上课的。”他苦笑道。训犬的手法和理念总在进化,一旦知识储备跟不上,很容易陷入瓶颈。好在刘金华从不急着要去证明什么,他只是耐着性子,从一座山头翻向另一座山头,等待长夜告罄,晨昏在眼前无声交接。

  陪伴,见证你们的成长

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警犬的工种类别相当健全,防爆、反恐、搜救,各个重点安保场合都覆盖了它们威风的身影,与警员并肩作战,活像一出跌宕精彩的动作大片。区县的警犬使用范围相对较窄,但即便在看似细碎的片段捆扎中,也不乏动人情节的反光。

重庆地势崎岖落差大,山峦起伏,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天然的隐蔽所。中队曾率警犬多次直捣山林,执行抓捕杀人犯的任务,也常配合武隆、秀山等周边辖地,展开拉网式搜索。“2013年黄水特大杀人案那次,县局派出了几个人去找犯罪嫌疑人丢弃的作案工具钢条,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最后说把警犬拉来试一试,结果没几分钟就找到了,为迅速固定证据,成功破案立下了功劳。”那是刘金华带的犬第一次接触物证搜索,从他回忆的语气中,还能听出几分骄傲。

农村常发生人口走失案件,对象多为上了年纪、意识不清楚的老人。每当带着追踪犬赶到,看见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刘金华便会深觉肩上担子的重量。命运并非每次都偏爱他们,除去山势陡峭、搜寻范围太大之外,空气湿度,报案的延时性,现场破坏等阻因,也会干扰警犬对气味的辨别和方位判断。理想情况下,他们至少能找到具尸体,有时连尸体都没有下落。这给队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很大要求,哪怕训练再充分,也要做好到头来无功而返的准备。

此外,山里植株繁茂,在这种原始环境下,警犬的皮肉常被碎石或灌木丛刮伤。为了培养它们的适应能力,平时带犬,刘金华和同事们除了完成包括卧下、送物衔取、远距离指挥、吠叫等在内的基础教学,还会把它们运去野外练习踩线,难度循序增减。“狗和人一样,偶尔犯懒,侦查能力就会退步。”出于体质需要,每天定量配给的鸡蛋、牛奶和肉类等营养品也必不可缺。

自律的不只是它们,训导员在训犬的同时,还要兼顾个人能力提升。刘金华爱打篮球,平常穿得最多的除了警服,就是球衣。打球让他的体格常年保持灵活,也成了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不要把情绪带入到工作中。”他反复强调,训导员情绪状态的起落,与训练和考核、实战成绩的位次相挂钩。哪怕瞬间的音量变化,心跳加速,都会被警犬捕捉到,进而影响发挥。

人与狗的信任,便在前者甘愿忍让,和对后者天性的发掘、诱导中日渐成型。对于这些亲密的伙伴,刘金华有着用不完的耐心和尊重。扑咬训练中给别人当助训时,偶尔被误伤,腿部和手臂青一块紫一块甚至鲜血淋漓,他反倒安慰警犬说没事。出现场没有立功,他也会伸手抚拍,告诉它们已经尽力了,下次会做得更好。

在基地犬舍上方,“因犬制宜”四个红字格外醒目。每条具备“警用潜质”的普通犬,都有自己擅长的工作科目。拉布拉多和史宾格性情温顺,多用于搜爆;德牧和马犬胆大凶猛,服从性高,是搜救和追捕的能手。但哪怕同个品种内,也存在微妙的基因差异。

“有些刚入行的人老吹牛说,我这次要去昆明基地带一条什么科目的犬回来,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的。”刘金华对此深有体会。带警犬的头几个月就如带孩子,怎样利用个性特征,如何掌握动作幅度,什么时候该给予奖励和处罚,这条犬适合哪种科目的培养,还是应该因犬施教,其中的学问远非薄薄一册教材可以归纳,更多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再三琢磨。再多花式训犬技巧,都抵不过“陪伴”来得真诚和有说服力。

  孤独,不能绕过的承载

和编制内民警比起来,辅警工资不高,警犬训导员的薪酬更是微薄。某种程度上,像刘金华这样的辅警选择成为训导员,就意味着选择了颠沛、困窘,和身边无数人投来的异样眼神。

工作刚起步那会儿,刘金华每个月只能领到一千多块钱,和刚退伍时在外打工的收入比起来,勉强够得上零头。为此,他和妻子吵过好几回。妻子不懂他对训犬近乎狂热的执着,劝他出去谋份靠谱的营生,这不难理解。和其他行当比起来,做训导员又脏,又累,工资本就少得可怜,还要抽出一部分用在狗身上。哪怕挣得市级、国家级荣誉,也多是精神奖励为主。

正在上初二的大女儿,当年对父亲颇有看法,认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为什么心里只装着狗,没有我们。”家里添了小女儿,妻子不得已辞去超市的工作,回家全职带孩子,又在孩子长大些后,为了补贴家用先后打过好几份零工。

说起对家庭的亏欠,刘金华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眼眶一红。结婚多年,他一心扑在养犬和训犬上,没时间带家人旅游。大女儿3岁时,妻子外出务工,他晚上常在中队加班,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过夜。上小学后,大女儿就开始自己在灶台上做饭,独立完成功课,他和妻子根本无暇辅导。这些在外人看来省心懂事的举动,成了刘金华心中无法拭去的遗憾。

2018年,正值四年一度的全国警犬技术比赛,从在昆明片区预选赛中夺魁,到赴京参加总决赛,刘金华潜心备战数月。期间家中只剩他拖着两个孩子,还要照料患胃癌的岳父。个人成就刷新的同时,和亲友的裂隙也不断扩散。“有时候挺拧巴的。”在传统观念视角下,他首先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其次再是训导员。多种身份在原地扭打成线团,难以平衡,他不得不花很长时间去调节,尽量减少情绪对工作的影响。

人在被低潮裹挟时,总会像只把头埋进沙堆的鸵鸟,借由分散注意力来忘记烦忧。对刘金华来说,回望这段经历,更多的是恍惚。在家庭和本职工作间撕扯,让他本就憨直的个性更显笨拙。他不擅长替自己辩护,面对妻子撒气,和家中紧巴巴的常态,也只能把矛头指向自己,默默吞咽下宿命渗出的苦味。

率先尝试和解的,还是他的妻子。看到丈夫这些年为训犬耗费的心血,她逐渐明白,这对他来说从不单是事业,还是他最难舍的精神寄托。“他那么喜欢狗,就由着他去吧。以前老和他吵,是想着趁年轻多挣点钱给孩子们以后的学业打点基础,或者还可以换个大点的房子,现在就不再做梦了,一家人在一起健康和睦比什么都重要。”再没有一句反驳,她默许了丈夫长久以来的任性,和现实按在他们身上的负担。

大女儿升入中学后,对父亲的态度也产生了转变。只要中队迁来新的“住客”,她就会带妹妹来逗小狗,和它们疯玩,衣服上多几个爪印也不抱怨。在校内,她比同龄人更为勤奋,成绩从小学至今稳定在年级前列。父亲成了市内训犬界的明星,她倍感神气,还会不时和朋友分享他的故事。

有几次,在网上偶然瞥见写刘金华的新闻,她忙不迭跑去找老爸:“看,你又入镜了。”刘金华顿时心里一乐:“我在网上的照片还多着呢,咱们来比一比看谁拿的奖状证书多。”卸下外界光环的他,与常人没什么区别。而被女儿视为榜样,却足以让他认识到,这份工作或许没想象中孤独。

  坚守,为了心中的梦想

迄今收获的数项荣誉中,刘金华最有成就感的,还是18年全国警犬技术比赛总决赛。当时重庆派出的团队除了三位民警,只有他一名辅警,随行出征的爱犬叫“号儿”,刚满2岁。在南方的犬一路北上,难免水土不适,表现跟着打了折扣。“号儿”最后代表中队和整个昆明片区拿到物证搜索科目第三名,用刘金华的话来说,这个结果算不上最好,但站上领奖台那刻,泪水还是差点没忍住。“觉得很值得,这些年的付出都没白费。”

日渐积攒的名气像块吸铁石,给他带来了翻身的机会。不少主城和省外的训练基地向他发出橄榄枝,甚至还有爱好养狗的大客户找上门来,想雇他训犬。对方开出的条件很不错,配套私人训练场,年薪15万起步,空闲时还能自己接单,拿提成。过了好些年清贫日子,突然捡到从天砸下来的诱惑,鲜有人能够拒绝。

内心搅动的波纹,终归还是被习惯性的依恋抚平。“在中队待了这么久,已经走不开了。”这是他最早踏入职业门槛的地方,对他具有太多非凡的意义。

国外业界菁英认为,从事训犬工作要有终生履职的觉悟,磨个四五年,甚至十年都不算什么。这番对于行业精神的重视,在刘金华身上得到了最好的注解。他僭越了俗世所谓的“成功”标准,不惮在主流人群中逆向而行,哪怕在别人看来,每天和狗打交道,是沉闷,甚至无趣的。

更多时候,刘金华把这当成一种恩赐,“狗没什么杂念,和它们在一起,能体会到简单纯粹的快乐。”和其他岗位上的社会纷争、人际束缚不同,警犬训导员的工作高度规律,却也松弛,让他感到安全。

他不喜欢被撂到人堆里忙活,觉得那样不太自在,只有在和警犬配合,提到关于狗的话茬时,眼里才会闪过奇异的光,那是人与动物间深厚感情的流露。让人想起《忠犬八公》中无言的等待,或是近年来《红海行动》等主旋律影片对警犬英勇形象的渲染。

在训练基地,构成生活肌理的并非被放大的传奇素材,而是坐落在真实之上的细节:定期修剪和清理狗毛,清洁犬舍,观察粪便,不绝于耳的犬吠,栽在后院的几株樱桃树,枇杷树。这个不到十人的小团队分外团结,像座隔绝于市井的岛屿,按自己固定的节奏忙碌着。

中队已经成了刘金华的第二个家,早年到了晚上有空的时候,他常来这儿睡觉,抱着刚离开生母、只有几个月大的小狗,陪它们聊天,建立感情,进行“脱敏治疗”。杂音消失的院子里,硬汉面具脱落,露出最柔软的部分。为了这份奢侈的自由,他漂流了十年,且还要一直坚持下去。

“如果没有做训导员,会从事什么工作呢?”

面前39岁的男人羞赧地低下头,对把全部青春奉献给“老伙计”们的他来说,这个问题太难了。

  徐平 通讯员 邓敏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一人,四犬,十年

入行十年来,刘金华总共带过四只警犬,提起感情最深的,还是他刚从昆明警犬基地结训时带回石柱的一条马犬,他给这条马犬起名安娜。“安娜刚来那会儿才8个月,退休后被南滨尚城的一户人家收养。”而今,他仍会抽空去看望安娜。每当嗅出老朋友的气息,现在已经11岁的安娜便会急促地“汪汪”直叫,热闹的动静回响整个小区。

养狗经验丰富的人都知道,狗的平均寿命在十年上下浮动,仅占人类寿命的十分之一。十年,也是石柱县公安局警犬中队建立迄今走过的里程。从初期经验匮乏,到崛起为实战成绩显赫的排头兵,刘金华至今仍无法准确描述,自己是如何坚持下来,见证中队一步步成长、骨血趋于丰满的。他言辞不太利索,沉思半天后,告诉我们:“更多还是凭感情吧。”

“轴”、“老实”、“肯吃苦”,这些是外人对刘金华常有的印象。虽然平日作风低调,却并不妨碍人们将其同警犬训导员这份差事联系起来。这个从部队退伍回来的军人,将他在部队养成的忠诚、勤劳、吃苦的优良品性完美地带入到工作中。制服上洗不净的污渍,浓郁的狗腥味,周身因训练留下的多处刮伤和咬伤,这些印记在表明他职业身份的同时,更凝结了过往无数或艰险或光荣的战役,并持续为工作注入能量——和他沉默内敛的外形反差强烈。

在多数普通人眼中,狗的用途不外乎居家型玩伴。公安刑侦系统,则是对犬类发达嗅觉、神经等生理功能的全方位激活,狗与人的同盟关系因此更为紧密。对警犬来说,训导员便是自己的一切。而之于刘金华,手下的警犬既是战友,也是孩子。历时十年甚至以上的耕耘和付出,甘苦自知。在初次见到从繁殖基地筛出的幼犬,拽起牵引绳后,漫长的训犬生涯便揭开了序幕。而这,也让他们在一路辛劳途中,遇见了只属于此岸的风景。

  曙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刘金华生在农村,乡下人对自然和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刚学会爬步不久,他便开始和家里养的土狗嬉耍。这些小家伙给他童年漆上了一抹难忘的底色,也为其日后成为训犬师的重大决定埋下伏笔。

2010年初,石柱县公安局开始组建刑侦大队警犬中队,时任警务保障室辅警的刘金华得知消息后,立刻响应加入。在昆明警犬基地,他除去消化课上所学,还坚持每天清早蒙蒙亮时赶到犬舍,做完清扫工作后,他便在一旁等老训导员到场,暗中观察他们如何训犬。“之前单纯喜欢养狗,没怎么接触过训犬这方面,所以等于从零起步。”这点“偷渡”来的经验在初期给了刘金华很多启发。三个月培训结束后,他获评为优秀学员。

从昆明归来,县局警犬中队尚在孵化中。如今院子里错落的围墙和训练设施,当年全无踪影。一段时常扬尘的土坡与基地相连,径直通往垃圾成山的河坝,这就是简陋的“训练场”。与这种恶劣环境抗衡了一年左右,得到充足的拨款和物资保障,中队建设才开始走上正轨。

和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警犬技术工种不论在开发、应用还是专业智能化管理方面,起步都较晚,先天弱势明显。而在偏远基层地区,相关业务更为落后,像块无人问津的盐碱地,什么都是空白。中队成立头几年,除了单位统一添置的教学手册,为了摸索更好的训练效果,刘金华还自费购买许多训练用具和资料。白天上完班,他和同事还会蹲在网络上,到处搜集业内高手的视频,向人发帖讨教,那一小块屏幕成了他们日常训犬之余,主要的知识补给站。

“最大的缺口还是专业人才。”刘金华感慨说。在警犬技术教学方面,国内目前仅有沈阳刑警学院开设有正规专业,进修者本就寥寥,多数人撑不了多久,便因为熬不下来而选择放弃,这让训犬工作承受了巨大的未知和风险。犬毕竟是忠诚的,换主人,便等于原有契约关系作废,需要重新制定训练计划,搭上的各项成本也随之涨高。

像刘金华这样坚持上十年的警犬训导员,在全局已属元老级别。十年来,他为中队摘得了不少功勋:2012年重庆市警犬技术比赛治安防范第一名;2018年第五届全国警犬大赛昆明片区预赛物证搜索第一名、全国第三名;全市公安机关警犬技术劳动技能竞赛物证搜索第一名,集体三等奖……在基地办公室内,奖杯和证书成了最别致的装点,不经让人想起最初那几年,刘金华和同事们全年无休,不论天气好坏,每天往返于训练场和户外之间的场景。

2018年底,刘金华被特聘为重庆警察学院兼职教官,负责带领一个警犬技术研究所,规模十余人,类似于中学时的校内社团。在这些年轻小伙子身上,刘金华依稀看见自己当年对训犬事业滚沸的热情。入行至今,他也深刻领会到单纯靠兴趣,不可能在训导员这条道上一直走下去。

相对于“教官”之类的名头,刘金华更享受学徒身份。网上免费的教学视频只能展示成果,他下功夫揣摩,拆解各个招数背后的玄机。蜚声全球的训犬界名师来主城开讲座,身边有熟人参加,他就借机讨要笔记,以便接触到国外前沿的训犬思路。

“如果手头宽裕,我也挺想报名上课的。”他苦笑道。训犬的手法和理念总在进化,一旦知识储备跟不上,很容易陷入瓶颈。好在刘金华从不急着要去证明什么,他只是耐着性子,从一座山头翻向另一座山头,等待长夜告罄,晨昏在眼前无声交接。

  陪伴,见证你们的成长

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警犬的工种类别相当健全,防爆、反恐、搜救,各个重点安保场合都覆盖了它们威风的身影,与警员并肩作战,活像一出跌宕精彩的动作大片。区县的警犬使用范围相对较窄,但即便在看似细碎的片段捆扎中,也不乏动人情节的反光。

重庆地势崎岖落差大,山峦起伏,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天然的隐蔽所。中队曾率警犬多次直捣山林,执行抓捕杀人犯的任务,也常配合武隆、秀山等周边辖地,展开拉网式搜索。“2013年黄水特大杀人案那次,县局派出了几个人去找犯罪嫌疑人丢弃的作案工具钢条,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最后说把警犬拉来试一试,结果没几分钟就找到了,为迅速固定证据,成功破案立下了功劳。”那是刘金华带的犬第一次接触物证搜索,从他回忆的语气中,还能听出几分骄傲。

农村常发生人口走失案件,对象多为上了年纪、意识不清楚的老人。每当带着追踪犬赶到,看见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刘金华便会深觉肩上担子的重量。命运并非每次都偏爱他们,除去山势陡峭、搜寻范围太大之外,空气湿度,报案的延时性,现场破坏等阻因,也会干扰警犬对气味的辨别和方位判断。理想情况下,他们至少能找到具尸体,有时连尸体都没有下落。这给队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很大要求,哪怕训练再充分,也要做好到头来无功而返的准备。

此外,山里植株繁茂,在这种原始环境下,警犬的皮肉常被碎石或灌木丛刮伤。为了培养它们的适应能力,平时带犬,刘金华和同事们除了完成包括卧下、送物衔取、远距离指挥、吠叫等在内的基础教学,还会把它们运去野外练习踩线,难度循序增减。“狗和人一样,偶尔犯懒,侦查能力就会退步。”出于体质需要,每天定量配给的鸡蛋、牛奶和肉类等营养品也必不可缺。

自律的不只是它们,训导员在训犬的同时,还要兼顾个人能力提升。刘金华爱打篮球,平常穿得最多的除了警服,就是球衣。打球让他的体格常年保持灵活,也成了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不要把情绪带入到工作中。”他反复强调,训导员情绪状态的起落,与训练和考核、实战成绩的位次相挂钩。哪怕瞬间的音量变化,心跳加速,都会被警犬捕捉到,进而影响发挥。

人与狗的信任,便在前者甘愿忍让,和对后者天性的发掘、诱导中日渐成型。对于这些亲密的伙伴,刘金华有着用不完的耐心和尊重。扑咬训练中给别人当助训时,偶尔被误伤,腿部和手臂青一块紫一块甚至鲜血淋漓,他反倒安慰警犬说没事。出现场没有立功,他也会伸手抚拍,告诉它们已经尽力了,下次会做得更好。

在基地犬舍上方,“因犬制宜”四个红字格外醒目。每条具备“警用潜质”的普通犬,都有自己擅长的工作科目。拉布拉多和史宾格性情温顺,多用于搜爆;德牧和马犬胆大凶猛,服从性高,是搜救和追捕的能手。但哪怕同个品种内,也存在微妙的基因差异。

“有些刚入行的人老吹牛说,我这次要去昆明基地带一条什么科目的犬回来,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的。”刘金华对此深有体会。带警犬的头几个月就如带孩子,怎样利用个性特征,如何掌握动作幅度,什么时候该给予奖励和处罚,这条犬适合哪种科目的培养,还是应该因犬施教,其中的学问远非薄薄一册教材可以归纳,更多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再三琢磨。再多花式训犬技巧,都抵不过“陪伴”来得真诚和有说服力。

  孤独,不能绕过的承载

和编制内民警比起来,辅警工资不高,警犬训导员的薪酬更是微薄。某种程度上,像刘金华这样的辅警选择成为训导员,就意味着选择了颠沛、困窘,和身边无数人投来的异样眼神。

工作刚起步那会儿,刘金华每个月只能领到一千多块钱,和刚退伍时在外打工的收入比起来,勉强够得上零头。为此,他和妻子吵过好几回。妻子不懂他对训犬近乎狂热的执着,劝他出去谋份靠谱的营生,这不难理解。和其他行当比起来,做训导员又脏,又累,工资本就少得可怜,还要抽出一部分用在狗身上。哪怕挣得市级、国家级荣誉,也多是精神奖励为主。

正在上初二的大女儿,当年对父亲颇有看法,认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为什么心里只装着狗,没有我们。”家里添了小女儿,妻子不得已辞去超市的工作,回家全职带孩子,又在孩子长大些后,为了补贴家用先后打过好几份零工。

说起对家庭的亏欠,刘金华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眼眶一红。结婚多年,他一心扑在养犬和训犬上,没时间带家人旅游。大女儿3岁时,妻子外出务工,他晚上常在中队加班,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过夜。上小学后,大女儿就开始自己在灶台上做饭,独立完成功课,他和妻子根本无暇辅导。这些在外人看来省心懂事的举动,成了刘金华心中无法拭去的遗憾。

2018年,正值四年一度的全国警犬技术比赛,从在昆明片区预选赛中夺魁,到赴京参加总决赛,刘金华潜心备战数月。期间家中只剩他拖着两个孩子,还要照料患胃癌的岳父。个人成就刷新的同时,和亲友的裂隙也不断扩散。“有时候挺拧巴的。”在传统观念视角下,他首先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其次再是训导员。多种身份在原地扭打成线团,难以平衡,他不得不花很长时间去调节,尽量减少情绪对工作的影响。

人在被低潮裹挟时,总会像只把头埋进沙堆的鸵鸟,借由分散注意力来忘记烦忧。对刘金华来说,回望这段经历,更多的是恍惚。在家庭和本职工作间撕扯,让他本就憨直的个性更显笨拙。他不擅长替自己辩护,面对妻子撒气,和家中紧巴巴的常态,也只能把矛头指向自己,默默吞咽下宿命渗出的苦味。

率先尝试和解的,还是他的妻子。看到丈夫这些年为训犬耗费的心血,她逐渐明白,这对他来说从不单是事业,还是他最难舍的精神寄托。“他那么喜欢狗,就由着他去吧。以前老和他吵,是想着趁年轻多挣点钱给孩子们以后的学业打点基础,或者还可以换个大点的房子,现在就不再做梦了,一家人在一起健康和睦比什么都重要。”再没有一句反驳,她默许了丈夫长久以来的任性,和现实按在他们身上的负担。

大女儿升入中学后,对父亲的态度也产生了转变。只要中队迁来新的“住客”,她就会带妹妹来逗小狗,和它们疯玩,衣服上多几个爪印也不抱怨。在校内,她比同龄人更为勤奋,成绩从小学至今稳定在年级前列。父亲成了市内训犬界的明星,她倍感神气,还会不时和朋友分享他的故事。

有几次,在网上偶然瞥见写刘金华的新闻,她忙不迭跑去找老爸:“看,你又入镜了。”刘金华顿时心里一乐:“我在网上的照片还多着呢,咱们来比一比看谁拿的奖状证书多。”卸下外界光环的他,与常人没什么区别。而被女儿视为榜样,却足以让他认识到,这份工作或许没想象中孤独。

  坚守,为了心中的梦想

迄今收获的数项荣誉中,刘金华最有成就感的,还是18年全国警犬技术比赛总决赛。当时重庆派出的团队除了三位民警,只有他一名辅警,随行出征的爱犬叫“号儿”,刚满2岁。在南方的犬一路北上,难免水土不适,表现跟着打了折扣。“号儿”最后代表中队和整个昆明片区拿到物证搜索科目第三名,用刘金华的话来说,这个结果算不上最好,但站上领奖台那刻,泪水还是差点没忍住。“觉得很值得,这些年的付出都没白费。”

日渐积攒的名气像块吸铁石,给他带来了翻身的机会。不少主城和省外的训练基地向他发出橄榄枝,甚至还有爱好养狗的大客户找上门来,想雇他训犬。对方开出的条件很不错,配套私人训练场,年薪15万起步,空闲时还能自己接单,拿提成。过了好些年清贫日子,突然捡到从天砸下来的诱惑,鲜有人能够拒绝。

内心搅动的波纹,终归还是被习惯性的依恋抚平。“在中队待了这么久,已经走不开了。”这是他最早踏入职业门槛的地方,对他具有太多非凡的意义。

国外业界菁英认为,从事训犬工作要有终生履职的觉悟,磨个四五年,甚至十年都不算什么。这番对于行业精神的重视,在刘金华身上得到了最好的注解。他僭越了俗世所谓的“成功”标准,不惮在主流人群中逆向而行,哪怕在别人看来,每天和狗打交道,是沉闷,甚至无趣的。

更多时候,刘金华把这当成一种恩赐,“狗没什么杂念,和它们在一起,能体会到简单纯粹的快乐。”和其他岗位上的社会纷争、人际束缚不同,警犬训导员的工作高度规律,却也松弛,让他感到安全。

他不喜欢被撂到人堆里忙活,觉得那样不太自在,只有在和警犬配合,提到关于狗的话茬时,眼里才会闪过奇异的光,那是人与动物间深厚感情的流露。让人想起《忠犬八公》中无言的等待,或是近年来《红海行动》等主旋律影片对警犬英勇形象的渲染。

在训练基地,构成生活肌理的并非被放大的传奇素材,而是坐落在真实之上的细节:定期修剪和清理狗毛,清洁犬舍,观察粪便,不绝于耳的犬吠,栽在后院的几株樱桃树,枇杷树。这个不到十人的小团队分外团结,像座隔绝于市井的岛屿,按自己固定的节奏忙碌着。

中队已经成了刘金华的第二个家,早年到了晚上有空的时候,他常来这儿睡觉,抱着刚离开生母、只有几个月大的小狗,陪它们聊天,建立感情,进行“脱敏治疗”。杂音消失的院子里,硬汉面具脱落,露出最柔软的部分。为了这份奢侈的自由,他漂流了十年,且还要一直坚持下去。

“如果没有做训导员,会从事什么工作呢?”

面前39岁的男人羞赧地低下头,对把全部青春奉献给“老伙计”们的他来说,这个问题太难了。

  徐平 通讯员 邓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