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梵高”的生存之缝

时间: 2021-01-21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448

  ◎许大立

  荷兰王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于“荷兰日”之际,邀请我市部分文艺界人士与“莉莉周观影团”一起,参加“‘荷’你在一起”活动,观看了国产影片《中国梵高》。这部记录影片与中国与荷兰都有紧密的文化关联,所以参加此类文化交流活动颇有意义。我不是画家,对油画少有研究;我是作家,只能从文学的角度谈谈个人的理解。

  恕我直言,把赵小勇喻为“中国梵高”,实在是太过拔高了。他哪点儿配?赵小勇们只是临摹大师原作的农民工群体,完全没有自己的创意与灵感,也从未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和位处艺术峰颠的梵高有天壤之别,所以,这个片名让我和许多人一时难以接受。

  其实多年前在报刊网络上读过有关广东深圳大芬“油画村”的报道,人与画工,形形色色,有教无类,即便大字不识,也可以做最高档的艺术。就如当下红遍小半个地球的丁真,没文化,没学历,没经历,就凭一张青春勃发的脸,让无数人对之顶礼膜拜,可是他又能在当今张狂无羁的网络上坚持多久呢?除非他痛下决心,改变大字不识几个的半愚昧状态……故我对油画村批量生产各种类各层次油画作品,也有一些了解。我的一位友人乃美院油画系高材生,也曾做过此类营生,只不过层面高端一些。他的油画专门批量卖给国外的酒店和画廊,收入颇丰。我采访时,他千叮咛万嘱咐不能把卖画的事写入新闻稿,免得引起税收部门的注意。那是30年前,如今他功成名就,早已金盆洗手,不干画匠的营生了。所以,我一直以为,即便大芬村的画工们不像科班出身的油画家们过得那样舒坦自得,也毕竟从事的是艺术工作,生活自然也不会太憋屈太落魄。

  今次看了非虚构全写实人物记录影片《中国梵高》,对大芬油画村有了更具象的单元性直观印象。与想象中差距太大,自然百感交集。主人公赵小勇一家无疑是这个庞大群体里的最下游生产者,他们用最廉价的劳动,用二十年的时光和血汗为西方世界生产了数以十万计的“高端精神产品”,却仍然挣扎在生活的底层,活着混着过着最简单无趣的日子。原以为这种临摹画会得到西方购买者的尊重,挂在高雅的厅堂里酒店里供人顶礼膜拜……哪知,一次痛下决心的梵高故乡之行,彻底打碎了他的梦境,也让我这种旁观者心底有了一丝丝悲凉。他那些引以为傲的“作品”,就挂在阿姆斯特丹路边摊的棚帐里,有专人向路人吆喝推销,他自己竟也成了推销对象。他们的画以几十元几百元人民币贱卖给一位荷兰商人,居然被他假以梵高的名义,用十倍的价格转卖给来自全世界的朝觐者。

  那一幕实在是太喜剧了。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小伙子,用标准的普通话向赵小勇推销:“嗨,朋友,这是真实的梵高作品,售价100元……”“那幅?500元……”当然,他说的是欧元。赵小勇立马问道:你知道这画是谁画的吗?小伙子很聪明,迅即明白了:“你画的?!”真是无巧不成书啊!毫无疑义的是,“中国梵高”们的大作中,有一部分被热爱梵高的中国游客带回了故国,悬挂在自己的客厅书房里。这种出口转内销的事情如今比比皆是,我就曾在纽约联合国大厦礼品店看见许多Made in China的纪念品,也买了中国生产的polo衫。但他们哪里知道,自己同胞用最低价劳动换取菲薄收入的作品,却在梵高故乡的地摊上以十倍高价出售。彼时彼刻,赵小勇的人设与自尊即刻轰然崩塌。

  其实赵小勇们的生活经历和中国改革开放过程同步,非常相似。我们都经历过仿制与假货时代,有过受粗制滥造物品的伤害而十分无助的囧境。我就上当买过浙江某地用牛皮纸做的皮鞋和皮包。好在我们已经跨过了那个时代,如今,我们的高质量好东西好口碑已经誉满全球。值得欣慰的是,赵小勇的“朝圣之旅”没因梦的破灭而戛然中止,他仍然孜孜不舍地四处探访伟大画家的人生遗迹。去了他的故居,他的画室,乃至他的墓地。赵小勇仿佛从梵高的原作展厅和墓地里得到了启迪:不可以一辈子做一个画匠、做一个替人做嫁的临摹者,要从大师的巨作里解脱出来,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创作素材,最终化茧为蝶。

  回国之后,赵小勇有大彻大悟之感,他要画自己生活中感悟至深的东西。他开始画自己的奶奶,奶奶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90多年岁月沧桑;画20年的画室和画室里的同伴,这里有他的青春和爱情……作家陈晓文写道,赵小勇开始了一条新路:从生存走向生活,从模仿转向表达,从附庸变而自我。就是从“零”迈向“一”,从没有意义迈向了有意义。是为金句,甚为精辟!

  但是,他能成功吗?他们始终生活在艺术的夹缝里,文化很低,视野狭窄,更没有受过严格的系统的绘画教育,他们实在是空间有限。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在学院派的重重壁垒里,赵小勇能鲤鱼跃龙门,实现由画匠到画家的蜕变与突破吗?难,难上加难。

  平心而论,导演余海波花费了心血拍成的这部纪录片是很有思想与创意的。他们跟踪这家画工整整六年,全程展现赵小勇一家人的生活工作日常,展现他们的苦乐年华,基本写实,没有贬斥也没有浮夸,而是踏踏实实地用镜头说话。功夫不负有心人,该片2017年在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评选中,荣获评委会大奖。

  时间一晃又过去数年,赵小勇们过得怎样了?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吗?开始精神上的蜕变与创作上的突围了吗?真情地期待着。此刻,我的思维大幅度跳跃,忽然又想到大红大紫的丁真,他和赵小勇们一样都面临着人生的蝶变。不是吗?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中国作协会员、本报文化顾问)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中国梵高”的生存之缝

  ◎许大立

  荷兰王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于“荷兰日”之际,邀请我市部分文艺界人士与“莉莉周观影团”一起,参加“‘荷’你在一起”活动,观看了国产影片《中国梵高》。这部记录影片与中国与荷兰都有紧密的文化关联,所以参加此类文化交流活动颇有意义。我不是画家,对油画少有研究;我是作家,只能从文学的角度谈谈个人的理解。

  恕我直言,把赵小勇喻为“中国梵高”,实在是太过拔高了。他哪点儿配?赵小勇们只是临摹大师原作的农民工群体,完全没有自己的创意与灵感,也从未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和位处艺术峰颠的梵高有天壤之别,所以,这个片名让我和许多人一时难以接受。

  其实多年前在报刊网络上读过有关广东深圳大芬“油画村”的报道,人与画工,形形色色,有教无类,即便大字不识,也可以做最高档的艺术。就如当下红遍小半个地球的丁真,没文化,没学历,没经历,就凭一张青春勃发的脸,让无数人对之顶礼膜拜,可是他又能在当今张狂无羁的网络上坚持多久呢?除非他痛下决心,改变大字不识几个的半愚昧状态……故我对油画村批量生产各种类各层次油画作品,也有一些了解。我的一位友人乃美院油画系高材生,也曾做过此类营生,只不过层面高端一些。他的油画专门批量卖给国外的酒店和画廊,收入颇丰。我采访时,他千叮咛万嘱咐不能把卖画的事写入新闻稿,免得引起税收部门的注意。那是30年前,如今他功成名就,早已金盆洗手,不干画匠的营生了。所以,我一直以为,即便大芬村的画工们不像科班出身的油画家们过得那样舒坦自得,也毕竟从事的是艺术工作,生活自然也不会太憋屈太落魄。

  今次看了非虚构全写实人物记录影片《中国梵高》,对大芬油画村有了更具象的单元性直观印象。与想象中差距太大,自然百感交集。主人公赵小勇一家无疑是这个庞大群体里的最下游生产者,他们用最廉价的劳动,用二十年的时光和血汗为西方世界生产了数以十万计的“高端精神产品”,却仍然挣扎在生活的底层,活着混着过着最简单无趣的日子。原以为这种临摹画会得到西方购买者的尊重,挂在高雅的厅堂里酒店里供人顶礼膜拜……哪知,一次痛下决心的梵高故乡之行,彻底打碎了他的梦境,也让我这种旁观者心底有了一丝丝悲凉。他那些引以为傲的“作品”,就挂在阿姆斯特丹路边摊的棚帐里,有专人向路人吆喝推销,他自己竟也成了推销对象。他们的画以几十元几百元人民币贱卖给一位荷兰商人,居然被他假以梵高的名义,用十倍的价格转卖给来自全世界的朝觐者。

  那一幕实在是太喜剧了。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小伙子,用标准的普通话向赵小勇推销:“嗨,朋友,这是真实的梵高作品,售价100元……”“那幅?500元……”当然,他说的是欧元。赵小勇立马问道:你知道这画是谁画的吗?小伙子很聪明,迅即明白了:“你画的?!”真是无巧不成书啊!毫无疑义的是,“中国梵高”们的大作中,有一部分被热爱梵高的中国游客带回了故国,悬挂在自己的客厅书房里。这种出口转内销的事情如今比比皆是,我就曾在纽约联合国大厦礼品店看见许多Made in China的纪念品,也买了中国生产的polo衫。但他们哪里知道,自己同胞用最低价劳动换取菲薄收入的作品,却在梵高故乡的地摊上以十倍高价出售。彼时彼刻,赵小勇的人设与自尊即刻轰然崩塌。

  其实赵小勇们的生活经历和中国改革开放过程同步,非常相似。我们都经历过仿制与假货时代,有过受粗制滥造物品的伤害而十分无助的囧境。我就上当买过浙江某地用牛皮纸做的皮鞋和皮包。好在我们已经跨过了那个时代,如今,我们的高质量好东西好口碑已经誉满全球。值得欣慰的是,赵小勇的“朝圣之旅”没因梦的破灭而戛然中止,他仍然孜孜不舍地四处探访伟大画家的人生遗迹。去了他的故居,他的画室,乃至他的墓地。赵小勇仿佛从梵高的原作展厅和墓地里得到了启迪:不可以一辈子做一个画匠、做一个替人做嫁的临摹者,要从大师的巨作里解脱出来,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创作素材,最终化茧为蝶。

  回国之后,赵小勇有大彻大悟之感,他要画自己生活中感悟至深的东西。他开始画自己的奶奶,奶奶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90多年岁月沧桑;画20年的画室和画室里的同伴,这里有他的青春和爱情……作家陈晓文写道,赵小勇开始了一条新路:从生存走向生活,从模仿转向表达,从附庸变而自我。就是从“零”迈向“一”,从没有意义迈向了有意义。是为金句,甚为精辟!

  但是,他能成功吗?他们始终生活在艺术的夹缝里,文化很低,视野狭窄,更没有受过严格的系统的绘画教育,他们实在是空间有限。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在学院派的重重壁垒里,赵小勇能鲤鱼跃龙门,实现由画匠到画家的蜕变与突破吗?难,难上加难。

  平心而论,导演余海波花费了心血拍成的这部纪录片是很有思想与创意的。他们跟踪这家画工整整六年,全程展现赵小勇一家人的生活工作日常,展现他们的苦乐年华,基本写实,没有贬斥也没有浮夸,而是踏踏实实地用镜头说话。功夫不负有心人,该片2017年在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评选中,荣获评委会大奖。

  时间一晃又过去数年,赵小勇们过得怎样了?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吗?开始精神上的蜕变与创作上的突围了吗?真情地期待着。此刻,我的思维大幅度跳跃,忽然又想到大红大紫的丁真,他和赵小勇们一样都面临着人生的蝶变。不是吗?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中国作协会员、本报文化顾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