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明媚的春光里,千姿百态的风筝悠悠然地飘浮在蔚蓝的天空下,和煦的春风吹过,它们轻盈的身躯犹如一个个音符在跳动着,而我的思绪随着那自然的旋律飘向了久远的童年。 风筝是孩子们的梦想。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玩风筝,仰望着花花绿绿的老鹰、燕子、蜻蜓、蜈蚣自由自在地在空中摇头摆尾,对大孩子们手中拉着的细线充满了羡慕。偶尔他们玩累了,才让给我玩一会儿,还千叮咛万嘱咐别弄坏了。于是我抓住机会,在空旷的原野上疯跑,风筝越飞越高,直到我气喘吁吁为止。父亲看我喜欢的紧就帮我做了第一只风筝。他用青青的篾条扎成风筝的骨架,然后用报纸糊成,但很容易被吹破。后来改用年画做成风筝,还在风筝的尾部缀上几条色彩艳丽的彩条,这样既好看又结实。 童年时乡村的天空宽阔辽远,我和伙伴们一起来到田野里,逆风而跑,一边高抬风筝一边放线。在风的助力下,一只只简易的风筝在我们的牵引下慢慢地攀升,风筝越飞越高,很快就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了。虽然简陋却也乘风高飞,随风飘舞,它们有的像在舞蹈,有的像在翻筋斗,有的刚从空中俯冲下来又突然蹿上去。五颜六色的风筝把初春的天空,装点得分外炫丽和生动,而此起彼伏的呼喊声、欢笑声响彻了原野上空。那时候并不精致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快乐时光,而渴望像风筝一样飞翔,成了我孩提时代最美丽纯真的梦想。 我国的风筝文化源远流长,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最早并非是娱乐所用,而是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主要被用作军事上的侦察工具,更有测距,越险,通讯求救的功用,如《鸿书》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而南北朝梁武帝被围城时,简文尝做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最终梁武帝饿死,看来用风筝来求救确实很有创意但并不靠谱。隋唐时期伴随着造纸业的不断发展,民间和宫廷开始折纸为鸢而供娱乐,《纸鸢赋》中就记载了唐代清明节放风筝的情景:“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到宋代放风筝已成为一项人们喜爱的户外运动了。而风筝真正的命名始见于五代,明人《询刍录》记载,“五代李郑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高飞的风筝在古时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每年春季,百姓们会将自制的风筝带到野外放飞,待到风筝越飞越高之际,将线割断,让风筝随风远去。据说,这样做可以让风筝带走所有的晦气。如《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写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紫鹃想捡,探春急忙阻止:“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也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第七十回再次用较长篇幅描写公子、小姐们放风筝,李纨对黛玉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可见古人都认为清明前后放风筝有驱邪除秽之效。当然放风筝带走晦气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罢了,而它的确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能使人舒筋动骨,放飞心情,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风筝,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历代诗人曾写下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令人赏趣。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宁静的夜晚,风筝高飞,发出的声音有音乐的美,恰似一支美妙的曲子,一阵风吹来,风筝仿佛又吹出了另一种曲调。宋代诗人陆游《观村童戏溪上》诗云:“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诗句以拟人的笔法刻划了纸鸢的姿态,还把那放鸢子的孩子的天真、可爱和欢乐都生动地描写了出来。郑板桥的《怀潍县》描写的放风筝场景最为壮观,“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漫天如雪飞舞的风筝、嬉戏悠荡秋千的娇女以及满园追逐的蝴蝶,都表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清代诗人孔尚任也有一首写儿童放风筝的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描写儿童放风筝,但是春风却不给力,急切等待间怒骂天公,俏皮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时光飞逝,一晃已经几十年过去了,放风筝的记忆也愈来愈遥远。即便是在儿子童年时,我因忙于生计也没有时间去陪伴他一起放风筝,重温儿时场景。如今的我也像风筝一样,飞翔到了遥远的异乡,但乡愁就是那根牵引我的线。每每看到春暖花开风筝飞舞时,我的思绪又情不自禁的回到了那无忧无虑充满欢乐的童年,又想起了故乡的那抹美好光景,当年扯着风筝欢呼雀跃的声响也越来越清晰,久久不能散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