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綦江区某小区内,张元明开庭审理一起物业纠纷案
▲庭审结束后,张元明端起杯子大口喝水
▲结束一天工作,张元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吃药 一个人平均一天需要摄入2~3升水,但是对于綦江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张元明来讲,这是一个“奢望”。3月15日,记者来到綦江区某小区,见到了正在开庭审理案件的张元明。他在庭审结束后告诉记者,在开庭的日子,他必须严格控制自己的饮水量,甚至只能用棉签蘸水润一下嘴唇——只有这样,才能不让自己因膀胱癌导致的尿频尿急影响庭审的正常秩序。 为缓解口渴 他用棉签润湿双唇 “庭审的时长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而定,我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工作时间。”3月15日,在一场长达6小时的社区庭审后,张元明回到法院吃午饭时已是下午3点半。满头白发的张元明目光如炬,丝毫看不出是一名膀胱癌患者。 由于法官特殊的工作性质,他们必须随时保持大脑飞速运转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压力极大,久坐更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之前出现身体不适时,张元明没有放在心上,以为只是“职业病”罢了。直到2020年下半年,腹痛和血尿已到难以忍受的地步,他才不得不去医院。 诊断结果出来,很不幸,他患上了恶性膀胱肿瘤。 刚开始知道自己患病时,张元明十分沮丧,好在有医生和家人耐心开导,他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尽管心理上做好了准备,但是病痛对他的折磨依然比想象中要痛苦。 张元明家里堆着两大袋子的药物,一袋中药、一袋西药,他每天早晚都需要各服一次。除了长期服药,伴随他的还有尿频尿急的症状。为了增加锻炼量,他坚持每天早上从家里走到法院,23分钟的步行路程需要去2次卫生间;晚上,频繁地起夜导致他睡眠质量下降,还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 尤其是需要开庭的时候,如果为了上厕所而频繁休庭必然会影响庭审效率,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张元明只得在庭审前严格控制饮水量。有时渴得没法了,他就用湿棉签在嘴唇上抹抹。 看见别人大口大口地喝水,听见喉管涌动出的咕噜咕噜声,张元明真是羡慕极了。患病之后,他已经很久未能感受到这种“单纯”的快乐,享受到畅饮的满足。 病中“闲不住” 他不愿意“被照顾” “去年老张生病后,考虑到实际情况,就给他所在庭的庭长商量,给他少分一些案件。但他知道‘被照顾’后,还专程找到庭长,要求一视同仁,与同事承担一样的工作量。”綦江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蔚世平说道,虽然老张饱受病痛的折磨,但是在工作上,却从未把自己当作一个病人。 去年6月,张元明因结肠肿瘤住院,庭长建议他把手中的案件分给其他法官来办理,但是被张元明婉拒了,并强行出院进行了开庭。 同年7月,在结肠肿瘤切除手术出院后,张元明又立即投入办案工作中,一刻也不愿耽搁。 同年11月,张元明又住院了,被诊断出患上恶性膀胱肿瘤。对肿瘤进行处理后的第15天,躺不住的张元明开始在病床上校对文书和报告。 “他去医院化疗后从不请假休息,第二天准时来上班。”綦江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代桂林说,今年初,法院考虑到张元明的病情和身体,对他的岗位进行了调整,从压力较大的民二庭调整到立案庭。 调离民二庭后,张元明的工作压力有所减轻,但是他依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手中的工作。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庭内也尽可能减少办理案件的任务,但是他却主动要求更多的案件。许多同事知道他得病之后,劝他以身体为重,尽可能地将自己手里地工作移交出去。他却“反驳”道,办理案件本就是他的职责和任务,既然他作为一名员额法官,就要站好法官的岗。张元明这份对事业的热爱感动了全院所有同事。 据了解,2020年张元明共审理了民商事案件337件,案件结收比达106.31%,全年调解撤诉案件195件,判决结案的案件上诉17件,服判息诉率达94.96%。 在工作上不服输,在生活中,张元明也是相当的有担当。“我家的家务活大部分是他来做,包括做饭也是。”张元明的爱人郭丽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高中老师,由于课程压力繁重,经常无法按时回家,所以家里的“规矩”是谁先到家谁做饭。 若是郭丽先回家,饭桌上就会多出一些“奇特”的食物,比如洋葱。那是她在网络上查询到的抗癌食物,每次都会默默地将它端上饭桌。 对于父亲坚持带病工作,女儿也表示支持和理解。女儿说,从她记事以来,父亲对待工作那种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就一直默默感染着她。如今长大成人参加工作,这种对事专注、认真的态度让她受益匪浅。 10余次调解 他收到败诉方的感谢 1988年6月,张元明从湖南省湘潭矿业学院采矿通风专业毕业,1994年8月通过社会招考进入綦江法院工作。作为一名跨专业出身的法官,张元明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异常艰辛。但经过他的刻苦努力,不仅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升本毕业,还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研究生班结业,以自己的汗水收获了不菲的成就。 在石壕法庭任职期间,他撰写的《也谈当庭认证》曾获得行业内的广泛好评;在办公室工作期间,他撰写的《从错案追究到违法违纪追究》也在《重庆审判》杂志上发表;在研究室工作期间,他不仅在全市法院首先开展定期审判态势分析,还在市五中法院审判论坛发表的《也谈“三分离”》文章中提出了如何做好诉讼协调、诉讼服务和建立诉讼服务中心。除此之外,他撰写的綦江区大调解实施方案,还被市委政法委作为经验予以转载,在全市进行了推广。 “我们判决案件,讲究的是证据。或许在案件中有情感偏向,但是要在法律上保证公平和公正就必须按照合同来进行,只要合同不违背法律的规定,就不应轻易判决无效或解除。”张元明表示,在工作中,法院的判决其实很少能够得到双方当事人的一致满意,肯定有一方当事人达不成他理想中的效果。所以在审理民事案件中,他的工作其实并不是要立马进行判决,首先注重的反而是调解。在判决前,他必须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分析鉴别审查判断每个证据,在判决书中充分说理。在判决后,他还要对当事人答疑解惑,辩法说理,用案件进行法制宣传,扩大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虽然无法做到解决当事人所有诉求,但是他一直牢记一名法官的责任和良知,尽力为群众指明解决渠道,让法院的每一个判决更加掷地有声。 张元明所处理的案件大部分都是社会关注程度高、影响大的案子。其中影响最广泛的一个案件是221名职工作为原告起诉重庆鑫龙交通配件厂债权人撤销权纠纷一案。由于企业改制,221名职工利益受损,多次向法院提出起诉,要求法院公正判决,以维护他们的权利。张元明审理后,对当事双方进行了长达10余次的面对面调解。虽然该案件最后由于证据不足,原告的申请被驳回了,但是经历了他10余次面对面的调解,职工们都表示了理解,并向他表示感谢。 “时代在变化、法律在进步,法官也不能固步自封,要随之更新换代。特别是《民法典》施行后,我们都需要花大量时间重新学习,提高自身司法水平。”直到现在,张元明也在不断提高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张元明除了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身体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大量地阅读与法律相关的书籍。 被提及如何看待自己职业生涯时,张元明这样说:“荣誉和成就只代表了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只有处理好每一个案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他作为一名老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守。我们或许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决定生命的宽度。” 在病痛面前,他没有颓然屈服;在苦累面前,他也没有轻言退缩。张元明以他对审判工作的热爱与责任,展现了一名基层法官最淳朴的本色。 记者 罗浦维 谭剑 饶果 实习生 黄滢月 通讯员 张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