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就是我们农民工的贴心人!”近日,璧山区法律援助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老曾。老曾一进门就将一面写着“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锦旗送至律师手中,并连声道谢。 事情得从2019年5月说起。那时老曾在璧山区某塑料制品加工厂上班,工作时右手被机器压伤,丧失活动能力,之后与厂方就经济赔偿一事多次协商未果。无奈之下,老曾向璧山区人力社保局提起工伤认定,但由于厂方拒绝承认其劳动关系,老曾遂即申请了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并请求法律援助。 得知该情况,璧山区法律援助中心立即指派援助律师办理该案,最终法院确认该加工厂与老曾存在劳动关系。2020年12月,老曾被认定为伤残柒级,双方因工伤待遇问题再起争议。在律师多次上门调解、申请仲裁后,老曾漫长的维权之路终于有了结果——获得10万元赔偿款。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因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等种种原因,工伤赔偿难以落实。”璧山区法律援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时就需要律师服务团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通过纠纷调解、申请仲裁等方式,让劳动者得到应有赔偿。 无独有偶,今年3月,律师服务团在为辖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等问题时,发现某公司在一次债权转让过程未通知债务人。为保护该公司自身合法权益,璧山公证处立即派出公证员,全程见证申请人向债务公司邮寄《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书》,并出具公证书,成功防范了500万元资金的法律风险。 这一个个场景,都是璧山区司法局为民办实事的缩影。 为全面加强全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璧山区司法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检验成果,并贯穿教育整顿始终,积极开展为百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参与百个小区治理、开展百场农民工法律咨询、开展百名留守儿童关爱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司法为民心连心”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帮助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为民办实事中查找不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度。 今年以来,该局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7件,其中为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49件;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次,帮助企业识别、防范法律风险50余项,为企业提出意见建议160余项;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24次,举办法治宣传205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及宣传品2万余份,惠及群众2万余名。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牢抓实为民服务初心,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触角延伸到村居,把服务群众夯实到最基层,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切实把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维护稳定、创新治理、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 通讯员 尹秀秀 简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