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口簧

时间: 2021-06-1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532

  母亲有一个压箱底的宝贝,样子虽然简陋,却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母亲管它叫“扣扣儿”(音)——一根一拃长半寸宽的薄竹片上,镂空雕出一条簧片,簧片样子就像一个放平拉长了的“凸”字,簧片根部和竹片一端都钻了眼儿,拴上绳儿。只要把“扣扣儿”放在两唇之间,边哈气边牵动簧片上的绳儿,便有低沉的、雄浑而且神秘的声音流出。

  “扣扣儿”是母亲过门时带过来的,是她的有限的几样嫁妆之一。我们小时候,每当农活忙差不多了,如果正好赶上下雨,母亲才能彻底闲下来,兄妹几个便围着坐炕上做针线的母亲,央她“弹扣扣儿”。于是母亲从箱底拿出她的宝贝,先用水打湿麻绳儿,用口哈一哈“扣扣儿”,接着便有奇妙的音乐从口中流出。那是怎样一种声音啊!“叮叮当当,嗡嗡嗡嗡——”低沉,干净,余音袅袅,变化无穷,时而激越,时而舒缓,像群蜂飞过花海,如玉珠跌落深潭……我们几兄妹听得入迷,一曲完了,母亲又仔细地用手帕包好,又放进箱底。

  其实“扣扣儿”的声音不是弹出来的,是吹出来的,更准确地说是“哈”出来的:张开嘴,把“扣扣儿”放在两唇之间,左手把牢了,右手连续拉动绳子,使簧片振动,同时口中均匀往外哈气,气流进一步推动簧片,而舌头在口腔中或卷或伸,根据需要不停变换位置,口腔便有了音箱的效果,于是就有或低沉,或高亢,或清脆,或柔缓的声音响起。

  听母亲说,“扣扣儿”是当年她五婆婆给“刮”的,她帮五婆婆掐苜蓿菜,五婆婆帮她“刮扣扣儿”,五婆婆手巧,刮的“扣扣儿”最好看,当时她只有十三四岁。母亲说,那个时候姑娘们最喜欢“弹扣扣儿”,一起的玩伴人手一个,每当农闲或逢年过节,四五个姑娘围着炕一坐,几把“扣扣儿”同时响起,“扣扣儿大合奏”就开始了,母亲至今想起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咦,那真格美得很!”60多年后的今天,我还原那个画面:几个豆蔻年华的女子,围席而坐,十指纤纤,专注地弹响“扣扣儿”,原始的古朴的乐声从唇间流出,时而粗犷,如万马奔腾,如狂风卷地;时而细腻,如蚕食桑叶,如春雨润物……她们用“扣扣儿”弹响对生活的歌颂和憧憬,琴弦瑟瑟间,是否还藏了一点少女的小秘密呢?

  母亲弹的调子大多没典名,但有两支我印象深刻,名虽不雅,但对自然之音的模仿再现,如同天赖。一支叫《滴檐水》,你闭上眼睛,一下子就进入深秋:八九月的夜,你躺在炕上,窗外阴雨绵绵,檐水叮叮当当,你能听见屋檐下水泡破裂的声音,世界也湿漉漉一片;另一支曲子,你仿佛听见一条饥饿的老狗,在石槽里偷舔猪食,浆水四溅,曲名就叫《狗舔食》——这名也够俗。

  母亲出嫁时,她特地带上了“扣扣儿”,它伴着母亲度过了最好的年华,也度过了最艰难的光阴,即便是为一家人为吃饭发愁日子,母亲也会偶尔拿“扣扣儿”出来弹弹。

  前几天看一档考古节目,才发现“扣扣儿”大有来头——早在4000年前,古人们就开始用“扣扣儿”弹奏自己的生活了,考古学家在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中,挖出了为数不少的“扣扣儿”,而在把我国人类历史向前推了3000年的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存中,也挖出了这种古乐器。几千年来,这种乐器连样子都没变过,专家给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口簧。口簧被誉为“人类第一乐器”,据称是人类“初音”。

  我特地查了一下史料,口簧的发源地就在甘肃天水、陇南一带,家乡天水秦安县古称“娲皇故里”,在古史和民间都有“女娲作簧”记载和传说。春秋时期,口簧是秦国通行的乐器,《诗经·秦风·车邻》里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笙吹簧”“并坐鼓簧”的诗句——想想看,古人们狩猎而归,夜晚点起篝火,女人“并坐鼓簧”,男人围火起舞,专注而虔诚。苍穹之上,有流星划过,近处有虫鸣,远处有兽啸,口簧是他们上通神灵,护佑他们战胜大自然圣物,祖先们在这样的黑暗中不知摸索了多少年!

  4000多年后,母亲和她的伙伴们在炕上“并坐鼓簧”,她们无法知道,手中的“扣扣儿”有着这样悠远厚重的历史承载,但在娲皇生存繁衍的这片古老土地上,母亲无意中作了远古文化的传承人。只是现在会这种乐器的人越来越少了——那期考古节目上,专家拿出口簧弹了一段,病鸡扑地一般,实在难听得很。

  我忽然有了一种责任感,能不能让“扣扣儿”在这片土地上再一次发扬光大呢!

杨旭军(作者系媒体人)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母亲的口簧

  母亲有一个压箱底的宝贝,样子虽然简陋,却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母亲管它叫“扣扣儿”(音)——一根一拃长半寸宽的薄竹片上,镂空雕出一条簧片,簧片样子就像一个放平拉长了的“凸”字,簧片根部和竹片一端都钻了眼儿,拴上绳儿。只要把“扣扣儿”放在两唇之间,边哈气边牵动簧片上的绳儿,便有低沉的、雄浑而且神秘的声音流出。

  “扣扣儿”是母亲过门时带过来的,是她的有限的几样嫁妆之一。我们小时候,每当农活忙差不多了,如果正好赶上下雨,母亲才能彻底闲下来,兄妹几个便围着坐炕上做针线的母亲,央她“弹扣扣儿”。于是母亲从箱底拿出她的宝贝,先用水打湿麻绳儿,用口哈一哈“扣扣儿”,接着便有奇妙的音乐从口中流出。那是怎样一种声音啊!“叮叮当当,嗡嗡嗡嗡——”低沉,干净,余音袅袅,变化无穷,时而激越,时而舒缓,像群蜂飞过花海,如玉珠跌落深潭……我们几兄妹听得入迷,一曲完了,母亲又仔细地用手帕包好,又放进箱底。

  其实“扣扣儿”的声音不是弹出来的,是吹出来的,更准确地说是“哈”出来的:张开嘴,把“扣扣儿”放在两唇之间,左手把牢了,右手连续拉动绳子,使簧片振动,同时口中均匀往外哈气,气流进一步推动簧片,而舌头在口腔中或卷或伸,根据需要不停变换位置,口腔便有了音箱的效果,于是就有或低沉,或高亢,或清脆,或柔缓的声音响起。

  听母亲说,“扣扣儿”是当年她五婆婆给“刮”的,她帮五婆婆掐苜蓿菜,五婆婆帮她“刮扣扣儿”,五婆婆手巧,刮的“扣扣儿”最好看,当时她只有十三四岁。母亲说,那个时候姑娘们最喜欢“弹扣扣儿”,一起的玩伴人手一个,每当农闲或逢年过节,四五个姑娘围着炕一坐,几把“扣扣儿”同时响起,“扣扣儿大合奏”就开始了,母亲至今想起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咦,那真格美得很!”60多年后的今天,我还原那个画面:几个豆蔻年华的女子,围席而坐,十指纤纤,专注地弹响“扣扣儿”,原始的古朴的乐声从唇间流出,时而粗犷,如万马奔腾,如狂风卷地;时而细腻,如蚕食桑叶,如春雨润物……她们用“扣扣儿”弹响对生活的歌颂和憧憬,琴弦瑟瑟间,是否还藏了一点少女的小秘密呢?

  母亲弹的调子大多没典名,但有两支我印象深刻,名虽不雅,但对自然之音的模仿再现,如同天赖。一支叫《滴檐水》,你闭上眼睛,一下子就进入深秋:八九月的夜,你躺在炕上,窗外阴雨绵绵,檐水叮叮当当,你能听见屋檐下水泡破裂的声音,世界也湿漉漉一片;另一支曲子,你仿佛听见一条饥饿的老狗,在石槽里偷舔猪食,浆水四溅,曲名就叫《狗舔食》——这名也够俗。

  母亲出嫁时,她特地带上了“扣扣儿”,它伴着母亲度过了最好的年华,也度过了最艰难的光阴,即便是为一家人为吃饭发愁日子,母亲也会偶尔拿“扣扣儿”出来弹弹。

  前几天看一档考古节目,才发现“扣扣儿”大有来头——早在4000年前,古人们就开始用“扣扣儿”弹奏自己的生活了,考古学家在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中,挖出了为数不少的“扣扣儿”,而在把我国人类历史向前推了3000年的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存中,也挖出了这种古乐器。几千年来,这种乐器连样子都没变过,专家给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口簧。口簧被誉为“人类第一乐器”,据称是人类“初音”。

  我特地查了一下史料,口簧的发源地就在甘肃天水、陇南一带,家乡天水秦安县古称“娲皇故里”,在古史和民间都有“女娲作簧”记载和传说。春秋时期,口簧是秦国通行的乐器,《诗经·秦风·车邻》里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笙吹簧”“并坐鼓簧”的诗句——想想看,古人们狩猎而归,夜晚点起篝火,女人“并坐鼓簧”,男人围火起舞,专注而虔诚。苍穹之上,有流星划过,近处有虫鸣,远处有兽啸,口簧是他们上通神灵,护佑他们战胜大自然圣物,祖先们在这样的黑暗中不知摸索了多少年!

  4000多年后,母亲和她的伙伴们在炕上“并坐鼓簧”,她们无法知道,手中的“扣扣儿”有着这样悠远厚重的历史承载,但在娲皇生存繁衍的这片古老土地上,母亲无意中作了远古文化的传承人。只是现在会这种乐器的人越来越少了——那期考古节目上,专家拿出口簧弹了一段,病鸡扑地一般,实在难听得很。

  我忽然有了一种责任感,能不能让“扣扣儿”在这片土地上再一次发扬光大呢!

杨旭军(作者系媒体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