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从部队转业回到永川区公安局,陈吉昆便一直扎根永荣派出所,16年过去,他依旧坚守为民初心,和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始终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甘心做一头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化解矛盾有办法 在永荣派出所这16年,陈吉昆坚持做到腿勤、嘴勤、手勤,对辖区情况底数清、情况明,遇到比较麻烦的矛盾纠纷,同事都会找到他。“老陈在永荣派出所待得久,辖区群众都很认可他,有什么棘手的矛盾纠纷只要是他出面调解,事情就好办得多。”所长蒲川这样评价陈吉昆。 早前,永荣派出所辖区一煤矿因故关闭,企业负责人为最大程度减轻损失,便想着将存放的煤矸石悉数运走另作他用。附近的村民听闻消息后,集结在车子必经之地,称是车辆出入占用了自家土地,不给赔偿便不让运送车辆出入。为此,企业负责人求助派出所。 获悉情况后,派出所年轻民警去了几次,几经调解,村民仍是“不买账”,依旧集结索要赔偿。眼看僵持不下,陈吉昆坐不住了。他将挑头的几个村民与企业负责人一起请来派出所,让双方心平气和谈自己的诉求,他则从中斡旋,绝不偏帮。几轮谈下来,大家达成协议,这件事也就解决了。 “化解矛盾、调处纠纷,不外乎法、理、情,只要自己不存私心,就能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陈吉昆表示,抓住事情的本质,找准矛盾的焦点,解决起来就简单多了。“农村大部分村民文化水平有限,调解纠纷还是要从他们的实际利益出发,真心实意去帮他们解决问题,只要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事情也就解决了。” 归根结底矛盾纠纷总是有缘由的。陈吉昆则比其他人想得多一点,每一件看似琐碎的矛盾纠纷,他都要去刨根问底找准根源,从而在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便轻而易举触类旁通,化解起来也得心应手。 群众工作有想法 在派出所,陈吉昆做过社区工作,也负责过户籍、征兵等事情,这些事情都需要和群众打交道,陈吉昆也很享受“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感觉。 最近,高考成绩出来,报考等事情陆陆续续被提上日程,陈吉昆在辖区又成了大忙人,因此来向陈吉昆咨询的人也不少。“陈警官,报考警校有哪些要求咯?”“军校招生有些什么政策啊?” 每次有群众来派出所咨询,陈吉昆都要多次解释,生怕群众白跑路。“老百姓挣钱不容易,相关政策不一次性给他说清楚,他就很可能跑好几次,一来一去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车钱。”不管是做社区工作,还是户籍、征兵等和群众打交道的工作,陈吉昆都是打心底里为群众考虑。 早前做辖区户籍清理工作时,陈吉昆发现一位八十多岁高龄老人未办理身份证。通知其家人后,陈吉昆了解到老人腿脚不便,家中只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儿媳。因当时技术限制,并不能上门办理身份证,陈吉昆便驱车前往,又步行一大段山路将老人背回车上载回派出所,为老人办理了身份证,后又将老人背回家中。等身份证到了后还专门为老人送去家中。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你心里装着老百姓,老百姓自然把你也放在心上。”陈吉昆处处为群众着想,群众也时常考虑到他。村民自家的瓜果蔬菜熟了,鸡鸭鱼长大了,都要往派出所送,陈吉昆高兴归高兴,打着哈哈转头就拒绝了。村民也不为难他,知道他有自己的原则和坚守。 为人处世有章法 在职责范围内的,陈吉昆做;不在职责范围内的,他也经常搭把手。 “我着急转户口!马上要考试了!”前段时间,一名学生急匆匆来到派出所,想办理省外户籍迁入。在办人员操作不太熟悉流程,陈吉昆知道后主动接过手来,考虑到该学生着急参加考试,和区公安局户政科协调对接后,陈吉昆加班帮其办理了加急,第二天便完成户口迁入,该学生也得以成功参加考试。 辖区一对夫妻,因与他人情感纠纷,三人关系十分紧张。听村民谈论后,陈吉昆多次主动找到双方当事人,搞清楚来龙去脉,向他们讲清其中利害关系,直至双方承诺绝不因此事生事,陈吉昆才放下心来。“老有村民开玩笑说,他们都没报警咧,你就去了。”陈吉昆听罢也不做解释,这些搭把手就能解决的事,他也不希望群众非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也有人在事情办成功后向陈吉昆偷偷递来装着红包的信封,更有人试图网络转账,均被陈吉昆委婉拒绝。“这些事是我该做的,我拿了工资,做事就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陈吉昆的话语掷地有声,也一直身体力行。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军营到警营,作为拥有31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吉昆深刻领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他始终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警察职责使命,在派出所不同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情,也一直用实际行动诠释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党员心性。(贺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