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弯弯向南流

时间: 2021-07-16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827

  ◎李新年

  在重庆云阳县城有两条江交汇,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小江。小江又名澎溪河,流域大部在开州区、云阳县境内。我的故乡就在澎溪河边的白岩山上,白岩山位于云阳、开州交界处,属大巴山的余脉。弯弯的澎溪河自西向东绕白岩山南麓划了一个半弧后缓缓向南流去,开州渠口镇的铺溪场、云阳的养鹿、渠马三个场镇就位于这个半弧形的澎溪河边。

  在我幼小记忆中,父亲一般都是去这三个乡场赶集,用卖粮食、水果或者鸡蛋的钱去换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回来。那个时候,父亲爱带着我一同前去,我也非常乐意和期待跟随父亲去赶集,因为这样可以让我领略大山外不一样的世界,开阔一下幼小的眼界,更主要的是因为父亲偶尔还会给我买点好吃的让我解馋,比如,在熙熙攘攘的乡场车站小食店里给我买一小土碗带着肉香和醋香的抄手,让我趴在那旧木桌上慢慢品味;或者在人来人往的码头边买一根刚油炸出来的带着扑鼻香味的新鲜麻花,让我咯嘣咯嘣地脆生生嚼着。

  那时,除渠马镇离家较近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且不需要过河外,其他两个乡场都需要翻山越岭步行两个小时以上且需要搭过河木船渡过澎溪河才能到达。

  澎溪河上的渡船不大,一般只容下十来个人左右,木船中部和尾部一般撑着竹篾编的顶棚遮风挡雨,船尾有一人掌舵摇橹,船头有一人划桨撑船。此外,船头还插着一根长长的楠竹竿供船夫在船靠岸或者离岸时撑船使用。枯水季节时澎溪河水很清很静,河面也不宽,登上渡船还没过上瘾船就已到岸边。到了涨水季节,河面很宽河水很浑浊,而且水流也很急,渡口往往就要上移一段,然后渡船边过河边随水漂流。这个时候乘渡船就有些害怕了,在河水飘摇中紧张得抓住父亲的手一刻也不敢松。渡船过河不是免费的,每人每趟需向船夫交一角钱过河费,船夫就靠长年累月在澎溪河上撑船度日,渡船就是他们的家。那时的澎溪河上没有一座过河桥,只要有过河需要,不分白天黑夜,风里雨里,船夫们就会义无反顾地撑船送人。

  在弯弯的澎溪河上有一座水电站远近闻名,水电站名叫小江电站,在渠马和高阳之间横截了澎溪河,将滔滔的澎溪河水变成源源不断的电流输送到万州。那个时候,看到雄伟的小江电站工程,我对它的崇拜就相当于现在对三峡电站的崇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有机动铁船往返于澎溪河上的小江电站和开州的渠口之间,我也离开父母从白岩山上的村小考到30多公里外的高阳中学读初中。高阳中学也位于澎溪河边,在小江电站下游,从渠马场镇沿着澎溪河边的公路步行20多公里才能到学校。那个时候,家里没有更多经济来源,父亲每次都帮我背上两周的粮食,把我送到渠马场镇,然后把乘坐机动船到小江电站的船费给足,为的是让我背着东西少走路,每次我都答应父亲坐船但却悄悄步行去上学,然后把节约下来的钱买学习用品,因为我深知那时家里钱来之不易。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和库区百万大移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如火如荼开展。在这场百万大移民的伟大实践中,云阳作为库区移民第一大县,而澎溪河沿岸的高阳、渠马等云阳移民大镇,为三峡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带着一家老小和行囊举家外迁到全国各地。当他们离开这弯弯的澎溪河,带上一捧故乡的泥土,向着夕阳下的河水深情凝望时,那山、那水、那景、那物成了他们挥之不去的念想,那依依不舍的回头张望,曾经感动过无数人。

  三峡电站蓄水之后,因水位上升,澎溪河流域沿岸的很多地方已被淹没,儿时熟悉的原渠口铺溪、养鹿、渠马、高阳等乡镇以及小江电站、高阳中学等早已永沉江底,澎溪河已变成美丽的高峡平湖,从云阳的长江口一直到开州的汉丰湖,青山绿水间,处处是美景。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在国家大力投入下,如今的故乡早已换新颜:硬化了的乡村道路通达各村各组,规范的电力设施直达每家每户,过去的盘山古道已经变成了适合健身的登山步道,新农村建设让人们的房屋整洁漂亮,农村土地整治让山坡变成了美丽庄园……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山乡巨变。前不久我回了趟故乡,也顺便去祭拜一下大山中的父母。站在高高的白岩山上,伫立在大山中父母的墓前,远眺层峦叠翠的大山,以及大山间那弯弯的澎溪河,在薄雾中缓缓向南流去,我又想起了那时候父亲挑着粮食带着我翻山越岭去老场镇赶集的场景,想起了父亲为我买抄手、麻花的场景,想起了父亲背着粮食送我去上学的场景。我在想,假如现在父母还健在,能看到时下这历史巨变那该有多好……

  (作者单位:女子监狱)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小河弯弯向南流

  ◎李新年

  在重庆云阳县城有两条江交汇,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小江。小江又名澎溪河,流域大部在开州区、云阳县境内。我的故乡就在澎溪河边的白岩山上,白岩山位于云阳、开州交界处,属大巴山的余脉。弯弯的澎溪河自西向东绕白岩山南麓划了一个半弧后缓缓向南流去,开州渠口镇的铺溪场、云阳的养鹿、渠马三个场镇就位于这个半弧形的澎溪河边。

  在我幼小记忆中,父亲一般都是去这三个乡场赶集,用卖粮食、水果或者鸡蛋的钱去换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回来。那个时候,父亲爱带着我一同前去,我也非常乐意和期待跟随父亲去赶集,因为这样可以让我领略大山外不一样的世界,开阔一下幼小的眼界,更主要的是因为父亲偶尔还会给我买点好吃的让我解馋,比如,在熙熙攘攘的乡场车站小食店里给我买一小土碗带着肉香和醋香的抄手,让我趴在那旧木桌上慢慢品味;或者在人来人往的码头边买一根刚油炸出来的带着扑鼻香味的新鲜麻花,让我咯嘣咯嘣地脆生生嚼着。

  那时,除渠马镇离家较近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且不需要过河外,其他两个乡场都需要翻山越岭步行两个小时以上且需要搭过河木船渡过澎溪河才能到达。

  澎溪河上的渡船不大,一般只容下十来个人左右,木船中部和尾部一般撑着竹篾编的顶棚遮风挡雨,船尾有一人掌舵摇橹,船头有一人划桨撑船。此外,船头还插着一根长长的楠竹竿供船夫在船靠岸或者离岸时撑船使用。枯水季节时澎溪河水很清很静,河面也不宽,登上渡船还没过上瘾船就已到岸边。到了涨水季节,河面很宽河水很浑浊,而且水流也很急,渡口往往就要上移一段,然后渡船边过河边随水漂流。这个时候乘渡船就有些害怕了,在河水飘摇中紧张得抓住父亲的手一刻也不敢松。渡船过河不是免费的,每人每趟需向船夫交一角钱过河费,船夫就靠长年累月在澎溪河上撑船度日,渡船就是他们的家。那时的澎溪河上没有一座过河桥,只要有过河需要,不分白天黑夜,风里雨里,船夫们就会义无反顾地撑船送人。

  在弯弯的澎溪河上有一座水电站远近闻名,水电站名叫小江电站,在渠马和高阳之间横截了澎溪河,将滔滔的澎溪河水变成源源不断的电流输送到万州。那个时候,看到雄伟的小江电站工程,我对它的崇拜就相当于现在对三峡电站的崇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有机动铁船往返于澎溪河上的小江电站和开州的渠口之间,我也离开父母从白岩山上的村小考到30多公里外的高阳中学读初中。高阳中学也位于澎溪河边,在小江电站下游,从渠马场镇沿着澎溪河边的公路步行20多公里才能到学校。那个时候,家里没有更多经济来源,父亲每次都帮我背上两周的粮食,把我送到渠马场镇,然后把乘坐机动船到小江电站的船费给足,为的是让我背着东西少走路,每次我都答应父亲坐船但却悄悄步行去上学,然后把节约下来的钱买学习用品,因为我深知那时家里钱来之不易。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和库区百万大移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如火如荼开展。在这场百万大移民的伟大实践中,云阳作为库区移民第一大县,而澎溪河沿岸的高阳、渠马等云阳移民大镇,为三峡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带着一家老小和行囊举家外迁到全国各地。当他们离开这弯弯的澎溪河,带上一捧故乡的泥土,向着夕阳下的河水深情凝望时,那山、那水、那景、那物成了他们挥之不去的念想,那依依不舍的回头张望,曾经感动过无数人。

  三峡电站蓄水之后,因水位上升,澎溪河流域沿岸的很多地方已被淹没,儿时熟悉的原渠口铺溪、养鹿、渠马、高阳等乡镇以及小江电站、高阳中学等早已永沉江底,澎溪河已变成美丽的高峡平湖,从云阳的长江口一直到开州的汉丰湖,青山绿水间,处处是美景。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在国家大力投入下,如今的故乡早已换新颜:硬化了的乡村道路通达各村各组,规范的电力设施直达每家每户,过去的盘山古道已经变成了适合健身的登山步道,新农村建设让人们的房屋整洁漂亮,农村土地整治让山坡变成了美丽庄园……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山乡巨变。前不久我回了趟故乡,也顺便去祭拜一下大山中的父母。站在高高的白岩山上,伫立在大山中父母的墓前,远眺层峦叠翠的大山,以及大山间那弯弯的澎溪河,在薄雾中缓缓向南流去,我又想起了那时候父亲挑着粮食带着我翻山越岭去老场镇赶集的场景,想起了父亲为我买抄手、麻花的场景,想起了父亲背着粮食送我去上学的场景。我在想,假如现在父母还健在,能看到时下这历史巨变那该有多好……

  (作者单位:女子监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