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舒楚寒)昨日,重庆市司法局和市律师协会联合发布了2020年度《重庆律师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据介绍,截至2021年6月,全市有律师13884人,从业人员1.6万多人。每万人中有律师4名以上。律师事务所915家,其中100人以上的大中型律师事务所14家。2020年,全市律师行业办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法律服务18.22万件;调解各类民商事纠纷9800余件,其中调解成功达成协议的有5800余件。 帮助企业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 《报告》显示,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全市律师行业迅速行动,编写企业疫情防控法律指引及涉企纠纷问答,针对疫情防控涉及的劳动用工、工资支付、合同履行等9个方面80多个普遍性法律问题进行解答,通过“12348重庆法网”等平台推送,指导企业及职工应对和防范风险。 组织“千名律师服务团”,与市级媒体合作开设在线访谈、咨询热线和直播讲座,提供线上法律咨询、纠纷调处等服务。复工复产阶段,41个市级和区县“律师服务团”,为全市各园区企业提供复工复产法律咨询、政策解读、法治体检、风险防控等服务30.7万余件次。比如,重庆中启律师事务所积极调解重庆某地产公司与承租商户的租金减免纠纷,最终达成和解,被司法部评为十大典型案例。重庆中世律师事务所协助某外资汽车公司化解因订单减少引发的资金压力、企业裁员等风险,通过轮岗轮休稳定企业经营。 提供意见建议优化营商环境 《报告》指出,去年,全市律师行业参与营商环境立法调研论证、征求意见等,对《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并被充分吸纳,提出优化营商环境议提案30余件。 举办了10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宣讲推介会,全面解读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市律师协会、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就登记财产、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向相关部门和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府院联动、信用修复、税务处理、工商注销、设立破产费用基金等系列优化措施建议,助力对标国际先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对接《新加坡调解公约》设立重庆两江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建立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新平台和一站式服务体系,为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实施服务民企发展“三大计划” 《报告》称,去年,市律师协会启动“黄桷树计划”和“凤凰计划”以及“扬帆计划”,帮助1400余家民营企业树立法治意识,助力民营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实施“黄桷树计划”,为企业上市提供培训辅导,举办培训咨询21场次,覆盖企业700余家,帮助一批优质企业上云上规上市。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助力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公司改制和成功上市;中豪律师事务所助力渝中区政府两江四岸核心区治理提升PPP项目招标。 实施“凤凰计划”,为企业提供破产法律制度培训,举办培训咨询25场次,覆盖企业630余家,帮助困境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实现涅槃重生。重庆学苑律师事务所作为力帆系企业破产管理人成员,依托“府院联动”机制高效解决了力帆系企业破产重整一系列重大复杂问题。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为力帆系企业重整投资人提供战略投资法律顾问服务,协力通过司法重整化解企业危机,维护企业营运价值。 实施“扬帆计划”,为企业提供跨境投资贸易培训辅导,举办培训咨询14场次,覆盖企业100余家,助推一批本土企业“走出去”拓展。 办理法援案件5.6万件 《报告》统计,去年,全市律师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6万件。值得一提的是,市律师协会设立100万元公益基金,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库,全市律师志愿者达到1300余人,连续11年赴新疆、西藏、青海开展法律援助志愿行动。律师参与全市看守所、法院和检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9000人次、法律帮助2.67万人次。 广大律师还积极参与普法、法治乡村建设等公益法律服务,《民法典》颁行后,举办宣讲活动4200余场次,覆盖群众67万余人。26个律师志愿团结对石柱中益乡、武隆后坪乡、奉节平安乡等26个村开展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调解民商事纠纷9800余件 去年以来,我市在社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设立律师调解室212个,律师进驻调解室值班为群众和企业提供纠纷调解及咨询服务,去年调解各类民商事纠纷9800余件,其中调解成功达成协议的有5800余件。 其中,渝中区有80个律师担任社区调委会特邀调解员,并在社区设立了12个以律师命名的调解室,为社区群众提供物业、家事、借贷、工伤等矛盾纠纷调解服务。选派律师到派出所调解民事纠纷,其中渝万律师事务所17名律师组成的枫桥小分队常年入驻红光、望江派出所值班调解咨询,获第三届“重庆市十大法治人物”特别奖。在全市各级信访部门,352家律师事务所、2055人次律师常年为信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释疑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