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作为四川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单位,由该县交通运输局具体承办创建工作,并于2017年、2018年先后荣获全省、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在“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过程中,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勘察设计、路线优化、施工建设等交通工程技术类档案资料。为此,笔者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同时提出整改建议,以期将“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成功创建经验推广到更大范围,充分发挥“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管理的重大意义 2015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车,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2016年,南部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响应《意见》号召,主动向县委县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及省公路局请缨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活动。 在南部这个以方位命名的地处浅丘的农业大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无论是财力还是物力等资源都极度贫乏,其创建难度不言而喻。南部交通人在主动请缨的同时,就已经下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不干则已,干则必成,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通过近两年时间的艰苦奋战,创建活动终于取得圆满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南部交通人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资料,涉及勘察可研、规划设计、线路优化调整、工程施工质量进度、管养机制建立完善、农村客车运营管理、安全防护措施等方方面面。这些档案资料不仅承载着所有交通人的心血与汗水,同时承载着一段难以磨灭的农村公路建设历史,特别是其中包含的不同路域环境的勘察数据、水文资料、环保参数、技术规范指标等等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历史借鉴意义。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资料是交通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管理现状 创建活动的成功鼓舞了人心,提振了精神,但创建活动结束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却在繁琐的日常工作压力下渐次反映出诸多的不足。 (一)激情过后冷处理,无专业场所保存档案。因为办公场地紧张,档案室的建设严重滞后于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数量千余册(套)的“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因为保管场所的局限,在创建活动结束后即被堆在地下室里。建设“四好农村路”是一项利国利民、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惠民工程,也是拉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大引擎。同时,县交通运输局在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活动之初,即已确定了“建设脱贫奔小康路”“建设精品放心路”“建设人民满意路”的创建目标。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理由不保管好、管理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资料,留存这一份心血,保存这一段历史,何况这些档案还有更多的可资借鉴的利用价值。 (二)缺乏专业人员分析提练档案中的现实指导意义与可资借鉴的利用价值。“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涉及不同路域环境的勘察数据、水文资料、环保参数、技术指标,同时涉及勘察可研、规划设计、线路优化、工程施工质量进度、管养机制、农村客车运营管理、安全防护措施等不同方面的技术数据与相关参数规范,这些数据都是能够作为参考和再次利用的经验结晶。在创建中取得的施工技术处理经验、现场机械和人员调度经验、材料级配和拌合经验等等,无论是在以后相同类似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作参考,还是在公路运行过程中需要维护管养作参考,这些数据都具有极高的参考利用价值。但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结构配置问题,决定了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分析和提练。数据是支撑,经验是总结。这些由无数交通人经历两年奋战凝聚而成的“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理应成为交通建设持续发力的强而有力的基石。如果把这些可资利用的数据、经验进行系统性研究、提炼、总结,既有利于以后的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也有利于以后的公路维护管养,特别是在水毁工程、应急抢险工程施工过程中更是具有极大的可资借鉴的利用价值。 (三)档案管理技术严重滞后,未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优势。创建活动是契机,带动并助力发展是根本。通过“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活动,该县交通运输局积极争取各级主管部门支持资金和地方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在短短两三年内即建成通组(村民小组)路和入户路2600多公里,完成村道公路加宽1300多公里。成功辐射和带动发展晚熟柑橘、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园30多万亩,带动发展田园村庄50多个、特色小镇10个、农业主题公园25个;完成县、乡(镇)、村、群众代表、专业机构“农村公路建设五级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养护、管理、监督“三位一体”的县乡(镇)村三级道路管理体系。为130万南部人民及73个乡镇(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助推该县全面脱贫奔小康、持续发力乡村振兴事业作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因此,档案管理的作用特别是如何充分发挥可资借鉴的利用价值,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就成了极具创新意义的课题。 充分发挥优势,助推农村公路建设 (一)重视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知微见著,见著也能知微。“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功,不是一个部门更不是哪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也不是通过短时间努力就能完成的。“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功,其前期的资金、物资、人员、机械、群众发动等工作,交通人已经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和铺垫,创建过程中的跋山涉水、霜雪酷暑、艰难困苦,都让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太多的心酸。因此,无论办公场地如何紧张,也应该有“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的存身之地。同时,在确保专业场地保管的前提下,更加需要相关经费预算支持,投入相应的电脑、复印机、扫描器材等设备,不但要做到纸质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还要及时扫描或采用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妥善保存,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电子档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科学设置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补齐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短板。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能够有效促进人才引进和流动,形成良性竞争。交通建设行业在工程领域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较为大气大方,而在综合类及“冷门”专业岗位的设置和人员配置方面却较为“抠门”和吝啬。因此,交通建设行业要在这方面积极引进档案专业技术人才,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 (三)运用现代信息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的信息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查阅方便、传播快捷是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对信息传播提出的新要求。档案资料的检索、查询等工作,也应紧跟现代信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探索先进的档案管理应用技术,并将其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如何才能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在更大范围、更大区域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数字化技术,利用相关微网等平台,吸引更多的友邻县市区的交通建设部门前来调研学习,从而将“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成功创建经验、先进的技术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将“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档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为实施乡村振兴、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交通人应有的更大贡献。 □杜伟(作者单位:四川省南部县交通工程试验检测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