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近日,重庆市江北教育矫治所在戒毒人员中开展“我的戒毒故事”征文活动,本报以专栏形式对其中的部分征文进行刊载,希望通过这些戒毒人员的亲身经历,让更多人了解毒品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从而增强防毒、拒毒意识。 我叫李郴,今年2月4日被公安机关送入江北教育矫治所,在民警耐心教育与指导下,我慢慢清醒过来,回忆起过往的荒唐行径,后悔莫及,也希望用我的故事让更多人引以为戒。 1980年10月,我出生于重庆市渝北区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是农民,为了让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拼命挣钱,虽然父母对我少于管教,但我从小一直保持着自觉、上进,直到中学毕业,我都还是一个健康有为,有志向的青年,有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和抱负。进入社会后,经过多年的打拼,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家庭,并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在父母眼中,我就是他们的骄傲。 记得那是多年前一个深秋的夜晚,当时因为一些家庭琐事,我与妻子发生了激烈争吵,一气之下,我跑外面散心,夜晚的街道显得格外冷清,我一个人走在路上,越走心越乱,于是我打电话约上了几个人到朋友家打麻将解闷。 这次与平时不同的是,朋友带来了两个我不认识的人。不知道那天我是心情的原因,还是运气的问题,我一直输钱,整个人格外烦躁。连打几个哈欠后,我看了看表,顺手推翻了面前的麻将:“不打了,我要回家睡觉去了”。正准备离开的时候,那两个不认识的人拉住我说:“哥,输了这么多钱,就走了吗?”“哎!心情不好,想睡觉了。”我回头望了望拉住我的人说道。其中一人说:“心情不好,想睡觉还不好办啊!我这里有好东西,保证让你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我怀疑地望着他:“什么好东西,这么神奇?”他说:“你跟我来。” 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了,可能是好奇,也有可能是心情不好的原因,我居然没有考虑就跟着他来到了另外一个房间。 房间里,昏暗的灯光下弥漫着一股奇怪的味道。我找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只见他从包里面拿出了一个矿泉水瓶、一把剪刀,还有打火机、锡纸、吸管等,做成一个简易的过滤壶,说道:“哥,来几口,保证让你心情畅快,精神百倍。”我茫然地看着他做完这一切,退了几步说:“你这不是吸毒吧?”此时他并没有搭理我的话,只是狠狠地吸了一大口,对着天花板吐出了一大口浓浓的白色烟雾,回过头漫不经心地望着我说:“哥,你不懂,这是一种兴奋剂,可以让人一下子就清醒!”带着好奇和疑惑,我学着他的样子吸了一口,只觉得全身的毛孔迅速张开了,脑子一遍空白…… 我迷上了这种感觉,经常和他在一起“溜冰”。在冰毒的诱惑下,我再也无暇打理自己的生意,心里只想着“溜冰”带来的快感,顾客来了也无心搭理,渐渐的,生意一落千丈。父母和妻子看到我的变化,多次找我谈心,我嘴上应付着,心里却想着下一顿毒品去哪里找寻。发展到后来,整个家在我心中变得不重要了,甚至儿子的学习、冷暖我也不关心了,和妻子吵架的次数也逐渐增多,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妻子和孩子在家愁容满面,我却整天只顾着和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在一起赌钱、“溜冰”。 这样的糜烂生活一次次伤透了亲人的心,也让身边真正的朋友渐渐疏远了我,直到家庭支离破碎、穷困潦倒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虽然心里明白,但就是摆脱不了毒品的控制,很多次下决心要戒毒,但却始终沉湎于其中,直到最终走进了江北教育矫治所的大门。 如今,我在江北教育矫治所生活了近一年了,回想以往的种种,我觉得我的人生显得是那样的荒唐,毒品让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那种亲人远离的痛苦无法用言语表达,我要用真诚的悔悟让世人明白得与失,前车之鉴,以我为戒!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姓名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