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人民主体地位深化法治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如何做好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公安机关如何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作用,更好地将公安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是公安民警面临的一大课题,只有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自身建设,端正公安民警执法思想,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真正做到严格公正执法,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怎样才能做到严格、公正执法,通过理解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公安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当前影响公正执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严格、公正执法谈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并提出相应对策。 执法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职责,严格依法办事是对各项公安工作普遍和基本的要求。《人民警察法》明文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是各项公安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点,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能否做到公正执法,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成败。但是,由公安机关的根本职责所决定,公安工作实现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根本途径还得靠严格公正执法。实践证明,一个地方公安工作的人民满意度主要是看日常公安执法工作,特别是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人心,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意见最大、最集中的就是执法问题。我们每个公安民警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执法权,如不正确加以运用,就有可能会伤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公安民警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有的民警在查处某些事件时,方法简单,态度不够冷静;有的民警缺乏法律知识、法治观念淡薄,导致执法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对人民群众的报案、求助冷、硬、横、卡、推诿、拖延等。只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公正执法。 切实重视执法工作,澄清错误认识,端正执法思想。切实重视严格公正执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讲话中,要切实摆上重要日程,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实际行动中。 一是要正确认识并始终坚持公安工作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和对法律负责。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法律是党的政策的规范化、定型化,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公安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执法机关,对法律负责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对法律的负责上。人民警察是执法者,职业道德要求民警在执法时,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要严肃用权,谨慎用权,绝不能滥用手中的职权;要有强烈的法治观念,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识,正确运用法律武器,对自己的约束要严格,执行任务时要严格公正办事,在处理治安和刑事案件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处罚规定来办理,既不能随意减轻或放宽,也不能随意加重或从严。二是在执法工作中既要依法严厉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又要树立人权意识,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重打击、轻保护和重实体、轻程序现象存在的根本思想问题是一些公安民警以执法者自居,以管理者自居,违反法定程序,决不能以种种理由为借口,忽视人权,漠视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三是公安民警既要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又要自觉接受监督。当前,导致公安机关执法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不力,一些民警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其结果是既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威信,又伤害了执法民警自己。因此,广大公安民警一定要认识到执法监督的重要性,克服特权思想,积极支持并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认真做好法律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民警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确保执法公正。加大对不同岗位的执法民警进行法律知识培训,特别是对新的司法解释,使广大民警适应当前执法工作对自身法律素质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质。 进一步完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保障执法公正取得实效。要深入贯彻落实《公安机关监督条例》《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等监督制度,切实发挥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作用。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加强对执法监督工作的领导,维护监督部门的权威,不断健全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责任考核评估办法,积极推进执法公正的进程。 必须严明执法纪律,确保警令畅通。只有严格执法纪律,才能确保执法办案工作中的警令畅通,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树立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和良好形象。 □ 徐洪(作者单位 丰都县公安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