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 纠纷“一地解决”

时间: 2021-12-2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322

  12月15日,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重庆市荣昌区被授予“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近年来,荣昌区整合资源、多方联动,通过建立便民纠纷解决中心,打造“新风小院”等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化相结合,实现了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一地解决”的社会氛围。全区信访总量连续9年下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整合资源

  矛盾纠纷化解“只跑一地”

  记者在荣昌便民纠纷解决中心看到,该中心分别设立了家庭、医疗、征地拆迁、物业等36个调解室,调解员正在为群众现场调解矛盾纠纷。据了解,这是荣昌区为进一步方便群众“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在原有综调处基础上新建的便民纠纷解决中心。

  据了解,荣昌区在区级、镇街、村社和网格分级建立矛盾纠纷便民纠纷解决中心(站、室、点),实现了1个区级平台、21个镇(街道)、156个村(社区)、1454个网格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化解纠纷32611件,为群众节约诉讼费7000万余元,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为99.2%。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司法改革典型案例”,并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课题研究。

  创新模式

  “新风小院”促进乡村自治

  荣昌区创新建立“新风小院”,它既是乡村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乡村治理的最高目标。以10~20户农家院落为单元形成“小院”,开设“小院讲堂”,推选党员任小院院长,并由3~5名党员或乡贤组成小院理事会,负责党的理论传播、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律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每月定期组织开展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科技、讲健康、讲典型、讲变化的“七讲”文明实践活动。同时,通过设立院规、红黑榜等,促进小院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

  “小院的管家小院选,小院的事情小院办,实现乡村治理由‘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荣昌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治理单元由过去的村民小组调整为10至20户传统院落,大大缩小了乡村治理半径,提高了治理精度、提升了治理效能。

  截至目前,荣昌区共有598个设立了“小院讲堂”的院落加入到创建队伍中,已有112个通过“新风小院”验收,其中以“自治”为主题的21个,以“法治”为主题的23个,以“德治”为主题的5个,以产业发展、文明村风等为主题的63个。

  智能护航

  “平安卫士”智能化治理保障安全

  “平安卫士”是将村民家的户外监控同公安派出所、村联防联控平台联通,让村民“看家护院、看老护幼、看塘守地”不用愁。截至目前,荣昌区采取政府主导、群众自建、公安联网、企业运维的方式,引导群众安装“平安卫士”监控近4万个,建成镇、村联防联控平台169个,覆盖12万余人。解决群众看家护院、看老护幼、看塘守地的难点和痛点问题。

  政府还创新开发“平安家园”手机APP报警救助平台,将相邻20户左右村民及村社干部、医生、民警编为一组,实现紧急情况拨打“6995”一键报警求助,发动引导村民自觉投入到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形成“治安联防、警民互动、邻里互助、生产互帮”的共治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居民近10万人参与到“平安家园”共建当中,在家农户覆盖率达70%,较好地契合了农村群众保障自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内在要求,有效遏制违法犯罪行为。

记者 叶惠娟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创新社会治理 纠纷“一地解决”

  12月15日,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重庆市荣昌区被授予“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近年来,荣昌区整合资源、多方联动,通过建立便民纠纷解决中心,打造“新风小院”等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化相结合,实现了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一地解决”的社会氛围。全区信访总量连续9年下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整合资源

  矛盾纠纷化解“只跑一地”

  记者在荣昌便民纠纷解决中心看到,该中心分别设立了家庭、医疗、征地拆迁、物业等36个调解室,调解员正在为群众现场调解矛盾纠纷。据了解,这是荣昌区为进一步方便群众“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在原有综调处基础上新建的便民纠纷解决中心。

  据了解,荣昌区在区级、镇街、村社和网格分级建立矛盾纠纷便民纠纷解决中心(站、室、点),实现了1个区级平台、21个镇(街道)、156个村(社区)、1454个网格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化解纠纷32611件,为群众节约诉讼费7000万余元,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为99.2%。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司法改革典型案例”,并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课题研究。

  创新模式

  “新风小院”促进乡村自治

  荣昌区创新建立“新风小院”,它既是乡村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乡村治理的最高目标。以10~20户农家院落为单元形成“小院”,开设“小院讲堂”,推选党员任小院院长,并由3~5名党员或乡贤组成小院理事会,负责党的理论传播、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律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每月定期组织开展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科技、讲健康、讲典型、讲变化的“七讲”文明实践活动。同时,通过设立院规、红黑榜等,促进小院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

  “小院的管家小院选,小院的事情小院办,实现乡村治理由‘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荣昌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治理单元由过去的村民小组调整为10至20户传统院落,大大缩小了乡村治理半径,提高了治理精度、提升了治理效能。

  截至目前,荣昌区共有598个设立了“小院讲堂”的院落加入到创建队伍中,已有112个通过“新风小院”验收,其中以“自治”为主题的21个,以“法治”为主题的23个,以“德治”为主题的5个,以产业发展、文明村风等为主题的63个。

  智能护航

  “平安卫士”智能化治理保障安全

  “平安卫士”是将村民家的户外监控同公安派出所、村联防联控平台联通,让村民“看家护院、看老护幼、看塘守地”不用愁。截至目前,荣昌区采取政府主导、群众自建、公安联网、企业运维的方式,引导群众安装“平安卫士”监控近4万个,建成镇、村联防联控平台169个,覆盖12万余人。解决群众看家护院、看老护幼、看塘守地的难点和痛点问题。

  政府还创新开发“平安家园”手机APP报警救助平台,将相邻20户左右村民及村社干部、医生、民警编为一组,实现紧急情况拨打“6995”一键报警求助,发动引导村民自觉投入到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形成“治安联防、警民互动、邻里互助、生产互帮”的共治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居民近10万人参与到“平安家园”共建当中,在家农户覆盖率达70%,较好地契合了农村群众保障自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内在要求,有效遏制违法犯罪行为。

记者 叶惠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