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站在2021年的尾巴上,我们不禁思考,这一年失去或者获得了什么?请您与重庆法治报的记者一起打开属于新闻媒体人的2021记忆,见证、经历、参与他们这一年的工作,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历经苦难,方知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记录当下,接续奋斗未来可期。
一晃眼2021年已经临近尾声,不知不觉,我在新闻这条路上已经走过13个年头。 新闻这条路,对我来说注定是条长跑的路,2021年更有着特殊意义的——这一年,我勇敢地改变了自己的新闻战地,从一名社会新闻记者转型为一名法治新闻记者,踏上新的跑道,站在了新的起点。 对于一个已经在新闻战线摸爬滚打10余年的老记者来说,各种类型的新闻题材自认为都能轻车熟路的完成,来到新的战地——重庆法治报,工作却并没有像我预计的那样按部就班。一次,晚上9点多还接到编辑部门电话,被告知我把“xx区委政法委”写成了“xx区政法委”虽然一字之差但是属于重大错误。我这才意识到平时喜欢用口语化的社会新闻写作习惯,到了这里是大忌。对于法治新闻来说,需要语句表达更加严谨精准,特别是涉及到各种法律法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另一次采写一篇关于民事诉讼案件的过程中,我深知法院判决书是非常严谨的,所以非常认真阅读。在判决书中我看到有一个名词“第三人”对于这个人设在案件中到底是属于什么位置。我开始翻阅资料咨询法院专业人士等,最终弄明白后才顺利完成了整个稿件的采写。虽然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但是新闻行业里,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新”的事件,我们记者必须随时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对应写好365天不重样的新闻稿件。在一次采访中,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发放资料为社区居民普法,我默默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放进包里,至今坚持每天睡前都要翻阅熟记,为自己的法律知识查漏补缺。 “学到老活到老”并不是什么新的话题,对传媒行业来说有着全新的意义,记者不仅要储备更多的知识量,涉及各行各业,还要随时绷紧一根弦,注意社会热点,抓住新的趋势。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媒业态的更新,知识迭代的加快,这都是需要记者保持终身学习的原因。 “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的。”法治新闻为我打开了一片需要探索的新领域。即将到来的2022年,我将继续保持这份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和好奇,加快学习的脚步,不断提高自己,执着坚守在新闻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记者 叶惠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