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天侦破非法集资案 细腻“大汉”让“职业投资人”浮出水面

时间: 2022-05-1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695

  “你年龄比我大,阅历比我丰富,做错了事就要承担,你不懂这个道理吗?”5月12日,南岸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办公室里,案侦民警王哲和一名犯罪嫌疑人通话时严厉说道。

  近日,王哲参与侦办的重庆某科技有限公司集资诈骗案进入收尾阶段,目前已判决8人,查扣冻涉案财物价值1500余万元。案件侦办过程中,本着“不放过一个有罪之人”的精神,王哲不断深挖、艰难求证,最终让在非法集资平台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职业投资人”得到应有惩罚。

  38天侦破非法集资案

  今年37岁的王哲,从警前是武汉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老师,2011年成为警察后,一直从事案侦工作,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谈起王哲,同事们都称他“脑子灵活”“办案有一套”。这个来自山东的“大汉”,在办案时有自己细腻的一面。

  重庆某科技有限公司集资诈骗案出现端倪时,正值2020元旦放假之际。平台突然关闭,每日数百名群众通过电话或到现场报案。报案人个个心急,王哲同样心急:早一天立案,就能及时阻断更多损失,就能够追回更多的钱。

  为了能早日破案,王哲和同事们迅速询问制作了20余份集资参与人的笔录,提取相关的宣传资料、微信截图等涉案资料300余页,并在立案当日上午就研判出该平台的投资及返利模式。

  投资人以超出市场价十倍的价格从该平台购买商品后,可以折扣价再购买两件商品并在该平台上以原价“寄卖”,实现获利。该团伙以“寄卖”方式来规避法律风险,因此该案是否为个案、案件如何定性成为专案组面临的主要问题。

  王哲提出由司法鉴定机构对平台后台程序代码进行鉴定,以确定平台是否“真寄卖”,是否存在“自动到期返本付息”。果然,经鉴定,该平台所谓的“寄卖”是伪装,为该案定性为集资诈骗提供了关键性证据,确定了案件侦办方向。

  2020年2月13日,以赵某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被南岸区检察院以涉嫌集资诈骗罪批准逮捕。从立案到逮捕只用了38天,这是南岸区公安分局在处置涉众领域自侦案件中,第一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受案、定性、抓捕、逮捕工作。

  将“职业投资人”逮捕归案

  在日常案件侦办过程中,王哲将单独的案件串联在一起研判,并细心地发现有一群“职业投资人”长期混迹在各类非法集资平台,拥有大量会员和丰富的宣传经验,在平台上线初期积极投资或推广,在平台崩盘或跑路前及时撤出,对平台的传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重庆某科技有限公司集资诈骗一案中,85后宝妈唐某进入了王哲的视野。因长期在家带孩子,空闲时间较多,唐某曾参与过“云联惠”“善心会”“优莱商城”“宠物街”等非法集资项目,长期的资金盘经历让她结识了一群“职业投资人”,彼此在微信群联系,有新的“投资项目”上线时,便相约积极去推广。

  “这一类人是我最痛恨的,正是因为‘职业投资人’的存在,非法集资的资金盘才能疯狂生长,导致众多人被骗。”通过整理报案人提供的线索,王哲发现该案的参与者大部分是受唐某及其下线的宣传和邀请而来。

  与同事一起奔赴广东揭阳将唐某抓捕归案时,王哲发现唐某有4部手机,多个微信号,每个微信号都加入了大量的投资群。唐某与该案“操盘手”的结识源于另一个非法集资项目。在大量证据面前,唐某最终被认定为共犯。

  侦办案件之余,王哲对互联网非法集资案件中涌现的“职业投资人”现象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撰写论文《浅析互联网非法集资案件中“职业投资人”现象》,探讨了对该类人群的打击与防范,并在市公安局警察协会论坛发表,为该类案件的侦破工作提供了借鉴。

  他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办案过程中,王哲和同事们对平台后台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资金账户进行穿透式摸排,发现两起涉嫌洗钱的犯罪行为,并将两名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这两起洗钱犯罪的破获,不仅维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更是实现了洗钱犯罪案件侦破的首次突破。

  南岸区公安分局先后在2020年“重庆市惩治洗钱犯罪工作推进会”、2021年“重庆市反洗钱工作联席会议”上,作为先进代表介绍办案经验。同时,该案因侦办迅速、打击全面等特点,在参加全市公安系统首届“重庆经侦实战大练兵暨‘论剑2020’数据化情报导侦大比武”中,获得了总决赛第三名、涉众经济犯罪领域第一名、总决赛集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使南岸经侦成为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领域的一张新名片。

  该案在移送起诉嫌疑人时,王哲将涉案财物所有证据单独装卷,制作资产卷,以便法官判决;在法官起草判决书时,他提醒法官将涉案财物一一写入判决中,为法院执行局裁定执行提供依据……从立案到判决,再到涉案财物移交仅用了2年时间,且无一件物品遗留。

  “我不是科班出身,办案的时候就要更多动脑去想,把每个细节想清楚、想细致。”王哲说,刚从事案侦工作时完全是一个“小白”,遇到案子就只能去请教师傅,拉着同事讨论,自己去网上查找资料。

  “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非常喜欢去网上查找资料。”王哲笑着说,不是专业出身,那就更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

  从警11年,王哲从一窍不通的“小白”,成长为同事信任的伙伴,群众信赖的警官。他先后破获经侦案件30余起,追诉犯罪嫌疑人50余人。

  “如果回到11年前,让我重新选择职业,我还是会从警,虽然放弃了寒暑假,但人生展露出了更多的价值和精彩。”王哲坚定地说,穿上了警服,就担上了责任,成了经侦人,就要时刻保护好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记者 饶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38天侦破非法集资案 细腻“大汉”让“职业投资人”浮出水面

  “你年龄比我大,阅历比我丰富,做错了事就要承担,你不懂这个道理吗?”5月12日,南岸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办公室里,案侦民警王哲和一名犯罪嫌疑人通话时严厉说道。

  近日,王哲参与侦办的重庆某科技有限公司集资诈骗案进入收尾阶段,目前已判决8人,查扣冻涉案财物价值1500余万元。案件侦办过程中,本着“不放过一个有罪之人”的精神,王哲不断深挖、艰难求证,最终让在非法集资平台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职业投资人”得到应有惩罚。

  38天侦破非法集资案

  今年37岁的王哲,从警前是武汉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老师,2011年成为警察后,一直从事案侦工作,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谈起王哲,同事们都称他“脑子灵活”“办案有一套”。这个来自山东的“大汉”,在办案时有自己细腻的一面。

  重庆某科技有限公司集资诈骗案出现端倪时,正值2020元旦放假之际。平台突然关闭,每日数百名群众通过电话或到现场报案。报案人个个心急,王哲同样心急:早一天立案,就能及时阻断更多损失,就能够追回更多的钱。

  为了能早日破案,王哲和同事们迅速询问制作了20余份集资参与人的笔录,提取相关的宣传资料、微信截图等涉案资料300余页,并在立案当日上午就研判出该平台的投资及返利模式。

  投资人以超出市场价十倍的价格从该平台购买商品后,可以折扣价再购买两件商品并在该平台上以原价“寄卖”,实现获利。该团伙以“寄卖”方式来规避法律风险,因此该案是否为个案、案件如何定性成为专案组面临的主要问题。

  王哲提出由司法鉴定机构对平台后台程序代码进行鉴定,以确定平台是否“真寄卖”,是否存在“自动到期返本付息”。果然,经鉴定,该平台所谓的“寄卖”是伪装,为该案定性为集资诈骗提供了关键性证据,确定了案件侦办方向。

  2020年2月13日,以赵某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被南岸区检察院以涉嫌集资诈骗罪批准逮捕。从立案到逮捕只用了38天,这是南岸区公安分局在处置涉众领域自侦案件中,第一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受案、定性、抓捕、逮捕工作。

  将“职业投资人”逮捕归案

  在日常案件侦办过程中,王哲将单独的案件串联在一起研判,并细心地发现有一群“职业投资人”长期混迹在各类非法集资平台,拥有大量会员和丰富的宣传经验,在平台上线初期积极投资或推广,在平台崩盘或跑路前及时撤出,对平台的传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重庆某科技有限公司集资诈骗一案中,85后宝妈唐某进入了王哲的视野。因长期在家带孩子,空闲时间较多,唐某曾参与过“云联惠”“善心会”“优莱商城”“宠物街”等非法集资项目,长期的资金盘经历让她结识了一群“职业投资人”,彼此在微信群联系,有新的“投资项目”上线时,便相约积极去推广。

  “这一类人是我最痛恨的,正是因为‘职业投资人’的存在,非法集资的资金盘才能疯狂生长,导致众多人被骗。”通过整理报案人提供的线索,王哲发现该案的参与者大部分是受唐某及其下线的宣传和邀请而来。

  与同事一起奔赴广东揭阳将唐某抓捕归案时,王哲发现唐某有4部手机,多个微信号,每个微信号都加入了大量的投资群。唐某与该案“操盘手”的结识源于另一个非法集资项目。在大量证据面前,唐某最终被认定为共犯。

  侦办案件之余,王哲对互联网非法集资案件中涌现的“职业投资人”现象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撰写论文《浅析互联网非法集资案件中“职业投资人”现象》,探讨了对该类人群的打击与防范,并在市公安局警察协会论坛发表,为该类案件的侦破工作提供了借鉴。

  他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办案过程中,王哲和同事们对平台后台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资金账户进行穿透式摸排,发现两起涉嫌洗钱的犯罪行为,并将两名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这两起洗钱犯罪的破获,不仅维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更是实现了洗钱犯罪案件侦破的首次突破。

  南岸区公安分局先后在2020年“重庆市惩治洗钱犯罪工作推进会”、2021年“重庆市反洗钱工作联席会议”上,作为先进代表介绍办案经验。同时,该案因侦办迅速、打击全面等特点,在参加全市公安系统首届“重庆经侦实战大练兵暨‘论剑2020’数据化情报导侦大比武”中,获得了总决赛第三名、涉众经济犯罪领域第一名、总决赛集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使南岸经侦成为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领域的一张新名片。

  该案在移送起诉嫌疑人时,王哲将涉案财物所有证据单独装卷,制作资产卷,以便法官判决;在法官起草判决书时,他提醒法官将涉案财物一一写入判决中,为法院执行局裁定执行提供依据……从立案到判决,再到涉案财物移交仅用了2年时间,且无一件物品遗留。

  “我不是科班出身,办案的时候就要更多动脑去想,把每个细节想清楚、想细致。”王哲说,刚从事案侦工作时完全是一个“小白”,遇到案子就只能去请教师傅,拉着同事讨论,自己去网上查找资料。

  “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非常喜欢去网上查找资料。”王哲笑着说,不是专业出身,那就更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

  从警11年,王哲从一窍不通的“小白”,成长为同事信任的伙伴,群众信赖的警官。他先后破获经侦案件30余起,追诉犯罪嫌疑人50余人。

  “如果回到11年前,让我重新选择职业,我还是会从警,虽然放弃了寒暑假,但人生展露出了更多的价值和精彩。”王哲坚定地说,穿上了警服,就担上了责任,成了经侦人,就要时刻保护好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记者 饶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