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身边就有着生长在不同时代、扎根在不同岗位的党员,他们身上,有着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他们的言行,正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诠释。 我那出生于1930年的爷爷是名老党员,退休前是老家医院的院长,医术高明、温文尔雅,对待病患周到细致,很是受人尊敬。但就是这样一个温和的院长,对我父亲,也就是他亲生儿子,却尤其严苛。 父亲高中一毕业,爷爷不顾奶奶反对,把他送到海军工兵团工程连服役,主要工作任务就是穿着水手服去海边“抬土”“挑沙”“搬砖”。由于实在太苦,年轻的父亲先后写了8封信回家,求爷爷想办法让自己提前退伍,爷爷始终不为所动。终于等到服役期满,父亲退伍回家却只待了三十几天,又被爷爷送到离家800多公里的甘孜州当知青,这一当又是4年。的确,那是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父亲的7年青春就这样被硬生生钉在了最艰苦最偏僻的地方。 回城后,父亲以为能顺理成章地靠着爷爷的地位到老家医院任职,结果爷爷却严词拒绝,让父亲参加县里的岗位选拔考试,最后去一个偏远乡镇当了老师。 每次家族聚会,借着酒劲,父亲也会发发牢骚:“这辈子,我没有沾到这个‘院长父亲’一点光。”奶奶心疼儿子,骂爷爷不近人情,爷爷却说:“我是党员,是院长,我给我儿子走人情开后门行方便,别人怎么看我这个党员,怎么看我这个院长?我儿子不靠自己打拼,将来无论干什么都立不住、走不远!” 后来,历经生活磨砺的父亲,终于明白了爷爷的“不近人情”。这种“不近人情”是对守大义的坚定抉择,诠释了一位老党员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人格魅力,彰显了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志气、勇气、骨气。 我的岳父是70后,是一个偏远村的村主任。他没啥文化,也没系统接受过义务教育,但他办事靠谱,邻里乡亲都信任他、尊重他。岳父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村里通场镇的路还没修好,县里拨的树苗到了还没卸货,河坝小公园的护栏又该补刷油漆了,独居老人老张家的电灯又不亮了…… 每次我们去看他,他要么提着黑皮包去乡里开会,要么戴着草帽搭着汗巾在田里松土,要么拿着大蒲扇在村民家里聊天唠嗑,要么光着膀子在村口劝架……我们都劝他别太辛苦,注意节奏、注重养生,村主任当不当也没啥,到城里来跟着儿女享清福不香吗?他不以为然:“我喝茶转路遛狗去了,这些事谁做?我是党员,选我当村主任,不是选我到这个位置上养生的! 后来岳父积劳成疾,因病离世,700多名乡亲自发前来吊唁。整理遗物时,病床边的小本子里密密麻麻记着他还没有做完的工作:路还有多少米没修,树苗还有多少棵没种,路灯还有多少盏没装……从这个本子里,我读到了一位普通党员干部的为民初心,读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读到了履职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 在一次读书分享会上,我认识了一位在海事部门工作的90后朋友。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出现最多的元素是党徽、信封和荣誉证书。在她入党当天,她朋友圈的内容是她父亲给她的叮嘱:“组织上入党是一时的事,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你要谨记,从今天开始,你每年有两个生日。”这样的朋友圈背后,是一位90后年轻干部真挚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对党的信仰信念信心。 同样是党员,我能不能像爷爷那样,义无反顾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样是党员,我能不能像岳父一样,放着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不享,甘愿守着那片故土?同样是党员,我能不能像那位海事部门的90后女孩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情真意切地表达自己对党的景仰、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组织的感恩?我不知道自己现在能不能做到,但我坚信以后一定能做到。 作为九千多万名党员中的一员,作为一名青年检察干警,唯有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融入新时代检察工作实践,不断强化砥砺奋进、勇于拼搏的决心勇气,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的工作业绩,才能真正不负韶华,不负新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 缪斯瑞(作者单位:市检察院第五分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