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梦缘起

时间: 2022-07-2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232

  ◎ 周宇恒

  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同样生长在红旗下,大家理想各不同。有人想当科学家、宇航员,有人想当老师、作家……或许在那个懵懂幼学之年,更多孩子对未来的展望都是“人云亦云”。然而,全班只有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军人。

  为何从小就有一个从军梦?倒不是受电视剧的影响,更何况在那会儿陕南偏僻的小镇上,也没法接受国防教育,完全是在父辈们耳濡目染的熏陶下萌生了这个梦想。

  当年,一同和父亲转业进单位的几名战友关系很铁,他们常常在我家里聊当兵往事。聊到尽兴之余,一名战友掀开衣服、露出伤疤,大喊一声:“看!这就是我在边境保卫国家的凭证!”

  战友们立刻举杯致敬,其余战友也要展示下身上的疤痕,我的父亲总说一句:“你们苦啊,是真苦!要是我上去了,就回不来了!”

  这样的战友聚会频次,短则一周,长则一月,我就坐在一旁听个稀奇。

  在千禧之年前夕,我记得那是一个沉重的聚会,战友们个个怒气冲冲,有说要“捐一年工资”的,也有说要“准备召回”的,但酒喝着、菜吃着,突然战友们都失声痛哭。

  那时的我,不了解国家大事,也不懂国际形势。只知道大家哭了,我也得扯着嗓子哭,我这边一哭,父亲的战友们都收敛起来哄我不哭。

  后来长大了,我渐渐懂得,军人铭刻在骨子里的印记是保家卫国。

  上中学的时候,遇到良师引导,逐渐喜欢上了读书,在经卷中领略到无数千年文人风骨,诸子百家、先贤达士纷至沓来,时常沉醉于诗词歌赋、风吟雅颂的情操无法自拔。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年龄,有许多闲暇瞬间都在思考人生的各种可能,当读到老子《道德经》“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这句话时,竟使我从军的理想出现了动摇。有那么几年,只要父母再提让我当兵,我总会十分叛逆地拒绝,我说:“个人命运不需要你们来做主!”不出意外,都会和他们大吵一架。

  巧合总是不可思议,但人生无处不巧合。思想上的转变,恰如开悟般醍醐灌顶,瞬间就判若两人。

  有一天,我打扫床下卫生,拉出几个玩具盒回忆童年,突然摸到一把匕首,勾起了我的回忆。

  记不清是几岁的年龄,路过小区工地旁的沙堆,涌起好奇心把手伸了进去,掏出一把沾满混凝土的匕首。洗干净后,发现刀柄正面刻着“自卫”,背面刻着“还击”。拿回家,父亲说:“这恐怕是老兵的匕首,留着吧。”

  仿若阔别、百感交集。在书中,我也查阅到这把匕首的秘密,它仅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批参战部队侦察兵所使用,这把匕首,或许凝结着某个老兵的忠魂、骨魄与血性。是啊,他们拿着微薄的津贴,放弃了“万元户”的诱惑,替未来的几辈人吃了苦,用青春血汗换回了大江南北的繁荣昌盛。

  那天,我忽然明白了,岁月静好需要无数军人牺牲奉献,这是兵之忠诚底色。

  快高考了,父亲也不再逼着我当兵,但给我讲了爷爷生前的一个故事。在豫南会战最艰苦的时候,官兵们打了三天三夜没合眼。战斗休整间隙,部队接到撤退命令,爷爷却因疲惫过度睡在了阵地上。一个连长呐喊:“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杀回去救营长!”硬是突破敌人封锁,把爷爷从阵地上掩护了回来。至今,那个连长的儿子跟我的父亲还是好朋友。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二爸专程来一趟我家,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大致意思就是让我当兵。临别之际,他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爷爷的生平碎片信息。我发觉,那是在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候,爷爷毅然决然从四川宜宾投笔从戎,随部队转战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又继续为地方建设作贡献直至去世,一名老兵铮铮风骨跃然纸上。

  那一刻,我领悟到,宝贵的家风要传承,军人的精神更要延续。

  大学毕业后,有幸来到重庆这片红岩热土服役,这里的英雄画卷如同珍宝璀璨生辉,整个家族引以为荣、引以为傲。或许,未来的路铺满了考验、挑战与挫折,但我相信,一个从小就有从军梦的人,保家卫国的初心不会变、牺牲奉献的底色不会变、赓续血脉的决心不会变!

  2022年7月,又到“八一”建军节前夕,父亲和战友们再次相聚。这一次,大家信心十足、底气十足,仿佛重回英姿勃发的年纪,自豪道:“祖国强大了!不会再受欺负了!”

  (作者服役于武警重庆总队)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从军梦缘起

  ◎ 周宇恒

  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同样生长在红旗下,大家理想各不同。有人想当科学家、宇航员,有人想当老师、作家……或许在那个懵懂幼学之年,更多孩子对未来的展望都是“人云亦云”。然而,全班只有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军人。

  为何从小就有一个从军梦?倒不是受电视剧的影响,更何况在那会儿陕南偏僻的小镇上,也没法接受国防教育,完全是在父辈们耳濡目染的熏陶下萌生了这个梦想。

  当年,一同和父亲转业进单位的几名战友关系很铁,他们常常在我家里聊当兵往事。聊到尽兴之余,一名战友掀开衣服、露出伤疤,大喊一声:“看!这就是我在边境保卫国家的凭证!”

  战友们立刻举杯致敬,其余战友也要展示下身上的疤痕,我的父亲总说一句:“你们苦啊,是真苦!要是我上去了,就回不来了!”

  这样的战友聚会频次,短则一周,长则一月,我就坐在一旁听个稀奇。

  在千禧之年前夕,我记得那是一个沉重的聚会,战友们个个怒气冲冲,有说要“捐一年工资”的,也有说要“准备召回”的,但酒喝着、菜吃着,突然战友们都失声痛哭。

  那时的我,不了解国家大事,也不懂国际形势。只知道大家哭了,我也得扯着嗓子哭,我这边一哭,父亲的战友们都收敛起来哄我不哭。

  后来长大了,我渐渐懂得,军人铭刻在骨子里的印记是保家卫国。

  上中学的时候,遇到良师引导,逐渐喜欢上了读书,在经卷中领略到无数千年文人风骨,诸子百家、先贤达士纷至沓来,时常沉醉于诗词歌赋、风吟雅颂的情操无法自拔。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年龄,有许多闲暇瞬间都在思考人生的各种可能,当读到老子《道德经》“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这句话时,竟使我从军的理想出现了动摇。有那么几年,只要父母再提让我当兵,我总会十分叛逆地拒绝,我说:“个人命运不需要你们来做主!”不出意外,都会和他们大吵一架。

  巧合总是不可思议,但人生无处不巧合。思想上的转变,恰如开悟般醍醐灌顶,瞬间就判若两人。

  有一天,我打扫床下卫生,拉出几个玩具盒回忆童年,突然摸到一把匕首,勾起了我的回忆。

  记不清是几岁的年龄,路过小区工地旁的沙堆,涌起好奇心把手伸了进去,掏出一把沾满混凝土的匕首。洗干净后,发现刀柄正面刻着“自卫”,背面刻着“还击”。拿回家,父亲说:“这恐怕是老兵的匕首,留着吧。”

  仿若阔别、百感交集。在书中,我也查阅到这把匕首的秘密,它仅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批参战部队侦察兵所使用,这把匕首,或许凝结着某个老兵的忠魂、骨魄与血性。是啊,他们拿着微薄的津贴,放弃了“万元户”的诱惑,替未来的几辈人吃了苦,用青春血汗换回了大江南北的繁荣昌盛。

  那天,我忽然明白了,岁月静好需要无数军人牺牲奉献,这是兵之忠诚底色。

  快高考了,父亲也不再逼着我当兵,但给我讲了爷爷生前的一个故事。在豫南会战最艰苦的时候,官兵们打了三天三夜没合眼。战斗休整间隙,部队接到撤退命令,爷爷却因疲惫过度睡在了阵地上。一个连长呐喊:“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杀回去救营长!”硬是突破敌人封锁,把爷爷从阵地上掩护了回来。至今,那个连长的儿子跟我的父亲还是好朋友。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二爸专程来一趟我家,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大致意思就是让我当兵。临别之际,他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爷爷的生平碎片信息。我发觉,那是在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候,爷爷毅然决然从四川宜宾投笔从戎,随部队转战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又继续为地方建设作贡献直至去世,一名老兵铮铮风骨跃然纸上。

  那一刻,我领悟到,宝贵的家风要传承,军人的精神更要延续。

  大学毕业后,有幸来到重庆这片红岩热土服役,这里的英雄画卷如同珍宝璀璨生辉,整个家族引以为荣、引以为傲。或许,未来的路铺满了考验、挑战与挫折,但我相信,一个从小就有从军梦的人,保家卫国的初心不会变、牺牲奉献的底色不会变、赓续血脉的决心不会变!

  2022年7月,又到“八一”建军节前夕,父亲和战友们再次相聚。这一次,大家信心十足、底气十足,仿佛重回英姿勃发的年纪,自豪道:“祖国强大了!不会再受欺负了!”

  (作者服役于武警重庆总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