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不放松,改革创新利民生 重庆公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时间: 2022-08-3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533

  本网讯(记者 李亚)8月29日,市公安局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通报称,2020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两年来,重庆公安聚焦“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狠抓平安建设不放松,不断改革创新,惠企利民,全市公安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狠抓平安建设不放松

  全市政治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程效介绍,全市公安机关始终聚焦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紧紧围绕“平安+满意”创建行动总目标,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和谐各项工作中,不断夯实平安建设根基,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393个派出所建立“驻所调解室”,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回访,积极推行人民调解与公安机关行政调解衔接工作,矛盾纠纷化解率保持在90%以上,6个派出所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专职保安配备率、封闭化管理率、“护学岗”设置率达100%。顺利完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调整,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综合排名全国第一。圆满完成各类重大安保任务,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获公安部集体一等功表彰。圆满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目标任务,深入打击治理“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领域突出犯罪,刑事案件、八类主要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

  狠抓改革创新不放松

  公安工作发展实现提档升级

  全市公安机关积极适应新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坚持以创新的理念、思路和举措,加快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法治化建设,实现了公安工作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创新研发“一标三实”APP和群众自主申报小程序,治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综合评价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推出交巡“执法通”,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一等奖,被推荐申报国务院政务信息化应用创新示范案例。全力推进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41个区县公安机关全部建成投用,建成使用率居全国前列。构建处警单元—基层所队—区县局—市局指挥中心的视频链路通道,实现接处警、受立案全要素网上记载、全流程网上运转、全内容网上可溯,全市公安交巡警支(大)队和945个派出所实现110接处警可视化全录入,经验在全国推广。深入开展执法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执法安全案事件同比下降80%,群众对受案立案综合满意率提升至99.46%。

  深入实施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派出所警力占区县局总警力的41.4%,社区民警占派出所总警力的40.6%,公安基层基础更加牢固。加强基础警务创新,全市203个25人以上派出所全面推行“一室两队”改革,建成全市办案区智能化管理系统、智能预警等7个板块,执法办案效能整体提升。

  狠抓惠企利民不放松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全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解民忧、护民利、保民安,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安全感达99.34%,公安队伍满意度、执法公信力测评得分96.47分、96.68分,均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我市公安机关推出的28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川渝通办”,“跨省通办”户口迁移12.5万人次,顺利试点新生儿入户“跨省通办”;创新实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安保联动机制、危险物品道路运输护送机制、中心城区高峰时段桥隧错峰通行,“警快办”平台与市政府“渝快办”和公安部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对接,371项线上业务“全程网办”253项,交管服务群众满意度达99.61%。

  市公安局紧密结合重庆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畅通物流运输10条便民惠企措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减成本增效益8条便民惠企措施”“提高涉企经济犯罪案件侦办效能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系列举措”等最新举措,从细从实优化营商环境,为稳住全市经济大盘贡献公安力量。

  在推进全民反诈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一体化推进、多部门联动,建立精准预警劝阻、行刑衔接全链条打击处理工作机制和镇街专兼职队伍,聚焦在校师生、老年人、财会人员等重点群体,把精准宣防、精准预警、精准劝阻贯穿始终,累计宣防潜在被害人680万余人次,电诈案件2021年6月首次出现拐点并保持下降,2021年追赃挽损额超过2020年的3倍,累计止付冻结63.21亿元、追赃返还3.5亿元;今年以来,打击治理跨境赌博抓获犯罪嫌疑人3800余名,查扣冻涉案资金、资产6.36亿元,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普遍赞誉。

  狠抓队伍建设不放松

  队伍整体素质形象明显提升

  程效介绍,全市公安机关牢牢把握党在新时代的建警治警方针,聚焦“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不断加强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作风形象持续向好。坚持以全警实战大练兵为抓手,以技能比武、执法实践等为平台,以规范执法、应急处突、警种协同等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与岗位练兵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实战练兵相结合等方式,持续狠抓各项教育训练落实。两年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组织各类培训6100余期,开展送教活动4500余场次,训练民警辅警31万余人次,队伍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经受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和抗击疫情等重大任务检验。

  与此同时,着力强化榜样引领,健全落实典型发现、选树、宣传、表彰一体化工作机制,持续抓好先进典型推树宣传工作。两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共1610个(次)集体、22189名(次)个人立功受奖,在今年5月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共有21个集体、31名个人受到表彰,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何巧、“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冯中成、“全国公安楷模”罗旦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真正让广大民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程效表示,全市公安机关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更加深入扎实地做好各项公安工作,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坚决扛起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重大政治责任,以优异成绩和良好形象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平安建设不放松,改革创新利民生 重庆公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本网讯(记者 李亚)8月29日,市公安局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通报称,2020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两年来,重庆公安聚焦“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狠抓平安建设不放松,不断改革创新,惠企利民,全市公安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狠抓平安建设不放松

  全市政治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程效介绍,全市公安机关始终聚焦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紧紧围绕“平安+满意”创建行动总目标,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和谐各项工作中,不断夯实平安建设根基,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393个派出所建立“驻所调解室”,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回访,积极推行人民调解与公安机关行政调解衔接工作,矛盾纠纷化解率保持在90%以上,6个派出所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专职保安配备率、封闭化管理率、“护学岗”设置率达100%。顺利完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调整,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综合排名全国第一。圆满完成各类重大安保任务,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获公安部集体一等功表彰。圆满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目标任务,深入打击治理“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领域突出犯罪,刑事案件、八类主要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

  狠抓改革创新不放松

  公安工作发展实现提档升级

  全市公安机关积极适应新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坚持以创新的理念、思路和举措,加快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法治化建设,实现了公安工作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创新研发“一标三实”APP和群众自主申报小程序,治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综合评价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推出交巡“执法通”,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一等奖,被推荐申报国务院政务信息化应用创新示范案例。全力推进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41个区县公安机关全部建成投用,建成使用率居全国前列。构建处警单元—基层所队—区县局—市局指挥中心的视频链路通道,实现接处警、受立案全要素网上记载、全流程网上运转、全内容网上可溯,全市公安交巡警支(大)队和945个派出所实现110接处警可视化全录入,经验在全国推广。深入开展执法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执法安全案事件同比下降80%,群众对受案立案综合满意率提升至99.46%。

  深入实施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派出所警力占区县局总警力的41.4%,社区民警占派出所总警力的40.6%,公安基层基础更加牢固。加强基础警务创新,全市203个25人以上派出所全面推行“一室两队”改革,建成全市办案区智能化管理系统、智能预警等7个板块,执法办案效能整体提升。

  狠抓惠企利民不放松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全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解民忧、护民利、保民安,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安全感达99.34%,公安队伍满意度、执法公信力测评得分96.47分、96.68分,均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我市公安机关推出的28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川渝通办”,“跨省通办”户口迁移12.5万人次,顺利试点新生儿入户“跨省通办”;创新实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安保联动机制、危险物品道路运输护送机制、中心城区高峰时段桥隧错峰通行,“警快办”平台与市政府“渝快办”和公安部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对接,371项线上业务“全程网办”253项,交管服务群众满意度达99.61%。

  市公安局紧密结合重庆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畅通物流运输10条便民惠企措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减成本增效益8条便民惠企措施”“提高涉企经济犯罪案件侦办效能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系列举措”等最新举措,从细从实优化营商环境,为稳住全市经济大盘贡献公安力量。

  在推进全民反诈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一体化推进、多部门联动,建立精准预警劝阻、行刑衔接全链条打击处理工作机制和镇街专兼职队伍,聚焦在校师生、老年人、财会人员等重点群体,把精准宣防、精准预警、精准劝阻贯穿始终,累计宣防潜在被害人680万余人次,电诈案件2021年6月首次出现拐点并保持下降,2021年追赃挽损额超过2020年的3倍,累计止付冻结63.21亿元、追赃返还3.5亿元;今年以来,打击治理跨境赌博抓获犯罪嫌疑人3800余名,查扣冻涉案资金、资产6.36亿元,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普遍赞誉。

  狠抓队伍建设不放松

  队伍整体素质形象明显提升

  程效介绍,全市公安机关牢牢把握党在新时代的建警治警方针,聚焦“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不断加强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作风形象持续向好。坚持以全警实战大练兵为抓手,以技能比武、执法实践等为平台,以规范执法、应急处突、警种协同等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与岗位练兵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实战练兵相结合等方式,持续狠抓各项教育训练落实。两年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组织各类培训6100余期,开展送教活动4500余场次,训练民警辅警31万余人次,队伍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经受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和抗击疫情等重大任务检验。

  与此同时,着力强化榜样引领,健全落实典型发现、选树、宣传、表彰一体化工作机制,持续抓好先进典型推树宣传工作。两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共1610个(次)集体、22189名(次)个人立功受奖,在今年5月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共有21个集体、31名个人受到表彰,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何巧、“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冯中成、“全国公安楷模”罗旦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真正让广大民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程效表示,全市公安机关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更加深入扎实地做好各项公安工作,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坚决扛起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重大政治责任,以优异成绩和良好形象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