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了《非遗观察(第一辑)》,该书以24个非遗项目为主线,展示了重庆、河南及上海地区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并茂挖掘非遗的内在价值,探究非遗保护和传播的方法。”9月1日,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李韧告诉记者,这是对西南政法大学“非遗与传播”团队默默坚持6年多来的总结。该团队成立6年多来,共有33位学生与他一道,采访记录非遗项目36项,只为同一个理念:唤醒沉睡的记忆,延续智慧的光芒。 谈到“非遗与传播”团队的诞生,曾是新华社记者的李韧说,2016年,一个新闻震惊了他,我国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已有250人去世,“人走技失”将导致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得到保护和传播。而学新闻传播的学生,也需要新闻实践来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能力,于是,2016年4月,李韧创办公益微信公众号“非遗与传播”,由此,该团队成立。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永燕告诉记者,最初,他们立足重庆主城,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作为第一个非遗项目采写。团队成员跟随川江号子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采访重庆轮渡公司的川江号子研究者、重庆人民路小学川江号子传承班的学生,探寻老船工和川江号子传习所成员,寻找并记录川江号子的故事。 踏上保护与传播非遗之路,该团队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念,陆续采写了重庆剪纸、巴渝木偶、川剧、走马镇民间故事、重庆漆器髹饰技艺等多项重庆本土非遗项目,并选取了其中的24项,编辑整理收纳到《非遗观察(第一辑)》中。 2021年6月,该团队前往贵州,调研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苗族刺绣技艺,同年10月,他们又去往了四川省隆昌市,采访非遗项目“双凤龙灯舞”的传承人,让这些非遗项目以特定的方式固化并传播。 该团队成员的努力没白费,其作品得到了社会的认同。2017年5月,许然、吴长飞和朱丽颖撰写的稿件《世界非遗重庆剪纸,精剪细刻下的巴渝文化》荣获“2017全国高校新闻扶持计划”深度报道类二等奖。2018年,徐硕撰写的《小河锣鼓的乡土悲歌》一文荣获《中国青年报》“全国高校新闻扶持计划”深度报道类一等奖。2021年10月,“成渝古驿道非遗之旅”项目获批“2021年度成渝地区十佳科普研学线路”,这也是此次唯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入选的科普研学项目。 为了扩大传播范围,增强传播效能,该团队并不停留在撰写文章、记录非遗故事上。他们独出心裁,线上线下并行,多平台和多手段相结合,多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与直播活动,如参与西政新闻传播学院和华龙网合作的《匠心》项目,受众近150余万人;2021年12月,在抖音平台开设账号“渝见非遗”,同步公众号内容和传承人技艺展示……所有这些付出,都为传播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6年多的时光中,从飘荡在峡江上的艺术绝唱“川江号子”,到承载着老一辈重庆人山城记忆的“吊脚楼”,再到千锤百炼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该团队组成人员主要为西政新闻传播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间或有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的非遗爱好者加入,截至目前,共采访和记录了36项非遗项目的生存现状及其传承人的故事。 记者 唐孝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