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赋能 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时间: 2022-10-2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295

  “一街镇一法官”“一乡镇一派出所”,检察官守护着美丽乡村,司法局送来法律服务……在彭水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途上,该县政法系统结合自身职能职责,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法治宣传进村

  法律服务上门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彭水县政法系统将工作触角延伸到乡村,延伸到村民家门口,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学习法律知识,享受法律服务。

彭水县法院利用巡回审判车直播“云庭审”,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资料图)

  彭水县法院针对该县地处武陵山区的实际,设置了5个乡镇法庭、36个巡回审判点,形成以人民法庭为支点,巡回审判站点为触角,辐射全县36个乡镇的“诉讼服务圈”,累计开展巡回审判92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起诉、应诉、旁听庭审。2021年以来,5个人民法庭共受理案件2759件,审结2656件,案件数量约占全院民事案件总数的35%。该院还依托“农忙法庭”“假日法庭”等品牌,抢抓春节、端午、中秋、春耕秋播等重要节点,深入田间地头、院坝院落,强化上门立案、实地勘察、巡回审理、就地调解等,方便群众诉讼。针对乡村地区交通不便的实际,大力推进人民法庭信息化深度应用,建成数字化审判法庭5个、“跨越庭审”系统2套、配备巡回审判包5个,推行简易、便捷的诉讼模式,依托“易诉平台”“云上共享法庭”审理案件115件,方便大山深处群众就近参加诉讼活动。

彭水县检察院组织检察官们在赶集日“摆摊设点”,开展法治宣传(资料图)

  彭水县检察院依托“莎姐”普法进乡村开展普法宣传30余次,运用真实案例、通俗语言细致讲解《民法典》等法律知识,惠及群众3万余人。依托“莎姐”普法进校园开展法治教育40余次,覆盖辖区内学校20余所、学生2万余人,强化乡村学生法治教育。积极开展反诈宣传20余次,发放资料10000余份,有效提升广大群众增强“反诈”意识,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

  彭水县公安局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留守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严厉打击性侵犯罪,大力开展反拐防拐宣传。广泛开展反诈宣传,以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提醒,最大限度提高人民群众识骗拒骗能力。针对农村易被骗人员开展电话劝阻的同时,由辖区派出所见面劝阻,并开展法治宣传。今年来,彭水县农村地区电诈案件138起,同比下降31.76%;损失538.46万元,同比下降27.64%。针对农村地区涉赌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排查清理各乡镇麻将馆、宾馆、茶楼等容易滋生聚众赌博的场所,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开展农村禁毒集中宣传活动40余场,发放宣传单、资料8万余份,循环播放禁毒公益宣传片8万余次,未发现违法种植行为。

  彭水县司法局大力推广应用“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平台”和“智能法律服务应用辅助平台”,延伸了公共法律服务“触角”,为群众提供“指尖”法律服务,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米”。全县所有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目前两个平台有25名村居法律顾问在线,用户达3.4万人,已为6200人次提供咨询服务。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40名讲师团成员将分期赴各乡镇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创建普法品牌《苗乡“法”声》广播普法栏目已制作16期,在“村村通”广播系统、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上同步播出。以国家安全教育、全民反诈为重点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共推播音视频30个,悬挂标语76幅,张贴海报500幅,推送信息45期,发送宣传短信340条。

  “法、检、公、司”协作

  多元化解纠纷

  彭水县政法系统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法、检、公、司”通力协作,积极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彭水县法院积极推进法庭与乡镇综治服务中心有效对接,发挥集约优势,利用“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邀请乡贤、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综治网格员等参与,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39件。

  彭水县检察院将促成和解作为案件的必经程序,通过“一把手”带头接访、进村入户走访调查、联合各方力量调解、公开听证等途径,对轻罪案件,围绕证据、事实、法律、刑事政策开展释法说理,促成犯罪嫌疑人及被害人双方自愿达成谅解协议,因刑事和解不诉率达22%,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彭水县公安局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全面收集掌握矛盾纠纷底数,逐一登记造册,逐一化解销号。今年来,累计列管矛盾纠纷3684起,其中成功化解3600起、移送其他部门29起、引导进入司法程序33起、继续调解22起。

  彭水县司法局指导全县39个乡镇(街道)配备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目前在职调解员3663人,指导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今年以来,乡村两级调委会共调解矛盾纠纷6425件,调解成功率达99.95%。

  干警驻村帮扶

  发展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如何帮助农村建立特色产业,如何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是彭水县政法系统常常思考的问题。

  彭水县法院围绕彭水做强生态高效农业的决策部署,制定出台《服务特色农业发展工作意见》,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主动深入食用菌、烤烟、白茶、苗药种植等高效农业区和专业合作社开展走访调研,梳理针对乡村企业的意见建议82条,“点对点”提供法律咨询和风险提示185次,开展法治宣讲40余场次,为农业增收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在春耕秋播时节,对季节性、涉政策性较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等易发涉农纠纷,开展就地办案、巡回办案,妥善审结案件64件,有力保障农业正常生产。

  彭水县检察院制定了《贯彻落实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深化对接帮扶,轮派3名干警到帮扶乡镇,协助联系乡、帮扶村制定乡村振兴规划,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协调解决帮扶资金,细化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坚决守住防止返贫底线。充分发挥司法救助“雪中送炭”“救济解困”功能,向30余名困难涉案农民发放救助金60余万元,避免当事人因案致贫返贫。以检察履职守护劳动者收入权益,妥善办理涉及劳动者权益保障案件,通过支持起诉、帮助农民工讨薪130万元。

  彭水县公安局抽调12名精干警力全脱产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全局254名民警继续结对帮扶,定期开展上门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时,该局深入探索乡村警务运行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一乡一所”规范设置,达到了“派出所警力占全局总警力40%、社区民警警力占派出所总警力40%”目标。“中心大所+边远小所”勤务模式运行情况良好,农村地区警情亦能快速出警,及时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彭水县司法局择优派遣了8名政治素质高、基层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干部到走马乡开展驻村工作,带领干部群众一起,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要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了油桐1000亩,黄精、天冬等中药材100亩,油茶700亩。建成并投用了4个生猪养殖场,年出栏量可达2000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改善村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新农村,新气象,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过程中,彭水县政法系统非常重视农村居住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改善,帮助村民创造高品质生活。

彭水县善感乡综合整治利用撂荒地,发展莲藕产业,带动乡村旅游(资料图)

  彭水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聚焦耕地资源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等民生领域,加强改进法律监督方法,努力实现“办一案、治一片”的司法效果。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对耕地“非农化”等行为惩治力度,对4件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案件依法开展监督,促进退还耕地10余亩。针对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污染环境问题,发出检察建议,促进环保部门与农业部门厘清监管权限,实现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监管无缝衔接、全部覆盖。扎实开展“公益诉讼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深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紧盯小河小溪污染、黑臭堰塘水库、污水管网建设欠账、“垃圾下乡”等问题,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加强农村生物资源保护,深化乌江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实施“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推行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设立长江生态检察官办公室,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部署,办理的朱某某等人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被重庆市检察院评为2021年度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典型案例及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

  彭水县法院更注重人文环境的改善,采取“送法进院坝”“法治课堂”“五老乡贤”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巡回审理邻里纠纷、婚嫁习俗、赡养抚养等典型案件26件,持续培育孝老爱亲、互帮互助的乡村新风。推动创建“无讼村居”、“平安村(社区)”活动,帮助清水村、普子镇凤山村等7个村(社区)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以德治促自治。

  彭水县司法局同样非常注重“三治融合”,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250个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村(社区),申报了12个村(社区)“法律(乡村)之家”建设试点,296个村(社区)实现法律明白人全覆盖。

  浓厚的法治氛围、和谐的邻里关系、山清水秀的居住环境,彭水县正在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道上奋步向前,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画卷正在绘就。

  记者 周喜冬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法治赋能 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一街镇一法官”“一乡镇一派出所”,检察官守护着美丽乡村,司法局送来法律服务……在彭水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途上,该县政法系统结合自身职能职责,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法治宣传进村

  法律服务上门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彭水县政法系统将工作触角延伸到乡村,延伸到村民家门口,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学习法律知识,享受法律服务。

彭水县法院利用巡回审判车直播“云庭审”,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资料图)

  彭水县法院针对该县地处武陵山区的实际,设置了5个乡镇法庭、36个巡回审判点,形成以人民法庭为支点,巡回审判站点为触角,辐射全县36个乡镇的“诉讼服务圈”,累计开展巡回审判92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起诉、应诉、旁听庭审。2021年以来,5个人民法庭共受理案件2759件,审结2656件,案件数量约占全院民事案件总数的35%。该院还依托“农忙法庭”“假日法庭”等品牌,抢抓春节、端午、中秋、春耕秋播等重要节点,深入田间地头、院坝院落,强化上门立案、实地勘察、巡回审理、就地调解等,方便群众诉讼。针对乡村地区交通不便的实际,大力推进人民法庭信息化深度应用,建成数字化审判法庭5个、“跨越庭审”系统2套、配备巡回审判包5个,推行简易、便捷的诉讼模式,依托“易诉平台”“云上共享法庭”审理案件115件,方便大山深处群众就近参加诉讼活动。

彭水县检察院组织检察官们在赶集日“摆摊设点”,开展法治宣传(资料图)

  彭水县检察院依托“莎姐”普法进乡村开展普法宣传30余次,运用真实案例、通俗语言细致讲解《民法典》等法律知识,惠及群众3万余人。依托“莎姐”普法进校园开展法治教育40余次,覆盖辖区内学校20余所、学生2万余人,强化乡村学生法治教育。积极开展反诈宣传20余次,发放资料10000余份,有效提升广大群众增强“反诈”意识,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

  彭水县公安局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留守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严厉打击性侵犯罪,大力开展反拐防拐宣传。广泛开展反诈宣传,以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提醒,最大限度提高人民群众识骗拒骗能力。针对农村易被骗人员开展电话劝阻的同时,由辖区派出所见面劝阻,并开展法治宣传。今年来,彭水县农村地区电诈案件138起,同比下降31.76%;损失538.46万元,同比下降27.64%。针对农村地区涉赌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排查清理各乡镇麻将馆、宾馆、茶楼等容易滋生聚众赌博的场所,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开展农村禁毒集中宣传活动40余场,发放宣传单、资料8万余份,循环播放禁毒公益宣传片8万余次,未发现违法种植行为。

  彭水县司法局大力推广应用“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平台”和“智能法律服务应用辅助平台”,延伸了公共法律服务“触角”,为群众提供“指尖”法律服务,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米”。全县所有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目前两个平台有25名村居法律顾问在线,用户达3.4万人,已为6200人次提供咨询服务。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40名讲师团成员将分期赴各乡镇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创建普法品牌《苗乡“法”声》广播普法栏目已制作16期,在“村村通”广播系统、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上同步播出。以国家安全教育、全民反诈为重点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共推播音视频30个,悬挂标语76幅,张贴海报500幅,推送信息45期,发送宣传短信340条。

  “法、检、公、司”协作

  多元化解纠纷

  彭水县政法系统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法、检、公、司”通力协作,积极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彭水县法院积极推进法庭与乡镇综治服务中心有效对接,发挥集约优势,利用“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邀请乡贤、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综治网格员等参与,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39件。

  彭水县检察院将促成和解作为案件的必经程序,通过“一把手”带头接访、进村入户走访调查、联合各方力量调解、公开听证等途径,对轻罪案件,围绕证据、事实、法律、刑事政策开展释法说理,促成犯罪嫌疑人及被害人双方自愿达成谅解协议,因刑事和解不诉率达22%,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彭水县公安局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全面收集掌握矛盾纠纷底数,逐一登记造册,逐一化解销号。今年来,累计列管矛盾纠纷3684起,其中成功化解3600起、移送其他部门29起、引导进入司法程序33起、继续调解22起。

  彭水县司法局指导全县39个乡镇(街道)配备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目前在职调解员3663人,指导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今年以来,乡村两级调委会共调解矛盾纠纷6425件,调解成功率达99.95%。

  干警驻村帮扶

  发展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如何帮助农村建立特色产业,如何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是彭水县政法系统常常思考的问题。

  彭水县法院围绕彭水做强生态高效农业的决策部署,制定出台《服务特色农业发展工作意见》,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主动深入食用菌、烤烟、白茶、苗药种植等高效农业区和专业合作社开展走访调研,梳理针对乡村企业的意见建议82条,“点对点”提供法律咨询和风险提示185次,开展法治宣讲40余场次,为农业增收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在春耕秋播时节,对季节性、涉政策性较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等易发涉农纠纷,开展就地办案、巡回办案,妥善审结案件64件,有力保障农业正常生产。

  彭水县检察院制定了《贯彻落实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深化对接帮扶,轮派3名干警到帮扶乡镇,协助联系乡、帮扶村制定乡村振兴规划,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协调解决帮扶资金,细化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坚决守住防止返贫底线。充分发挥司法救助“雪中送炭”“救济解困”功能,向30余名困难涉案农民发放救助金60余万元,避免当事人因案致贫返贫。以检察履职守护劳动者收入权益,妥善办理涉及劳动者权益保障案件,通过支持起诉、帮助农民工讨薪130万元。

  彭水县公安局抽调12名精干警力全脱产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全局254名民警继续结对帮扶,定期开展上门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时,该局深入探索乡村警务运行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一乡一所”规范设置,达到了“派出所警力占全局总警力40%、社区民警警力占派出所总警力40%”目标。“中心大所+边远小所”勤务模式运行情况良好,农村地区警情亦能快速出警,及时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彭水县司法局择优派遣了8名政治素质高、基层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干部到走马乡开展驻村工作,带领干部群众一起,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要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了油桐1000亩,黄精、天冬等中药材100亩,油茶700亩。建成并投用了4个生猪养殖场,年出栏量可达2000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改善村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新农村,新气象,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过程中,彭水县政法系统非常重视农村居住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改善,帮助村民创造高品质生活。

彭水县善感乡综合整治利用撂荒地,发展莲藕产业,带动乡村旅游(资料图)

  彭水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聚焦耕地资源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等民生领域,加强改进法律监督方法,努力实现“办一案、治一片”的司法效果。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对耕地“非农化”等行为惩治力度,对4件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案件依法开展监督,促进退还耕地10余亩。针对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污染环境问题,发出检察建议,促进环保部门与农业部门厘清监管权限,实现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监管无缝衔接、全部覆盖。扎实开展“公益诉讼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深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紧盯小河小溪污染、黑臭堰塘水库、污水管网建设欠账、“垃圾下乡”等问题,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加强农村生物资源保护,深化乌江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实施“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推行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设立长江生态检察官办公室,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部署,办理的朱某某等人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被重庆市检察院评为2021年度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典型案例及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

  彭水县法院更注重人文环境的改善,采取“送法进院坝”“法治课堂”“五老乡贤”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巡回审理邻里纠纷、婚嫁习俗、赡养抚养等典型案件26件,持续培育孝老爱亲、互帮互助的乡村新风。推动创建“无讼村居”、“平安村(社区)”活动,帮助清水村、普子镇凤山村等7个村(社区)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以德治促自治。

  彭水县司法局同样非常注重“三治融合”,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250个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村(社区),申报了12个村(社区)“法律(乡村)之家”建设试点,296个村(社区)实现法律明白人全覆盖。

  浓厚的法治氛围、和谐的邻里关系、山清水秀的居住环境,彭水县正在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道上奋步向前,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画卷正在绘就。

  记者 周喜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