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未晚!巴南公安老民警抗疫故事

时间: 2022-11-1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476

  在巴南区公安分局有一群老民警,他们半生为警,一心为民,虽临近退休,仍初心不改。在本轮疫情歼灭战中,这群资深民警响应号召,坚守岗位,用不减当年的热血与壮志,演绎老当益壮的抗疫故事。

  留守的“老谭”

谭礼木​坚守办公室翻阅案卷

  谭礼木是刑侦支队的一员,今年59岁,刑侦经历36年,被大家称为“老谭”,既是亲近,也是尊重。

  虽然即将退休,但老谭依然活跃在刑侦一线。每每说起侦查、抓捕、审讯,老谭都显得精神矍铄、干劲十足,不仅给年轻人指点迷津,一针见血,还会带队侦查,风采犹胜壮年。

  今年,老谭带着一帮年轻民警辗转安徽、云南、湖南等地,将一名命案嫌疑人抓获。审讯过程中,眼看这帮年轻人愁眉莫展,老谭就亲自上阵,凭借多年的审讯经验,针对嫌疑人暴露的破绽穷追猛打,最终成功拿下——这已是他近两年来破获的第6起命案积案。

  本轮疫情来势凶猛,老谭没有回家,直接留在单位值守。

  “执勤的任务都被那帮年轻人‘抢’去了,我这不还得继续发光发热嘛。”老谭翻阅着一摞还未侦破的案卷笑着说,疫情虽然给不少人按下了暂停键,但刑侦工作还在继续。对此前存疑的问题再作分析研判,制定预案,为团队后期开展案侦工作提前做好周密的准备……老谭说:“工作一旦重启,他们就能在最快时间内完成任务,那多好。”

  “摩托警察”王芝元

王芝元向社区志愿者询问当天防疫情况

  在鱼洞新民街社区,居民们时常会看见一个老民警,带着一个公文包和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骑着摩托车,每天出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他是鱼洞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王芝元。相比这个名字,辖区群众似乎更愿意称他作“摩托警察”。

  王芝元今年58岁,是所里行走的“活地图”,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每天走访社区,巡逻、排查、登记。由于社区地形崎岖、路段狭窄,警车无法顺利驶过,他把这个问题给所里反映后,收获了一位新“搭档”——一辆二手摩托。

  此后,他和这辆二手摩托形影不离,社区各个犄角旮旯他都能及时到达,一来二去,大伙记住了他这身行头,就连几岁的小朋友见他,也会边跑边喊“摩托警察来啦”。

  疫情期间,新民社区被设为临时管控区,群众生活难免受到影响。在这关键时刻,“摩托警察”发挥出了大作用。结合自身“活地图”特性,王芝元驾着摩托车四处问询、宣传和服务,效率高,群众反馈好。同时,他还梳理出困难、重点家庭,不时为他们捎带些生活物资以解燃眉之急。邻里发生纠纷,他也会很快到达现场,替大家化解矛盾。这一人一车的组合,早已深入人心。

  “轰轰轰……”一阵熟悉的摩托车轰鸣声在社区响起,大家知道,“摩托警察”又出门了。

  “绵羊霸总”陈友良

陈友良检查职工宿舍防疫情况

  1968年生人的陈友良,从警已有30年,如今扎根南泉派出所,是红旗村的社区民警。在他眼中,红旗村是他的第二故乡。

  每个工作日,陈友良都会来到红旗村走访。因平日里总是笑脸盈盈,只要有村民找到他,他都会耐心倾听,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有村民便形容他就像一只“绵羊”。他知道后,笑着说“这个比喻有意思”。不过,大多村民心里都清楚,这只“绵羊”之所以顺和,是因为设身处地为大伙着想,也是因为打了多年的交道,早已有了感情。

  疫情期间,红旗村短时间内新增新冠确诊病例8例,陈友良毅然选择和街道、村社干部同吃同住,参与疫情排查、卡点值守以及核酸采样点执勤等,同时对临时管控区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政策宣讲,深入企业检查内部防疫工作情况,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对于不严格遵守防控规定的,陈友良铁面无私,这让大家也知道了,原来陈友良还有另一副面孔——活脱脱的“霸总”形象。

  巴南公安的抗疫故事还在继续,老警们的故事也远未结束。他们以身作则,树立标杆,在从警生涯的倒计时中,站好岗、服好务,用热血与汗水书写着“桑榆尚未晚,红霞映满天”的豪情与壮志。

  记者 张柳妞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桑榆未晚!巴南公安老民警抗疫故事

  在巴南区公安分局有一群老民警,他们半生为警,一心为民,虽临近退休,仍初心不改。在本轮疫情歼灭战中,这群资深民警响应号召,坚守岗位,用不减当年的热血与壮志,演绎老当益壮的抗疫故事。

  留守的“老谭”

谭礼木​坚守办公室翻阅案卷

  谭礼木是刑侦支队的一员,今年59岁,刑侦经历36年,被大家称为“老谭”,既是亲近,也是尊重。

  虽然即将退休,但老谭依然活跃在刑侦一线。每每说起侦查、抓捕、审讯,老谭都显得精神矍铄、干劲十足,不仅给年轻人指点迷津,一针见血,还会带队侦查,风采犹胜壮年。

  今年,老谭带着一帮年轻民警辗转安徽、云南、湖南等地,将一名命案嫌疑人抓获。审讯过程中,眼看这帮年轻人愁眉莫展,老谭就亲自上阵,凭借多年的审讯经验,针对嫌疑人暴露的破绽穷追猛打,最终成功拿下——这已是他近两年来破获的第6起命案积案。

  本轮疫情来势凶猛,老谭没有回家,直接留在单位值守。

  “执勤的任务都被那帮年轻人‘抢’去了,我这不还得继续发光发热嘛。”老谭翻阅着一摞还未侦破的案卷笑着说,疫情虽然给不少人按下了暂停键,但刑侦工作还在继续。对此前存疑的问题再作分析研判,制定预案,为团队后期开展案侦工作提前做好周密的准备……老谭说:“工作一旦重启,他们就能在最快时间内完成任务,那多好。”

  “摩托警察”王芝元

王芝元向社区志愿者询问当天防疫情况

  在鱼洞新民街社区,居民们时常会看见一个老民警,带着一个公文包和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骑着摩托车,每天出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他是鱼洞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王芝元。相比这个名字,辖区群众似乎更愿意称他作“摩托警察”。

  王芝元今年58岁,是所里行走的“活地图”,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每天走访社区,巡逻、排查、登记。由于社区地形崎岖、路段狭窄,警车无法顺利驶过,他把这个问题给所里反映后,收获了一位新“搭档”——一辆二手摩托。

  此后,他和这辆二手摩托形影不离,社区各个犄角旮旯他都能及时到达,一来二去,大伙记住了他这身行头,就连几岁的小朋友见他,也会边跑边喊“摩托警察来啦”。

  疫情期间,新民社区被设为临时管控区,群众生活难免受到影响。在这关键时刻,“摩托警察”发挥出了大作用。结合自身“活地图”特性,王芝元驾着摩托车四处问询、宣传和服务,效率高,群众反馈好。同时,他还梳理出困难、重点家庭,不时为他们捎带些生活物资以解燃眉之急。邻里发生纠纷,他也会很快到达现场,替大家化解矛盾。这一人一车的组合,早已深入人心。

  “轰轰轰……”一阵熟悉的摩托车轰鸣声在社区响起,大家知道,“摩托警察”又出门了。

  “绵羊霸总”陈友良

陈友良检查职工宿舍防疫情况

  1968年生人的陈友良,从警已有30年,如今扎根南泉派出所,是红旗村的社区民警。在他眼中,红旗村是他的第二故乡。

  每个工作日,陈友良都会来到红旗村走访。因平日里总是笑脸盈盈,只要有村民找到他,他都会耐心倾听,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有村民便形容他就像一只“绵羊”。他知道后,笑着说“这个比喻有意思”。不过,大多村民心里都清楚,这只“绵羊”之所以顺和,是因为设身处地为大伙着想,也是因为打了多年的交道,早已有了感情。

  疫情期间,红旗村短时间内新增新冠确诊病例8例,陈友良毅然选择和街道、村社干部同吃同住,参与疫情排查、卡点值守以及核酸采样点执勤等,同时对临时管控区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政策宣讲,深入企业检查内部防疫工作情况,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对于不严格遵守防控规定的,陈友良铁面无私,这让大家也知道了,原来陈友良还有另一副面孔——活脱脱的“霸总”形象。

  巴南公安的抗疫故事还在继续,老警们的故事也远未结束。他们以身作则,树立标杆,在从警生涯的倒计时中,站好岗、服好务,用热血与汗水书写着“桑榆尚未晚,红霞映满天”的豪情与壮志。

  记者 张柳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