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而社区直接面对居民,装的是老百姓柴米油盐的“琐碎事”,直接关系着群众生活幸福感。 城南家园和江南水岸公租房小区地处南岸区茶园核心区域,是重庆市建筑面积最大、入住人口最多的连片公租房小区。由陌生人临时组合成小社会,矛盾纠纷层出不穷,公租房治理一度成为市域社会治理中最为头疼的问题。
城南家园航拍图 如何在矛盾多发地找到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在多方共治下画好最大“同心圆”?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针对连片公租房小区治理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创新探索“135”公租房管理模式,让城南家园和江南水岸公租房小区,从矛盾纠纷较多、治安案件频发的“问题小区”,蝶变成为邻里和谐、居民称赞的温馨家园。 夜市一条街: 烟火气重回 人情味十足 新年第一天,记者来到城南家园公租房小区。 小区六、七、八组团,隶属于天文街道中一路社区。中午时分,走进社区食堂,古香古色、明亮优雅的装修风格让人眼前一亮,墙上的对联“微心愿微服务微治理一微见国泰,聚民心聚众智聚正气万聚促民安”特别醒目。 六组团的边上,就是有名的夜市街。每天下午,卖水果、蔬菜、小吃、卤菜的摊贩陆续出摊,川流不息的人群在摊位前穿梭。73岁的老工人张益林向记者介绍称,夜市不仅为租户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以商业繁盛、摩肩接踵、吃喝便利等这些最美丽的人间烟火,圆了公租房居民们最期望的居家梦,目前夜市街已成为茶园地区最热闹最网红的地标。
夜市一条街的烟火气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城南家园,不仅有夜市一条街,还有小吃一条街、水果一条街、服装一条街、烧烤一条街、夜啤一条街、菜摊一条街……张益林退休前一直居住在渝中区南纪门,2012年家人决定搬到城南家园来住时,心里有多么不舍,当时觉得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来居住,生活多有不便。如今,老人彻底喜欢上了这里:“环境好,绿化好,空气干净,交通方便,左邻右舍也和谐快乐。” “卖烧烤的两家挨在一起,卖菜的靠在一堆,卖衣服的挤在一坨……”今年72岁的孤寡婆婆王永菊说这里的商户都和和气气,邻居间也是人情味十足,一到下午,楼下的空坝子就跟上班一样准时热闹起来,遛娃的年轻妈妈、打牌跳舞的嬢嬢们、还有晒太阳的老爷爷,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有玩有闹,丝毫没有隔阂。 在城南家园已经住了整整十年的王永菊对记者说,论环境,城南家园可能比不上那些高端小区,可能还伴随着一些嘈杂,“但就是这些能叫得出名字的街坊、送对门孩子一起上学的邻居、在街边支了个摊摊剪头发的老伯……这样浓烈的人情味,你在几家商品房小区能看到?” 网格化服务: 探索微治理 共建新家园 “公租房小区居民以住房困难家庭、无住房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及外地来渝工作人员等群体为主,其中失业、失独、残疾、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较多,低收入人群比例大,人员构成复杂,小区租户流动性较强,陌生人社会特点突出。”天文街道中一路社区书记陈虹介绍道,城南家园公租房是重庆市规模最大的公租房小区。自2012年正式入住以来,目前已入住近10万人,由于社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大家以前对社区的归属感也不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因为其自身的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兴趣爱好不同而差别较大,传统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已不能满足他们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如何创新社区治理模式,让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服务,让他们由“观众”变为“演员”,由“帮扶对象”变成“治理力量”,就变得非常关键。 针对公租房社区相对复杂的特殊情况,为更好地进行社区治理,在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支持指导下,天文街道以问题为导向,推出“探索社区微治理,共建城南新家园”目标,通过打造“微文化”、构建“微组织”、划分“微网格”、打造“微品牌”,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微心愿”,形成了公租房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按照“方便管理、便捷服务”原则,把社区细分化为40个网格,组建网格长、流管员、社区民警、律师、区住房保障中心房管员、物业楼管员、楼栋长“八位一体”的楼栋管家队伍,在楼栋醒目位置公布楼栋管家的姓名、职责、联系方式、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更及时精准地为居民群众服务,得到社区群众的好评。 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赵剑敏介绍,公租房社区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探索出“四微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的关键之处,就是统筹党建、政法、民政、应急等区级部门下沉到基层的人员经费和资源力量,按照“一栋楼设置一名网格员”的原则,将城南家园公租房片区划分为85个网格、江南水岸公租房片区划分为46个网格,配齐网格人员,实现公租房网格管理全面全域覆盖。同时,建立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民生需求项目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清单,对清单问题统一做好采集建档、分流交办、事件上报、检查督促、结果反馈等工作,形成问题化解的闭环工作流程,实现网格问题“一单清办”。 “居民说事吧”: 有事来吐槽 无事话家常 “我要反映一个情况,我是住在4组团4栋的居民,几乎每晚都能听到楼上的狗链拖动声,吵得我睡不好觉,你们说说该怎么办嘛。”日前,居民谭女士来到城南家园“居民说事吧”吐槽。 城南家园的“居民说事吧”由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与物业公司于2021年创建,遵循“大家事大家议、大家事大家办”原则,为居民提供“有事来吐槽,无事话家常”的集聚地,是居民日常沟通、反馈诉求及居民自治的有效平台。各治理单位、居民代表每月到“居民说事吧”定期议事,居民反映问题随时说事,承租人代表、物业公司、专业社会组织等及时调事,区住建委事后查事,形成“意见征集——议事协商——督查反馈”的闭合回路,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 “经房管中心工作人员联合物业上门劝导后,该住户表示将狗链换为布艺材料,谭女士对此处理方式表示认可。”居民说事记录本上清晰地记录着处理结果。推动“居民说事吧”说事议事,是南岸区公租房治理体系“五大行动”中矛盾问题消化行动中的重要一环,效果相当明显,目前通过“居民说事吧”搜集了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403条,涉及物业维修285条、住用监管18条、文化活动需求75条,个性需求25条,均已及时有效解决。 为了大力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壮大参与基层治理力量,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城南家园还设立“周五群众参管日”,每周邀请1~2名志愿者租户为办理公租房相关业务的群众进行答疑解惑,既增加了群众对公租房业务工作的知情权,又调动了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 通过党建引领、协同共治,公租房小区矛盾问题少了,公租房居民文明意识高了,矛盾纠纷进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良性循环,小区涌现出南岸区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一批先进典型,近3年公租房小区未发生过重大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数字警务站: 数据为基础 打造“避风港” “城南家园是重庆市规模最大的公租房,辖区超过70%的案件都和这个小区有关。”在天文派出所,警长喻木军介绍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治安防范难题,天文派出所依托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在城南家园试点建设了全市首个“数字警务站”。该平台以区住建委配租数据库为基础,包括转租、空白房屋、集体租赁户、水电气等房屋信息,涉案、涉稳、涉毒等特殊人群信息,车辆违停、高空抛物、电动车进楼等物管信息,几乎囊括了基层治理的所有基础数据,并时时动态更新,功能甚至超过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是一个强大的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平台。该站的警务资源规模也最大,配置有16名民警辅警,且24小时轮班制常驻社区,不亚于一个小派出所。
南岸区天文派出所城南家园数字警务站内,民警为群众办理业务 2022年9月13日,民警杨沛锦在开展巡逻工作时接到报警,夜市街有一个小男孩走失。由于小男孩年龄过小,无法准确说出父母的姓名和电话,民警将他的照片发回综合指挥室。综合指挥室民警李嘉接到请求后发现,因小男孩未办理身份证,无法人脸识别确认身份。李嘉便对小男孩日常同行人进行研判,进而明确了其母亲的身份信息,很快与小男孩的母亲取得了联系。 据天文派出所所长陈伟介绍,过去,对公租房的治安管理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且效果甚微,一度让民警十分苦恼。比如入户走访这项基础管理,一位社区民警要把所分的楼栋和网格走完,要好几年才能完成任务,可走完一轮后,前面的基础情况又可能变了,因为公租房会定期换租。在公共安全方面更是恼火,小区是开放式的,没有围栏,人人都能进出。现在数字警务站就相当于设立了一道“电子围栏”,在城南家园附近道路、进出口、楼栋口等处设置有600多个智能摄像头,全部接入数字信息系统,可通过视频适时巡逻,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快速感知。 “有了这些信息和数据,以往的普查普检变为现在的精准上门,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城南家园各类案件的发案率相比‘数字警务站’建成前下降10%、安全事故发生率更是下降30%。”陈伟说道。 治理新模式: 民心“聚”起来 敲开幸福门 “城南家园于2012年陆续入驻,江南水岸2018年陆续入驻,要在短时间内解决教育、医疗、出行等公共资源短缺难题,并非易事。”南岸区住房保障中心主任张雪宁表示,城南家园在交房时,社区还未成立,学校、医院、超市也没有,交通极为不便,部门也是各管各的,很多居民诉求难以及时解决,刚开始那几年,居民们经常闹事,聚众表达诉求。 赵剑敏表示,南岸区这两大公租房中失业、失独、残疾、老年人等群体较多,低收入人群比例大,租金物管费收取、定期审验、轮租换租、设施维修等各类问题层出不穷。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南岸区创新构建了“135”公租房治理新体系,“1”即党建联席会,着力解决统筹机制问题;“3”即公租房智慧治理平台、网格服务体系、多元服务3种手段,着力解决治理方式问题;“5”即物业服务优化、家园环境美化、关爱帮扶深化、矛盾问题消化、文明素养强化5大行动,着力解决服务水平问题。 “在公租房治理中,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群众满意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方聚力搭建起百姓‘连心桥’、化解群众‘烦心事’,社会治理效能有力转化为民生改善动能。”赵剑敏介绍称,在充分尊重公租房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唤醒公租房居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后,城南家园呈现出民心“聚”起来、各方“动”起来、阵地“活”起来的良好局面,自2017年以来,小区每年收取租金2.1亿多元,近10年的租金收取率达到100%,物管费收取率99%。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当下的城南家园公租房社区,不但有互助的阳光,有睦邻和谐的大家庭温暖,更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幸福城南,睦邻家园”。南岸区的实践证明,基层治理中只有有效发挥党委领导和党建引领作用,公租房治理才能方向不偏、保障有力。只要真心实意尊重群众、吸引群众、组织群众,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热情,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公租房小区治理就能焕发持久生命力。 记者 王 伟 罗浦维 陈富勇 文 饶 果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