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少年的你!全国人大代表这样建言

时间: 2023-03-09 来源: 检察日报正义网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18

保护少年的你

全国人大代表们这样建议

①“一号检察建议”要常抓不懈

②侵害未成年人从业禁止规定落实

③提升强制报告制度的影响力

……

更多内容请看↓

  作为教育系统的代表,我一直关注检察工作尤其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县域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关系着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希望检察机关聚焦预防和治理,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推动更多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凝聚起“六大保护”的强大合力,织牢未成年人法治“保护网”,以更高质量的平安校园建设服务县域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李静

  “一号检察建议”发出后,我注意到校园性侵害、暴力和欺凌等犯罪明显减少,校园周边、宾馆、KTV等区域也治理得更好了,一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正在形成。强制报告制度能第一时间发现那些“隐秘”的侵害,让孩子脱离“魔爪”,将不法伤害降到最低;入职查询制度能将“大灰狼”挡在校门外,有效预防校园内违法犯罪行为。这样的制度多一个人知晓,就多一次“救援”机会,就能够多拯救一个孩子。

  “一号检察建议”要常抓不懈、落地生根。对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检察机关要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追责,要把教职员工入职时的一次查询变为定期查询,要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并尽可能地向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倾斜,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李燕锋

  搭建未成年人保护的“隔离带”和“防火墙”,除了从严从重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全社会都应不断织密预防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网。

  我希望检察机关继续依法能动履职,多措并举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相互融合、整体落实的保护大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所长杨丽婷

  2022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对于准确适用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从业禁止规定,依法惩治教职员工实施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协同发力,具有重要意义。

  未成年人的事无小事。法院、检察院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不断健全、细化相关工作机制,探索完善切实可行的衔接办法与流程,将《意见》相关要求落实落地。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村民左香云

  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往往具有隐蔽性,老师、医护人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在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后如果能及时履行强制报告义务,能够有效缓解此类案件发现难的问题。

  强制报告内容的紧急性、违背义务的追责性对报告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教师、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开展普法宣传时,加大对强制报告适用范围、报告形式等内容的培训力度,提升报告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窦延丽

  2021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一年多来,检察机关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精神要义融入检察履职,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用好红色资源,将红色基因融入法治教育课堂,唱响红色教育、法治教育双重奏。建议检察机关持续加大力度,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认真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推动强制报告制度进一步落地生根,坚持“四大检察”联动,助力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共同保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

  每次法治副校长来上课的时候,孩子们都十分高兴。我注意到,很多课程内容都是因时而变的,授课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增加了很多小游戏和情景剧,孩子们能够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记。法治副校长还聚焦安全问题,对校园周边网吧、烟酒售卖点、彩票店等经营场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问题,推动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治理。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做深做实送法进校园工作,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王红艳

  当前,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较为薄弱,法治进乡村要继续进行下去,进一步解决乡村地区未成年人保护的盲点、痛点。最高检编发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全书》,基本能囊括3岁至14岁之间孩子的法治需求,孩子们特别爱看,希望能广泛印发,成为法治副校长授课的专用教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保护少年的你!全国人大代表这样建言

保护少年的你

全国人大代表们这样建议

①“一号检察建议”要常抓不懈

②侵害未成年人从业禁止规定落实

③提升强制报告制度的影响力

……

更多内容请看↓

  作为教育系统的代表,我一直关注检察工作尤其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县域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关系着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希望检察机关聚焦预防和治理,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推动更多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凝聚起“六大保护”的强大合力,织牢未成年人法治“保护网”,以更高质量的平安校园建设服务县域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李静

  “一号检察建议”发出后,我注意到校园性侵害、暴力和欺凌等犯罪明显减少,校园周边、宾馆、KTV等区域也治理得更好了,一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正在形成。强制报告制度能第一时间发现那些“隐秘”的侵害,让孩子脱离“魔爪”,将不法伤害降到最低;入职查询制度能将“大灰狼”挡在校门外,有效预防校园内违法犯罪行为。这样的制度多一个人知晓,就多一次“救援”机会,就能够多拯救一个孩子。

  “一号检察建议”要常抓不懈、落地生根。对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检察机关要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追责,要把教职员工入职时的一次查询变为定期查询,要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并尽可能地向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倾斜,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李燕锋

  搭建未成年人保护的“隔离带”和“防火墙”,除了从严从重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全社会都应不断织密预防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网。

  我希望检察机关继续依法能动履职,多措并举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相互融合、整体落实的保护大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所长杨丽婷

  2022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对于准确适用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从业禁止规定,依法惩治教职员工实施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协同发力,具有重要意义。

  未成年人的事无小事。法院、检察院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不断健全、细化相关工作机制,探索完善切实可行的衔接办法与流程,将《意见》相关要求落实落地。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村民左香云

  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往往具有隐蔽性,老师、医护人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在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后如果能及时履行强制报告义务,能够有效缓解此类案件发现难的问题。

  强制报告内容的紧急性、违背义务的追责性对报告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教师、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开展普法宣传时,加大对强制报告适用范围、报告形式等内容的培训力度,提升报告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窦延丽

  2021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一年多来,检察机关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精神要义融入检察履职,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用好红色资源,将红色基因融入法治教育课堂,唱响红色教育、法治教育双重奏。建议检察机关持续加大力度,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认真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推动强制报告制度进一步落地生根,坚持“四大检察”联动,助力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共同保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

  每次法治副校长来上课的时候,孩子们都十分高兴。我注意到,很多课程内容都是因时而变的,授课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增加了很多小游戏和情景剧,孩子们能够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记。法治副校长还聚焦安全问题,对校园周边网吧、烟酒售卖点、彩票店等经营场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问题,推动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治理。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做深做实送法进校园工作,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王红艳

  当前,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较为薄弱,法治进乡村要继续进行下去,进一步解决乡村地区未成年人保护的盲点、痛点。最高检编发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全书》,基本能囊括3岁至14岁之间孩子的法治需求,孩子们特别爱看,希望能广泛印发,成为法治副校长授课的专用教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