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州区围绕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深化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做实做细网格化服务管理,在城市社区探索建立“社区长、片区长、网格长、楼栋长+物业长”的“五长制”工作机制,推动治理力量下沉到网格和楼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和联系服务群众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治理症结“把脉” 巧解百姓“疙瘩” 不久前,万州区牌楼街道石峰社区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协调会。有别于以往传统会议,这次会议是在摩登时代小区业主微信群线上进行的。社区长、片区长、网格长、楼栋长、物业长“五长”,以及居民代表等10余人通过网络线上参会。 这场线上会议进行了2个多小时,一共提出了12个问题,从外来车辆进入小区,到消防通道长期被占用,再到小区公共收益公示……这些问题被一一摆出来,能够解决的,现场给予了答复,未达成一致的,现场收集意见建议,为后续解决问题寻找方案。 为何会在业主微信群线上开会?原来在不久前,楼栋长冉瑞国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居民都在抱怨,小区物业管理不力,环境卫生较差,因各种问题积累,导致小区业主和物业的矛盾日益激化。了解情况后,冉瑞国收集了居民的意见,并将情况向网格长李小林反映。 “居民和物业之间缺乏信任,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双方在坦诚、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一起商讨解决办法,于是我们启动了线上议事。”李小林告诉记者,通过社区党组织牵头,“五长”联动,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促使物业和居民握手言和,顺利解决了积累已久的矛盾。这是石峰社区坚持党建统领网格治理的缩影。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石峰社区以“五长制”为载体,将社区划分为4个片区15个网格,通过居民议事等方式,推行居民点单,社区长、片区长、网格长、楼栋长、物业长接单,形成了“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问题在网格中解决”的“党建+网格治理”的生动局面。 据牌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向文忠介绍,牌楼街道按照“社区长、片区长、网格长、楼栋长+物业长”设置,以及30户~35户划分1个楼栋(微网格)原则,设置社区长9人,片区长33人,网格长103人,楼栋长1745人,物业长104人,并适时开展“五长”履职能力培训,为每名楼栋长落实每月100元的工作通讯补贴,辖区社区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治理架构不清晰、治理力量不充实、基础保障不充分、联系服务群众不深入等短板得到及时补齐。 搭建红色“堡垒” 创新自治“家园” 作为老旧小区,钟鼓楼街道清江还建房小区198户居民一直面临着停车难题,经常有外来车辆停进小区,使得小区居民停车更加困难。 据钟鼓楼街道棉花地社区党委书记谭佐清介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社区党委和片区长、网格长多次召集楼栋长和业主代表一起研究,决定成立小区自治委员会,并由小区自治委员会召开业主代表听证会,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最后商量决定把小区路边的“菜园地”改建成一个停车场,试点内部车辆居民自治管理,其他业主对此决定都没有异议。
棉花地社区居民召开小区自治听证会(资料图) 在小区党员业主的带头下,小区业主自筹资金38000元,并在社区长、片区长、网格长、楼栋长和小区自治委员会的共同联系协调下,在小区进出口安装一个停车门禁系统,将小区车辆录入停车门禁系统,每车每年收取公共场所停车占用费500元;小区划设停车位,规范有序地停车,并制定清江还建房小区停车自治管理公约。同时,还与附近单位联动,实现了与附近单位职工错峰停车,对非小区业主车辆按照2元一小时收取临时停车费,作为小区业主公共收入,用于小区设施维护、公共区域照明支出。年底,小区自治委员会将停车费收入剩余资金,为小区每户发放一袋20斤的大米和一桶5公斤的食用油。小区业主不但再没有停车难的烦恼,还获得了“分红”,大家对社区党委和网格长、楼栋长牵头搞的小区停车自治这个做法一致点赞。 据钟鼓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魏拥锋介绍,他们织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片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的基层党组织体系,通过建起“红色堡垒”,“五长”参与社区治理,构筑起以社区为依托、片区和网格、楼栋为主体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如今,在“五长”的带头引领下,清江还建房小区还成立了3个自我服务和管理小组,实现了居民共建共治共享。 截至目前,万州已在城区14个街道建立起了由“社区、片区、网格、楼栋、物业”组成的城市基层治理工作体系,配备社区长、片区长、网格长、楼栋长以及物业长共计1.2万名。今年以来,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50余件,有效促进了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万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伟表示,万州区将纵深推进和不断健全完善“五长制”,逐步在全区38个镇乡全面推广,并将其打造成万州区基层治理的“名片”,以高效能基层治理助推更高水平的平安万州建设。 记者 罗 翠 通讯员 陈朝兵 熊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