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记者 杨雪 通讯员 刘一菡 龚方海)“陈某,你什么时候到法院,申请执行人已经到了。”“范法官,我已经在路上了,今天有点堵车,不说了,马上绿灯了。”近日,北碚区法院执行局法官范宜民在开展一起执行案件的调解工作中,一如往常地与当事人联系沟通,而当事人这句不经意的回答,却成为了该案执行的突破口。 查封车辆无踪迹 案件执行陷僵局 在陶某诉陈某、罗某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一案中,北碚区法院经依法审理,判决陈某、罗某应向陶某支付工程款107225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因陈某、罗某未及时履行判决内容,陶某于今年1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北碚区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陈某、罗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但陈某、罗某并未主动履行义务。经开展财产调查后,法院依法冻结了陈某、罗某的银行存款共计6000余元,分别查封了陈某、罗某名下的车辆,但经多方查找,并未发现被查封车辆的踪迹。除此之外,亦未发现陈某、罗某名下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 眼看该案执行陷入僵局,申请执行人陶某主动要求法院开展执行调解工作,并表示可以适当放弃部分案款。为尽快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执行法官立即与陈某、罗某取得联系,当了解陶某愿意放弃部分案款后,陈某、罗某均表示同意到庭接受调解。 “陶某虽然放弃了部分案款,但我和罗某确实没有这么多钱,我们只能付5万多。”……调解过程中,陈某、罗某一直以经济困难为借口“讨价还价”。最终,陶某与陈某、罗某在履行金额、履行期限上均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主持的调解未能成功。 谎言当场被戳破 查封车辆终“现身” 调解结束后,正当陈某、罗某准备起身离开时,执行法官随口向陈某问道:“刚才你说路上很堵,你怎么来法院的?” 这个看似随意的问题却让陈某迟疑了两三秒,“我坐公交车来的,路上确实很堵。”“刚才和你联系的时候你说在等红绿灯,坐公交车在等红绿灯时有那么着急吗?你是自己开车来的吧?”执行法官继续追问道。面对法官的追问,陈某沉默了。果然,经法警仔细查找,在法院附近一停车场发现了陈某名下已被查封的车辆。为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执行法官随即决定对该车辆实施扣押。 随后,该停车场内罗某名下已被查封的车辆也被一并扣押。 “你们的车已经被依法扣押,既然你们拿不出钱履行义务,那就按照法定程序对车辆进行评估拍卖。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试图逃避执行,法院将依法严厉惩处以各种方式规避执行、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执行法官对陈某、罗某阐明了相关法律规定,并对其逃避执行的行为进行了训诫。 两人的车辆被扣押后不久,陈某、罗某便主动联系法院,请求暂缓处置程序,并表示愿意履行义务。最终,陈某、罗某在履行部分案款后,与陶某达成了分期付款的执行和解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