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 江 记者 杨 雪)近日,永川区法院在办理一起涉市场主体冒名登记案件过程中,主动延伸审判职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及时向相关单位发送司法建议,通过“抓前端、治未病”,变“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实现了“办理典型一案,促进解决一片”的良好法律效果。 2021年底,市民杨阳(化名)突然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了,经查询得知,其身份信息被登记为某公司股东,因该公司债务累累,杨阳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2022年8月,杨阳向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撤销冒名登记,该局收到撤销登记申请后,既未对当事人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亦未对是否存在冒名注册登记的事实展开调查,怠于履行法定职责。2023年2月27日,杨阳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履行撤销冒名登记的法定职责。 永川区法院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围绕争议焦点,通过查阅案卷、询问当事人、调取涉案公司工商登记注册档案等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发现矛盾症结在于当事人提交查处申请后,登记机关未及时启动调查程序,导致杨阳无辜受限的问题无法解决。 承办法官经梳理发现,该院近三年来受理涉及市场主体虚假登记行政案件已达5件。市场主体冒名登记对被冒用人合法权益和市场登记秩序危害极大,市场主体冒名虚假登记现象亟待整治。 分析出共性问题后,承办法官向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司法建议:增强主动履职意识,加大自我纠错力度;规范查处工作程序,做好公示和调查工作;做好后续处理工作,健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 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司法建议后,立即启动案涉撤销冒名登记调查程序,并表示将对市场主体登记领域涉嫌冒用他人信息问题展开全面清查。4月13日,杨阳递交撤诉申请,该案得以实质化解。 “此次通过司法建议的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规范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秩序,维护企业登记的权威性、严肃性,既保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永川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院将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主动延伸司法触角,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通过“协作办案+专项治理”模式,加强涉市场主体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以更高层次诉源治理促进更高水平社会治理,共创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