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公安队伍中,有军旅生涯的人很多,前半生橄榄绿,后半生公安蓝,身为警察的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军人的天职与警察的使命铸就了忠诚,热血军营与忙碌警队承载了他们的光辉,从军营到警营,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精神,他们带着中国军人的烙印,书写新时代中国警察的精彩与壮美。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让我们一起致敬永葆“军人本色”的人民警察,致敬退伍不褪色的“兵”! 李代兴:把一车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李代兴] 李代兴,江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勤务四大队民警,身边人都爱称呼他为老李。老李今年59岁,虽然马上就要退休了,但他对工作没有一丝松懈,依旧踏实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这份对职业的责任担当和他从军经历密不可分。 1981年,某部队来到李代兴就读的学校招录飞行员,从小怀揣英雄梦的他第一个报名,为了通过最终的测试,李代兴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背上七公斤的行军包,进行十公里的拉练,这一练就是两个多月。正是这段时光,磨炼出了李代兴勇于坚持、敢于吃苦的性格。 但最终命运却给李代兴开了一个玩笑。由于身体原因,李代兴无法顺利入飞,能咬牙坚持两个月的李代兴,却因这件事哭得稀里哗啦。 “考上军校,你依然能留在部队,实现你的英雄梦!”老班长一句话,戳中了李代兴的心窝。时光不负,努力终得回报,李代兴如愿考上军校。在部队的日子,迷彩军装、黝黑皮肤以及那迷人的起床集结号声填满了李代兴的青春,让他离英雄梦更进一步。 转眼间来到2010年,从部队转业的李代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公安队伍,他说:“因为在警队,我能继续实现我的英雄梦。” 李代兴来到江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工作是日常巡逻和交通秩序维护。“不管什么事,老李总是冲在最前面,有一次巡逻碰见汽车意外起火,车辆有随时爆炸的危险。老李二话不说,直接冲进火海将车内人员救了出来。老李奔赴火焰的背影太帅了!”同事对老李的英勇无畏赞不绝口。 也许老李自己还没意识到,他早已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英雄。 李晓梅:用周到的服务赢得群众信任 [李晓梅] 李晓梅从军10年,从警16年,原是部队里的一名护士,2007年转业到江北区公安分局后,先后来到石门派出所和人口管理支队。脱下戎装,换上警服,离开军营,来到警营,李晓梅用细致和耐心继续在热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刚来到派出所学习从事户籍业务时,对于拿惯了针管和药瓶的李晓梅来说真是“两眼一抹黑”,不知从何处着手,只能跟所里的“老户籍”一边学习、一边上岗。 李晓梅上班时热情接待群众,休息时钻研政策,慢慢地,她从“小白”成长为业务标兵。因为对户籍政策的烂熟于心,李晓梅调入了人口支队,成为一名窗口民警。 “晓梅呀,我又来咨询你了,我侄儿之前买了新房,现在他结婚了,那户口应该怎么迁过去呀?”王阿姨是李晓梅的“老熟人”,2009年她来办业务时,由于身体不舒服加上天气闷热,排在队伍后面的她脸色苍白。细心的李晓梅在录入信息的间隙看见了王阿姨,马上扶她到座位休息,在征得其他群众同意后,为王阿姨优先办好了业务。之后,王阿姨一有事儿总要先打电话咨询李晓梅,因为她“既专业,又信得过”。 不只是群众,各个派出所的户籍民警遇到问题都会咨询李晓梅,李晓梅最多每天会接近100个电话,但她始终都是不厌其烦地耐心答疑。当谈起当人民警察和人民子弟兵的感受,李晓梅说:“国家需要我们,我们会义不容辞地冲锋,群众需要我们,我们就耐心细致为他们服务。” 明开亮:为群众构筑起坚固“防诈墙” [明开亮] 在部队,他沙场练兵,筑牢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在警营,他扎根基层,争做守卫群众的忠诚卫士。从部队转业,戎装换警服、退伍不褪色,不同的“战位”,肩扛同样的担当。他就是渝北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明开亮。2021年,明开亮调入刑侦支队,转战到反诈一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作为负责渝北区“断卡行动”的民警,明开亮在日常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资金流向研判中发现,犯罪嫌疑人逃避公安机关侦查的手段层出不穷。为了堵截涉诈资金,明开亮召集辖区银行,先后开展10余次集中培训,向百余家银行网点传授排查可疑柜台取现“两卡”人员的方法,以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构筑起坚固的“防诈墙”。 随着合作不断深入,明开亮的“朋友圈”增加了上百个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他的工作节奏也与银行同步,节假日也要为银行答疑解惑,随时拦截涉案资金。 今年7月,渝北某银行在处理一起柜台取款业务时,发现卡主对资金来源说明不清。明开亮随即对资金流进行研判,发现系诈骗款项,最终在反诈中心、银行、双龙派出所三方高效协同配合下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为受害者挽回2万余元损失。 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手机卡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因此斩断非法银行卡、手机卡买卖链条是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通过明开亮的协调、研判、处置,累计指令银行管控柜台取现账户48个,返还涉案资金245万余元。2022年,警银协作经验做法在全市公安系统学习推广。 王 非:以一颗真心唤醒“迷途羔羊” [王 非] 在部队时他建设祖国,为沙漠带去光明,为城市带去绿洲;在公安时他守护平安,在高墙内担任灵魂感化者,为迷途者指明方向,为失落者重振希望。他叫王非,是江北区公安分局看守所民警。 大学毕业的王非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志愿加入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部队,支援祖国的边疆建设。“为开展沙漠通电工程,我们在阿勒泰地区的沙漠里住了一年多时间,从冬天的零下30度待到了夏天的40多度。”王非回忆道:“晚上点蜡烛得省着来,随便刨个坑就是睡觉的床。”但让王非自豪的是,正是因为他们的艰苦努力,沙漠里终于有了光,周围的居民也用上了干净的水。 2005年,从部队转业的王非进入了江北区公安分局,干过社区民警,当过资料内勤和刑侦内勤,在担任案侦民警之后又来到看守所担任管教。但不管走到哪儿,王非都将在部队吃苦耐劳、尽职尽责的精神带到那儿,从警期间,他共荣立三等功5次,荣获嘉奖11次。 在看守所工作期间,有一名在押人员张某让王非记忆深刻。张某挪用公款涉嫌犯罪,但他因不懂法,固执地认为自己没有错,造成心理压力很大,进入看守所后一直有自杀倾向。“因为担心张某出现意外,我连续三天没回家,时时刻刻守护他、帮助他,给他普法,和他谈心。”终于,在王非的感化下,陈某调整好了心态,愿意正视自己犯下的错误。 王非始终用最真挚的心同在押人员交流,帮助一个个“迷途的羔羊”走向新生,重拾生活的信心。王非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管教,更是在押人员的朋友、亲人和知心人。 记者 张柳妞 朱颂扬 实习生 杨敏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