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自觉” 不断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素养

时间: 2023-08-17 来源: 重庆长安网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1680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提出明确要求。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必须深学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素养作为坚实基础,不折不扣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切实转化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市的实际工作效能。
一、坚定法治方向,筑牢正确道路的政治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当前,一些人言必称“司法独立”,其目的就是利用西方“宪政民主”“三权分立”的说辞,不断输入西方的司法观念,贬损我国的政治制度。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准确识别背后的“政治陷阱”,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发声,在思想交锋中敢于亮剑,坚决抵制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错误思潮,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坚守法治信仰,增强深学笃用的理论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律,只有铭刻在心中的法治,才是牢不可破的法治,这是法治的真谛所在。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等,都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为全社会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血脉和丰厚滋养。必须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领悟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准确把握“党和法的关系”“政治和法治的关系”“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辩证关系,从而加深对“十一个坚持”的系统理解和把握,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树立起对法治内心拥护、真诚信仰和忠诚践行的理论自觉。
三、善用法治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思想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办事,越是疑难复杂问题,越是重大紧急情况,越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解决,为全社会立“明规则”、破“潜规则”,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依法治理的难度不断加大。比如,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多发频发,新型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还需持续用力;又如,个别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比较淡薄,从查处的案件来看有的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徇私枉法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形象。越是面对复杂情况、紧急事态,就越要求我们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思考谋划,努力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强化法治担当,落实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法治担当是胸怀“两个大局”、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态度和责任。必须把法治担当和“重实践、建新功”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一体推进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依法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法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依法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水平,努力为开创全面依法治市新局面贡献力量。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王 戬)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坚持“四个自觉” 不断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提出明确要求。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必须深学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素养作为坚实基础,不折不扣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切实转化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市的实际工作效能。
一、坚定法治方向,筑牢正确道路的政治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当前,一些人言必称“司法独立”,其目的就是利用西方“宪政民主”“三权分立”的说辞,不断输入西方的司法观念,贬损我国的政治制度。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准确识别背后的“政治陷阱”,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发声,在思想交锋中敢于亮剑,坚决抵制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错误思潮,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坚守法治信仰,增强深学笃用的理论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律,只有铭刻在心中的法治,才是牢不可破的法治,这是法治的真谛所在。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等,都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为全社会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血脉和丰厚滋养。必须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领悟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准确把握“党和法的关系”“政治和法治的关系”“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辩证关系,从而加深对“十一个坚持”的系统理解和把握,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树立起对法治内心拥护、真诚信仰和忠诚践行的理论自觉。
三、善用法治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思想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办事,越是疑难复杂问题,越是重大紧急情况,越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解决,为全社会立“明规则”、破“潜规则”,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依法治理的难度不断加大。比如,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多发频发,新型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还需持续用力;又如,个别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比较淡薄,从查处的案件来看有的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徇私枉法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形象。越是面对复杂情况、紧急事态,就越要求我们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思考谋划,努力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强化法治担当,落实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法治担当是胸怀“两个大局”、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态度和责任。必须把法治担当和“重实践、建新功”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一体推进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依法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法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依法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水平,努力为开创全面依法治市新局面贡献力量。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王 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