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仁寿,一半是诗词,一半是美景。 大美仁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旅游产业蓬勃兴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大美仁寿,城美景美;大美仁寿,一半是诗词,一半是美景;大美仁寿,风景这边独好。走进大美仁寿,这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的文物遗存,美丽的景区风光,星罗棋布的乡村美景,定将让你流连忘返,让你迷失自己。 近年来,四川省仁寿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以下简称仁寿县文广旅局)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锚定“一品牌四强县”目标,奋力打造黑龙滩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传承强县、文化服务强县、文明实践强县、文旅融合强县,加快建成新时代文化强县。 打造文化品牌 建设文化传承强县 大美仁寿,美在文化。 “我们不断挖掘提炼仁寿文化,着力打造仁寿文化品牌。”仁寿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他们认真搜集整理仁寿传统文化及黑龙滩文化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积极开展走访调研,召集仁寿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专家学者座谈,听取提炼打造仁寿文化品牌专业意见。 同时,围绕黑龙滩工程建设、仁寿文旅发展轨迹、仁寿历史文化底蕴、非遗项目传承等方面,初步建立仁寿文化人才库,并实施动态管理。联合县文联、县社科联、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高校等组织和黑龙滩建设参与者、专家、学者等群体力量,开展黑龙滩建设历程、重大作用、精神文化和感人故事等调查研究。 (国家AAAA级景区黑龙滩) 依托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的文物遗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蘊,仁寿县着力推进文化传承强县建设。 该县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今年上半年成功争取到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能仁寺摩崖造像安防工程、冒水村摩崖造像和能仁寺摩崖造像数字化保护利用工程,顺利完成冒水村摩崖造像安防工程、甘泉寺附属建筑修缮工程,省保两岔河摩崖造像成功入选首批四川省乡村石窟寺文化微景观试点建设项目,为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及中小石窟寺文物保护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 今年4月,该县配合省考古研究院开展彰加镇汪家庙宋墓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陶瓷器及精美的石雕构件等。同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积极营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氛围,在冯建吴石鲁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仁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并联合县收藏家协会举办了非遗产品展示展销活动。 仁寿县还切实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今年上半年,该县公布了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名单。同时,组织开展仁寿陶艺、子午门武术、金钱板等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并组织抬工号子、子午门武术、舞龙舞狮等非遗项目参加“乐购新春 仁人欢乐”春节促消费、仁寿半程马拉松氛围营造、黑龙滩文化走进西栖里展演等各类大型节会活动,进一步扩大仁寿非遗知名度。 该县还稳步快速推进博物馆建设,以国家二级博物馆建设标准建成县博物馆,扎实推进县博物馆展陈布展及配套服务区域装修工程项目建设,并成立黑龙滩博物馆建设专班,认真收集相关资料、文件、图纸。 坚持以文化人 建设文化服务强县 以文化人,以文强基。 仁寿县坚持不懈地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不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力推进文化服务强县建设,努力使公共文化服务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群众需求。 该县严格落实“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拓展探索延时开放措施。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认真制定《2023年文化惠民巡演工作方案》《2023年“东坡文化六进·家风家教传真情新风正气润人心”主题巡演方案》《2023年“三苏文化 黑龙滩文化”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等,今年计划将开展主题送文化下乡惠民演出、“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等活动200余场次。 同时,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仁寿县图书馆已完成国家一级馆复核工作。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目前全县4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通过市级验收,正加紧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通过省级验收。 今年上半年,仁寿县文化馆开展为期3个月的全民艺术普及春季公益培训,开设古筝、中国舞、合唱、书法、国画、健身操等6门类7个班次,开设群众喜爱课程,让更广大群众享受文化福利,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点、邻里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手工制作、新春送春联、端午送祝福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据了解,仁寿县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仁寿县乡村文化旅游季宣传推广活动,首次赴成都、德阳、资阳开展“看山看水看仁寿”文旅交流展演展示活动,吸引三地市民3万余人次驻足观看;成功举办第五届乡镇文艺汇演。该县还深入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积极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扎实开展广播电视民生实事,群众满意率超过95%。 “我们将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免费开放政策,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措施延时服务,让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惠民、便民。”仁寿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和文艺精品繁荣工程,围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等题材,坚持“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开展文艺精品创作,组织参加第三届四川艺术节“群星奖”比赛,并督促指导仁寿大舞台艺术团精心打造节目,在全县乡镇、村(社区)、学校、敬老院开展系列主题巡演。 深化文旅融合 建设文旅融合强县 走进大美仁寿,除了国家AAAA级景区黑龙滩以及乐高乐园、诺伊谷、响水六坊、天府茶灵谷、蝶彩花卉园、飞泉山公园,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风景—— 走进有天府回乡民族风情村寨之称的青岗乡,这里菜花坞主景区占地500余亩,三面环水,通江河约4.5公里蜿蜒环绕形成半岛,每年3月菜花开放时,金色一片,景色十分怡人,被网友们列为最佳菜花观赏地之一。 走进中岗桃花谷,这里的自然风光犹如“世外桃源”,是春季广大游客踏青访友、休闲观光、摄影采风、体验民俗的好去处。每年春天,总是看到粉色中夹杂着白色和青色,远处还有黛山秀水,让8000亩的中岗桃花谷俨然成为一幅结庐深山的中国画,让人陡然间心静如水,恍若隔世。 走进与飞泉山公园遥遥相对的天仁公园,依山而建的天梯直通翳嘶山,由698级台阶组成的天梯两旁林木葱郁,而连接天梯的天街,街心花台岸际栏杆、牌坊亭阁甚为壮观。在翳斯山上,各种建筑林立,茶园、歌厅、休闲亭、农家乐、儿童乐园,大型综合经营“天利山庄”有别墅、游泳池、球场,堪称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全新升级) 走进景贤乡,这里建有山外青山滑翔基地,为国家级、省级滑翔伞比赛提供集训基地,是目前四川省认证的第四家滑翔伞训练基地,也是省内各方面条件最好的滑翔基地。同时,该基地致力于大力推广滑翔伞运动,为普通人提供一个圆飞行梦的地方,让乡村旅游逐步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体验+休闲旅游方向转型升级。 在仁寿,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景色之美、文化之美,更看到了文旅融合之美。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仁寿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他们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旅游景区品质和文化内涵,强力推进文旅融合强县建设。 今年上半年,仁寿县顺利完成天府旅游名县现场验收工作,并启动五龙山基础设施债券项目徒步道及旅游环线工作,全域旅游保障设施项目第一期全面竣工,完成仁寿县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保障设施建设二期项目债券申报。 同时,在第三届仁寿县乡村文化旅游季宣传推广活动中,发布了“大美仁寿都市文旅休闲游”“赏花品果乡村文旅休闲游”和“一湖山水韵 度假黑龙滩精品度假游”三条精品旅游线;举办了“春漫花海 百年梨乡”曹家镇梨花观赏、“桃你欢心”文宫镇桃花观赏、枇杷采摘,“曲水留香·樱您而美”方家镇曲水留香文化旅游、“禾你一起·桐花音乐嘉年华”等活动。并串联东坡区三苏祠、永丰村、黑龙滩等景区景点,初步建成东坡——仁寿文化旅游走廊。上半年,仁寿全县A级接待游客一百多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过亿元。 当前,仁寿县正继续推动乐高乐园、诗里阡陌、火车来斯、地中海俱乐部、铂尔曼酒店、响水六坊等文旅项目建设及运营,并全力用好用活债券资金,启动五龙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全域旅游基础设施二期项目。 持续打造黑龙滩文化品牌,推进文化传承强县、文化服务强县、文旅融合强县……眼下,仁寿县文广旅系统正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努力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奋力谱写全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何军林 通讯员 王川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