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精准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时间: 2023-12-0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9202

11月30日,涉外法治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专题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与会人员围绕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验,研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目标、路径与方式。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政治任务,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介绍,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始终紧跟国家重大战略,保持与法治中国建设同向同行,持续探索以实践为导向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

打造分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如何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精准服务国家对外战略,西南政法大学高度重视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从本硕博三个层次积极探索适宜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建设机制。

本科层次。2013年,该校在全国率先开设法学本科层次的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迄今已连续招生十届。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合作创办全国首个“法学+法语”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硕士层次。2014年开设法律硕士,开启硕士层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路。先后入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专项项目,是西南地区唯一入选院校,累计与15家单位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打造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共同体。

博士层次。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东盟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东盟英才博士学位项目(东盟高端法治人才博士班项目)是中国法学会依托西南政法大学开办的,旨在根据东盟国家法治人才需求,采取订单式高端人才特色培养模式,通过设计完善的培养体系和针对性强的培养项目,服务“一带一路”法治建设需要。

坚持“通专结合”的培养路径

“在通才培养的基础上,该校精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涉外法治人才的分类培养,引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并取得一定成果。”据介绍,该校坚持“通专结合”的培养路径,已累计培养各层次各类别涉外法治人才3700余人。

该校学生多次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维也纳国际会议发言,并在高水平涉外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该校还建成了“域外法查明平台”,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首批5家域外法查明平台之一。

该校搭建起中国——东盟法治合作平台,并与老挝司法部、柬埔寨司法部、缅甸最高检察院、印尼最高法院、泰国司法学院、东盟法律协会等30多个单位建立交流合作关系。

此外,该校还重点将法语、西班牙语等联合国官方语言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常用的阿拉伯语作为第一外语,实现特定语言与法律知识的直接对接。

加快建立联合育人工作机制

“西南政法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对接多层次多领域涉外法治人才需求。”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持续升级,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不断发展,西部地区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正在大幅增加,对高质量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他表示,接下来要发挥好西南政法大学人才培养优势,打造品牌、打造亮点,努力形成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西政经验”。将进一步优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涉外法律、国际法、国别法、国际关系、外语等相关科目纳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加快建立学校与涉外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企业、法律服务机构等联合育人的协同工作机制,努力将法院、律所、仲裁委等涉外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有效引入校内。以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记者 叶惠娟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西南政法大学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精准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11月30日,涉外法治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专题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与会人员围绕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验,研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目标、路径与方式。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政治任务,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介绍,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始终紧跟国家重大战略,保持与法治中国建设同向同行,持续探索以实践为导向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

打造分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如何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精准服务国家对外战略,西南政法大学高度重视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从本硕博三个层次积极探索适宜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建设机制。

本科层次。2013年,该校在全国率先开设法学本科层次的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迄今已连续招生十届。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合作创办全国首个“法学+法语”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硕士层次。2014年开设法律硕士,开启硕士层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路。先后入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专项项目,是西南地区唯一入选院校,累计与15家单位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打造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共同体。

博士层次。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东盟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东盟英才博士学位项目(东盟高端法治人才博士班项目)是中国法学会依托西南政法大学开办的,旨在根据东盟国家法治人才需求,采取订单式高端人才特色培养模式,通过设计完善的培养体系和针对性强的培养项目,服务“一带一路”法治建设需要。

坚持“通专结合”的培养路径

“在通才培养的基础上,该校精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涉外法治人才的分类培养,引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并取得一定成果。”据介绍,该校坚持“通专结合”的培养路径,已累计培养各层次各类别涉外法治人才3700余人。

该校学生多次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维也纳国际会议发言,并在高水平涉外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该校还建成了“域外法查明平台”,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首批5家域外法查明平台之一。

该校搭建起中国——东盟法治合作平台,并与老挝司法部、柬埔寨司法部、缅甸最高检察院、印尼最高法院、泰国司法学院、东盟法律协会等30多个单位建立交流合作关系。

此外,该校还重点将法语、西班牙语等联合国官方语言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常用的阿拉伯语作为第一外语,实现特定语言与法律知识的直接对接。

加快建立联合育人工作机制

“西南政法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对接多层次多领域涉外法治人才需求。”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持续升级,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不断发展,西部地区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正在大幅增加,对高质量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他表示,接下来要发挥好西南政法大学人才培养优势,打造品牌、打造亮点,努力形成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西政经验”。将进一步优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涉外法律、国际法、国别法、国际关系、外语等相关科目纳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加快建立学校与涉外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企业、法律服务机构等联合育人的协同工作机制,努力将法院、律所、仲裁委等涉外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有效引入校内。以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记者 叶惠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