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波澜 乔叶第一部长篇小说《宝水》获得了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她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作为一个乡村之子,三十年里,对于故乡,我有一个渐渐远离又徐徐回归的漫长过程。”《宝水》正是一部描写主人公“我”——地青萍徐徐返回乡村的长篇小说。 “我”之所以要返乡,是因为患有严重的失眠症。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在混合着麦香和粪臭味的乡村睡眠质量很好,于是决定办理病退提前回乡休养身体。 小说中,“我”返回的不是“我”的故乡——福田庄,而是和福田庄同属于一个县域的另一个村子宝水。“我”的老家福田庄已经被拆得面目全非,而宝水既不是那种没有一点热乎气儿的荒凉破败的村子,也不是已经成了旅游景点的那种大红大紫的村子,它介于二者之间,是一个正在由传统乡村转型为以文旅为特色的新型乡村的村子,离城不远也不近,完美符合“我”的要求。 “我”的失眠,追根溯源,跟三个亲人密不可分,奶奶,父亲,还有“我”的丈夫豫新。“我”的父亲,为了完成从奶奶那里领受的乡村人情任务,命丧于帮七娘的儿子送婚车的途中,“我”由此对老家、对奶奶产生了刻骨的怨恨。因了这怨恨,在接到奶奶即将离世的电话后,有意一再拖延,使得弥留之际的奶奶最终没能见上日思夜想的“小闺蜜”——“我”一眼。 父亲的横死,奶奶的抱憾而终,再加上婚前婚后对“我”宠溺有加的丈夫豫新的意外离世,怨恨,悲伤,歉疚,委屈,思念,不甘,林林总总郁积于心,终致成疾。 纵观全书,小说从正月十五落灯写起,以大年三十点灯结束。算起来,“我”在宝水前前后后住了整整一年。一年来,宝水村秀美的自然风光,温馨亲切的人情伦理,还有如火如荼开展的乡村建设,熏陶着“我”,感染着“我”,打动着“我”,甚至“我”还亲身参与其中,最终,“我”的心灵创伤得到抚慰,融入了乡村,失眠症也随之不治而愈。 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主人公“我”时长一年的返乡之旅,也是“我”的精神疗愈之旅,更是我这个“外路人”成功融入乡村内部之旅。 大致梳理一番,在宝水村的一年,“我”基本经历了村里人把“我”当外路人、“我”自己把自己当外路人以及“我”忘记了自己是个外路人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村里人把“我”当外路人。 五一长假过后,“我”来到宝水已将近仨月。我的土话已经说得越来越自如,甚至都会引来村民们开心的赞许,但是他们在赞许“我”的同时,还是会认为“我”是个外路人。这使我明白,即便形式上“我”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土话,甚至能随口吐出“乖不楚楚”“白不生生”之类的特有句式,但实质上还是没有能融入村庄,没有能成为村民们中的一个,“这让我既酸涩又踏实。也不知他们心里的外和里隔着多远”。 第二个阶段,“我”还把自己当外人。 学校放暑假的时候,距离“我”来到宝水已将近半年。半年里,在经营民宿的同时,“我”尽己所能,发挥自己报社出身的特长,帮着村上做了诸如设立村史馆、景点解说员等很多事情,“来到村里就扑下身子,和人民群众打成了一片”,得到了杨镇长、支书大英以及村民们的认同和称赞。 村上新来了两个大学生,支书大英当着“我”的面将他们称作“外路人”。“我”问大英:“你看我这个外路人对咱村是否真心?”引来大英一番批评:“你看你说的这是啥话,我对你说他们是外路人,就是没把你当外路人。你稳不踏踏地住了恁长时候,揽了恁多事,满村里谁敢昧良心说你对咱村不是真心?你问这话,只能见你自己有外心。问出这话就该打。”一番话说得“我”无言以对。 大英是村支书,是村里人的代表,她掏心掏肺的一席话,表明村里人已经敞开心怀接纳了我,不再把“我”当外路人。而此时的“我”,在听到“外路人”三个字时仍旧敏感地觉得扎耳,恰说明“我”的心结仍未解开,内心深处仍把自己当成外路人。 第三个阶段,“我”忘记了自己是个外路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忙碌,忙着给就要结婚的小曹装被子,忙着吃小曹和青蓝结婚的“三八席”,忙着和大英秀梅一干人等拍抖音《朝阳沟》,忙着跳广场舞,忙着采野菊花, 忙着东一家西一家吃热腾腾的杀猪菜,忙着看耍狮子听徐先儿喊彩,忙着过小年吃长桌宴……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间,又是半年光阴过,这半年来,不再有人说“我”是外路人,“我”也不再关心别人怎么看待“我”这个外路人。 从正月到腊月,日复一日,四季流转,宝水作为福田庄的镜像,跟我童年时期所待过的福田庄一样,乡土气息浓厚,慰藉了“我”的乡情;宝水的九奶是福田庄奶奶的镜像,虽与“我”无血缘关系,却弥补了“我”对奶奶的思念和歉疚;而老原似乎是豫新的反面镜像,他源自乡土血脉的充沛生命力也激活了“我”因从乡土连根拔起而衰微的生命力。 在宝水,“我”卸下了重负,卸下了心头的千斤重担,“现在看来,宝水似乎是个合适的卸货之地。心理学不是有一个什么词叫移情么,我在宝水做的这些分外之事,在本质上好像就是对福田庄的弥补性移情。” 总之,“我”在宝水村重新获得甜酣的睡眠,“突然想起,确实很久不曾失眠了,几乎忘了失眠这回事。不知不觉间,这顽疾遁于无形”。 乡村最终治愈了“我”的失眠,治愈了“我”的心理疾患,“我”在逃离乡村多年之后终于再次如盐入水般返回并融入了乡村。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