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良骥 张超 《爱国主义教育法》已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塑造期、三观形成期和身心快速成长期,是树立远大理想、确立人生奋斗目标、提高思想境界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学教师,笔者不仅深感现阶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恰逢其时,更应当主观能动,积极筹划,躬耕不辍,富于创新。 《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这为中学阶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即着重落实“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政课堂”。基于此,笔者对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阶段落地生根,延展生成如下几点思考: 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突出鲜明时代教育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的民族心、民族魂。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出自信奋进的民族精神,近代百年的不屈探索书写出爱国主义的壮丽篇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伟大事业的成就需要伟大精神的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心之所向,共同期盼光明前程。 统一整合优质资源,协同一体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继而将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融入面向中学生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学校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精神,要求改变以往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分散的状况,促进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基于此,学校场景的爱国主义教育,既要筑牢课堂主阵地,也要站稳课外活动场,形成统一完整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南开系列学校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百年南开爱国魂,蕴藏在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崇高风范中,蕴藏在严修、张伯苓等创校先贤为国家办教育的筚路蓝缕中,蕴藏在何懋勋、刘毓璠、袁永懿等南开英烈舍身为国的英勇事迹中,蕴藏在范文澜、何廉、吴大任等学术大师研究强国的奋斗实践中,更蕴藏在穿越时空的“爱国三问”的孜孜问答中。而这百年追求,都可以凝结为八个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从渤海之滨到嘉陵之津,“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使命,虽然在一届届南开学子对“公能”校训的颂扬与实践中得到时代升级,但永恒不变的是他们拳拳爱国的赤子之心。重庆南开中学依托教育场地打造爱国教育阵地,根据学习场合创新爱国教育方式,将爱国教育贯穿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细化到校园生活的点滴中。范孙楼后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是赵晶片、韦廷光、韦延鸿等五位南开师生“红岩精神”的见证,也是陈永恒、夏嘉田等十一名校友“抗美援朝精神”的见证;安详静谧的津南村,是抗战时期中华儿女顽强不屈的见证;办公楼前的张伯苓老校长塑像,是近代先贤办教育除五病救中国的见证……校园里“无声胜有声”的爱国教育浸润,引导南开学子将个人人生理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去,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凝练为家国情怀。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助力学生家庭爱国氛围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并提倡“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2022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多方面措施,为学生所在家庭提供教育指导服务,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这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精神高度一致。这些都为爱国主义与家庭教育相融合提供了理论、法律和精神上的支撑,为广大家长把握家庭教育大方向保驾护航。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南渝中学)建立了家长学校,针对不同学段学生成长的特点,定期组织爱国主义家庭教育服务指导和实践活动,传授爱国主义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特别是在家长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能精神”教育,引导家长真正做到“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提高家庭爱国主义教育的水平,共同孵化爱国学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将家庭这第一个课堂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南渝中学)还立足校园,借助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点,向社区内更多家庭讲好“南开故事”,延展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南渝中学)推动的爱国主义家庭教育指导影响范围,提高社区层面的爱国主义家庭教育水平,共同营造家庭、社区、社会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从课堂思政的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课堂之中。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全人类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学科课堂在传授人类文明知识的同时,更应彰显中华文明的深厚纵深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助力青少年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的树立,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南渝中学)开展“公能”德育育人模式,将“四史教育”的落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开展、“四个自信”的培育等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通过项目化学习,扎实推进课堂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宪法日学习活动”“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展”“中华诗词大赛”“传统数学文化节”“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学科特色鲜明,更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其中,并润化于广大师生的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今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欣欣向荣,他们追求的伟大理想正在变成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历经近代百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成就。随着《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必将继续引领当代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上前进,前进,再前进。 (作者单位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 重庆市南渝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