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读汪曾祺短篇小说《安乐居》

时间: 2024-03-1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10133

◎ 王保利

汪曾祺先生在《海边小说三篇》后记中写道:“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的确,他真心实意地在作文,没有一丁点虚饰浮文的意思。

汪先生的小说读起来,极似散文,在《安乐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先生信笔写下,开枝散叶,如流水行云,娓娓道来,我们仿佛跟着先生在安乐居走上一遭,让你知道“安乐居是一家小饭馆,挨着安乐林。”安乐林是一片小树林,名声却不小。来安乐居吃饭喝酒,有啥呢?先生领着你端详,“主食是包子、花卷。”“这家饭店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的喝酒比吃饭的多。”然后逐个给你介绍北京人喝酒的层次,以及酒座的层次。喝酒必有下酒菜,“酒菜不少。煮花生豆、炸花生豆。暴腌鸡子。拌粉皮。猪头肉……”跟我们常去的小酒店差不多。先生特别介绍了“最受欢迎的是兔头。”详细描述后,先生又讲“这个小饭店大可另挂一块招牌:‘兔头酒家’。”有趣的人和事,让我们读起来,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诚如作家毕飞宇所评价,汪老的行文是“人性的,文化的,诗意的”。

既然是小说,自然要有人物的描写,因为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汪老在这篇小说中,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活灵活现的人物。首先写了老吕的“三慢”:喝酒慢(三两酒从十点半一直喝到十二点差一刻),抽烟慢(慢条斯理的,从不大口猛吸),说话慢。与老吕形成昭着对照的,是爱眨巴眼的老聂的“快”。喝酒快,不像老吕一口一口地抿。骑车也快,用了一个“奔”字形容。最后一句:“一口把余酒喝净,退了杯,‘回见!’出门上车,吱溜——没影儿了。”更是点睛之笔。

最让人难忘的是,先生用较大的篇幅描述“瘸子”这个小人物。安乐居喝酒的都很有节制,很少有人喝过量的。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人是个瘸子。左腿短一截,走路时左脚跟着不了地,一晃一晃的。口袋里一有钱就喝,喝酒爱说,老是那一套,没人听他的。他一个人说,前言不搭后语,当中夹杂了很多“唔唔唔”……尽管人们常揶揄他,可瘸子爱管闲事,表现他仗义执言、爱打抱不平的另一面:有一回,在李村胡同里,一个市容检查员要罚一个卖花盆的款,他插进去了:“你干嘛罚他?他一个卖花盆的,又不脏,又没有气味,‘污染’,他‘污染’什么啦?罚了款,你们好多拿奖金?你想钱想疯了!卖花盆的,大老远地推一车花盆,不容易!”他对卖盆的花说:“你走,有什么话叫他朝我说!”很奇怪,他跟人辩理的时候话说得很明快,也没有那么多“唔唔唔”了。

此外,汪先生还在文中描写了各具特色的人物,使人过目不忘: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彬彬有礼、梳着长长背发的画家;原先扛包、现在遛鸟、特别能聊的老王;长头发、小胡子、大花衬衫、苹果牌牛仔裤、尖头高跟大盖鞋、变色眼镜的三个小伙子;以及裱字画的佟秀轩和白薯大爷。安乐居展示的是一组活生生的群像画卷,如“清明上河图”一般。

汪先生的文字,一如既往地幽默风趣又乐观积极,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仿佛人人可爱,事事可玩味。他写老吕,“他不是像一般人似的‘垂足而坐’,而是一条腿盘着,一条腿曲着,像老太太坐炕似的踞坐在一张方凳上。”写到这儿,已让老吕跃然纸上,而且后缀加了一句“——脱了鞋。”更让人乐不可支。先生写上海老头,“他的话很特别,在地道的上海话里往往掺杂一些北京语汇:‘没门儿!’‘敢情!’”“啊,我们吃酒格人,好比天上飞格一只鸟(读如‘屌’),格小酒馆,好比地上一棵树。鸟飞在天上,看到树,总要落一落格。”先生感慨:“如此妙喻,我未之前闻,真是长了见识。”自然,我们也长了见识。

汪曾祺先生的小说,总是于小处着眼,不用辞藻堆砌,不用技巧修饰,字里行间都是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无限热爱,就像先生自己说的那样: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他。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修辞立其诚——读汪曾祺短篇小说《安乐居》

◎ 王保利

汪曾祺先生在《海边小说三篇》后记中写道:“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的确,他真心实意地在作文,没有一丁点虚饰浮文的意思。

汪先生的小说读起来,极似散文,在《安乐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先生信笔写下,开枝散叶,如流水行云,娓娓道来,我们仿佛跟着先生在安乐居走上一遭,让你知道“安乐居是一家小饭馆,挨着安乐林。”安乐林是一片小树林,名声却不小。来安乐居吃饭喝酒,有啥呢?先生领着你端详,“主食是包子、花卷。”“这家饭店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的喝酒比吃饭的多。”然后逐个给你介绍北京人喝酒的层次,以及酒座的层次。喝酒必有下酒菜,“酒菜不少。煮花生豆、炸花生豆。暴腌鸡子。拌粉皮。猪头肉……”跟我们常去的小酒店差不多。先生特别介绍了“最受欢迎的是兔头。”详细描述后,先生又讲“这个小饭店大可另挂一块招牌:‘兔头酒家’。”有趣的人和事,让我们读起来,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诚如作家毕飞宇所评价,汪老的行文是“人性的,文化的,诗意的”。

既然是小说,自然要有人物的描写,因为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汪老在这篇小说中,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活灵活现的人物。首先写了老吕的“三慢”:喝酒慢(三两酒从十点半一直喝到十二点差一刻),抽烟慢(慢条斯理的,从不大口猛吸),说话慢。与老吕形成昭着对照的,是爱眨巴眼的老聂的“快”。喝酒快,不像老吕一口一口地抿。骑车也快,用了一个“奔”字形容。最后一句:“一口把余酒喝净,退了杯,‘回见!’出门上车,吱溜——没影儿了。”更是点睛之笔。

最让人难忘的是,先生用较大的篇幅描述“瘸子”这个小人物。安乐居喝酒的都很有节制,很少有人喝过量的。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人是个瘸子。左腿短一截,走路时左脚跟着不了地,一晃一晃的。口袋里一有钱就喝,喝酒爱说,老是那一套,没人听他的。他一个人说,前言不搭后语,当中夹杂了很多“唔唔唔”……尽管人们常揶揄他,可瘸子爱管闲事,表现他仗义执言、爱打抱不平的另一面:有一回,在李村胡同里,一个市容检查员要罚一个卖花盆的款,他插进去了:“你干嘛罚他?他一个卖花盆的,又不脏,又没有气味,‘污染’,他‘污染’什么啦?罚了款,你们好多拿奖金?你想钱想疯了!卖花盆的,大老远地推一车花盆,不容易!”他对卖盆的花说:“你走,有什么话叫他朝我说!”很奇怪,他跟人辩理的时候话说得很明快,也没有那么多“唔唔唔”了。

此外,汪先生还在文中描写了各具特色的人物,使人过目不忘: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彬彬有礼、梳着长长背发的画家;原先扛包、现在遛鸟、特别能聊的老王;长头发、小胡子、大花衬衫、苹果牌牛仔裤、尖头高跟大盖鞋、变色眼镜的三个小伙子;以及裱字画的佟秀轩和白薯大爷。安乐居展示的是一组活生生的群像画卷,如“清明上河图”一般。

汪先生的文字,一如既往地幽默风趣又乐观积极,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仿佛人人可爱,事事可玩味。他写老吕,“他不是像一般人似的‘垂足而坐’,而是一条腿盘着,一条腿曲着,像老太太坐炕似的踞坐在一张方凳上。”写到这儿,已让老吕跃然纸上,而且后缀加了一句“——脱了鞋。”更让人乐不可支。先生写上海老头,“他的话很特别,在地道的上海话里往往掺杂一些北京语汇:‘没门儿!’‘敢情!’”“啊,我们吃酒格人,好比天上飞格一只鸟(读如‘屌’),格小酒馆,好比地上一棵树。鸟飞在天上,看到树,总要落一落格。”先生感慨:“如此妙喻,我未之前闻,真是长了见识。”自然,我们也长了见识。

汪曾祺先生的小说,总是于小处着眼,不用辞藻堆砌,不用技巧修饰,字里行间都是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无限热爱,就像先生自己说的那样: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他。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