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铸就平凡民警的非凡荣耀——记潼南区公安局宝龙派出所民警张国忠

时间: 2024-04-2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叶桂君 阅读量:12854

张国忠,潼南区公安局宝龙派出所民警,今年55岁的他,即将迎来从警30年的荣耀时刻。

择一事,干一生。张国忠以“老黄牛”般的坚韧,默默奉献扎根基层,无怨无悔诠释为民初心,用行动谱写了平凡民警的非凡荣耀。

梦想起航

让“当警察”的种子生根发芽

从小就有警察梦的张国忠在1991年退伍返乡后,成为古溪派出所的联防员,1992年在当地的一次警员考试招募中成为一名公安员,直到1994年才正式调入古溪派出所,成为了人民警察。“既然实现了理想,就一定要做出成绩来。”他说。

上世纪90年代的潼南古溪镇,群众以务农为主,地里农活多,办事、购买生活用品都得等到赶集,每次赶集,古溪镇就特别热闹,张国忠也特别忙。

赶集日,张国忠都会早早地把户籍大门打开为群众办理业务。那时的公安户籍工作没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辅助,主要靠人填写、装订,效率不高,直到中午仍然还排着许多办理的群众。经常和群众打交道的张国忠知道,农村农活繁忙,许多群众赶时间回去,喊他们下午再来办理,肯定耽搁他们时间。于是他顾不上吃午饭,每次都坚持办完才结束。

能为群众解决户口难题、办理户口业务、处理身份证件等实实在在的问题,张国忠打心里高兴,群众的认可,更坚定了他要做一名好警察的信念。

责任担当

“最美的勋章”照亮从警初心

1995年,张国忠和同事一起前去传讯涉嫌拐卖人口的嫌疑人王某,不料在半路就迎面碰上了。王某见警察找他,二话不说扭头就跑,张国忠来不及反应拔腿就追。

年轻热血加上有当兵的底子,张国忠跑得飞快,眼看就要逮住王某时,王某从口袋里摸出一把刀,转身便向张国忠刺来,来不及反应躲闪,张国忠不幸被刺中腹部。

中刀后张国忠又继续追出去三四百米才反应过来被刺伤,最终因失血和体力不支倒在地上。同事赶来紧急将他送医抢救,经过3小时的救治,命总算是保住了,但刀疤却永远地留在了张国忠的侧腹上。

事后张国忠得知,如果刀口再向上偏1厘米,就会刺破他的肝脏引起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差点就洗白咯!”张国忠调侃地说道,对于这次“生死攸关”的事,尽管心有余悸,但作为一名警察的责任与使命,却让他一次又一次冲在前面。

2012年6月1日,是张国忠到潼南区公安局正兴街派出所任职后第一天值班,结果却被打成了“熊猫眼”。当天,群众报警称其父亲精神病犯了,请求民警帮忙送入医院,张国忠得知情况后,立即前往报警人家中。

到了现场发现,病人手持菜刀胡言乱语地对着周围的人挥舞,因担心病人伤人,张国忠冲在最前面和病人对峙。电光石火间,张国忠箭步上前夺下了刀,却不想被病人一拳打中左眼,整整一个月才逐渐消肿。

“警察这个职业虽伴随着危险,但身后是群众,我们责无旁贷。”在张国忠30年的从警生涯中,这样的经历不胜枚举,但没有一件让他停下脚步。

扎根基层

深植“为民服务”的参天大树

张国忠常说:“从农村来,到农村去,我觉得自己适合基层,也愿意扎根基层。”张国忠喜欢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走近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

辖区吴老头长年卧病在床,家里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拮据,张国忠多次到吴老头家中了解情况,协调民政部门办理低保,解决了生活问题,考虑到吴老头办理身份证不便,张国忠便拿着相机亲自到家中为其拍照办理。

小许是一个被捡养的孩子,已满6岁,正是该上学的年纪。由于当时收养小许的群众没有做落户登记,目前面临无法上学的难题。张国忠得知后,联系民政部门按照“一人一案、一事一议”方针,统筹解决了落户、监护、救助等问题,让小许成功落户。

还有村头的李阿姨、王老头,因为土地纠纷大打出手,矛盾不断。张国忠了解情况后,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找到矛盾纠纷当事人的熟人、亲属做工作,用一次又一次的上门走访,解开了双方的心结,最终握手言和。

把群众放在心里,一件件群众琐碎日常的小事,就是张国忠认认真真为民解忧的大事,他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贴心工作,走进了群众的心里,大家都热情地叫他“张户籍”,走在路上总有群众热情地给他打招呼,甚至喊他吃饭,请他喝水,找他话家常。

作为土生土长的潼南宝龙镇人,张国忠在古溪派出所工作数年后,又先后被调配至交巡警支队、正兴街派出所,直到2022年10月回到了宝龙派出所。

回顾30年的从警生涯,张国忠表示“自己画了个圆”,但为民服务的“句号”张国忠还未画完,他依然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记者 李亚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热爱铸就平凡民警的非凡荣耀——记潼南区公安局宝龙派出所民警张国忠

张国忠,潼南区公安局宝龙派出所民警,今年55岁的他,即将迎来从警30年的荣耀时刻。

择一事,干一生。张国忠以“老黄牛”般的坚韧,默默奉献扎根基层,无怨无悔诠释为民初心,用行动谱写了平凡民警的非凡荣耀。

梦想起航

让“当警察”的种子生根发芽

从小就有警察梦的张国忠在1991年退伍返乡后,成为古溪派出所的联防员,1992年在当地的一次警员考试招募中成为一名公安员,直到1994年才正式调入古溪派出所,成为了人民警察。“既然实现了理想,就一定要做出成绩来。”他说。

上世纪90年代的潼南古溪镇,群众以务农为主,地里农活多,办事、购买生活用品都得等到赶集,每次赶集,古溪镇就特别热闹,张国忠也特别忙。

赶集日,张国忠都会早早地把户籍大门打开为群众办理业务。那时的公安户籍工作没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辅助,主要靠人填写、装订,效率不高,直到中午仍然还排着许多办理的群众。经常和群众打交道的张国忠知道,农村农活繁忙,许多群众赶时间回去,喊他们下午再来办理,肯定耽搁他们时间。于是他顾不上吃午饭,每次都坚持办完才结束。

能为群众解决户口难题、办理户口业务、处理身份证件等实实在在的问题,张国忠打心里高兴,群众的认可,更坚定了他要做一名好警察的信念。

责任担当

“最美的勋章”照亮从警初心

1995年,张国忠和同事一起前去传讯涉嫌拐卖人口的嫌疑人王某,不料在半路就迎面碰上了。王某见警察找他,二话不说扭头就跑,张国忠来不及反应拔腿就追。

年轻热血加上有当兵的底子,张国忠跑得飞快,眼看就要逮住王某时,王某从口袋里摸出一把刀,转身便向张国忠刺来,来不及反应躲闪,张国忠不幸被刺中腹部。

中刀后张国忠又继续追出去三四百米才反应过来被刺伤,最终因失血和体力不支倒在地上。同事赶来紧急将他送医抢救,经过3小时的救治,命总算是保住了,但刀疤却永远地留在了张国忠的侧腹上。

事后张国忠得知,如果刀口再向上偏1厘米,就会刺破他的肝脏引起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差点就洗白咯!”张国忠调侃地说道,对于这次“生死攸关”的事,尽管心有余悸,但作为一名警察的责任与使命,却让他一次又一次冲在前面。

2012年6月1日,是张国忠到潼南区公安局正兴街派出所任职后第一天值班,结果却被打成了“熊猫眼”。当天,群众报警称其父亲精神病犯了,请求民警帮忙送入医院,张国忠得知情况后,立即前往报警人家中。

到了现场发现,病人手持菜刀胡言乱语地对着周围的人挥舞,因担心病人伤人,张国忠冲在最前面和病人对峙。电光石火间,张国忠箭步上前夺下了刀,却不想被病人一拳打中左眼,整整一个月才逐渐消肿。

“警察这个职业虽伴随着危险,但身后是群众,我们责无旁贷。”在张国忠30年的从警生涯中,这样的经历不胜枚举,但没有一件让他停下脚步。

扎根基层

深植“为民服务”的参天大树

张国忠常说:“从农村来,到农村去,我觉得自己适合基层,也愿意扎根基层。”张国忠喜欢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走近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

辖区吴老头长年卧病在床,家里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拮据,张国忠多次到吴老头家中了解情况,协调民政部门办理低保,解决了生活问题,考虑到吴老头办理身份证不便,张国忠便拿着相机亲自到家中为其拍照办理。

小许是一个被捡养的孩子,已满6岁,正是该上学的年纪。由于当时收养小许的群众没有做落户登记,目前面临无法上学的难题。张国忠得知后,联系民政部门按照“一人一案、一事一议”方针,统筹解决了落户、监护、救助等问题,让小许成功落户。

还有村头的李阿姨、王老头,因为土地纠纷大打出手,矛盾不断。张国忠了解情况后,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找到矛盾纠纷当事人的熟人、亲属做工作,用一次又一次的上门走访,解开了双方的心结,最终握手言和。

把群众放在心里,一件件群众琐碎日常的小事,就是张国忠认认真真为民解忧的大事,他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贴心工作,走进了群众的心里,大家都热情地叫他“张户籍”,走在路上总有群众热情地给他打招呼,甚至喊他吃饭,请他喝水,找他话家常。

作为土生土长的潼南宝龙镇人,张国忠在古溪派出所工作数年后,又先后被调配至交巡警支队、正兴街派出所,直到2022年10月回到了宝龙派出所。

回顾30年的从警生涯,张国忠表示“自己画了个圆”,但为民服务的“句号”张国忠还未画完,他依然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记者 李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