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仅是人生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一段拼搏奋斗的历程。重庆市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的青年民警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将青春和热血注入到戒毒事业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不奋斗无青春”的铮铮誓言。 多才多艺的“摆渡人” “各位学员,今天学习包饺子,目的是锻炼你们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在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民警王婷教未成年戒毒人员学习包饺子。 作为教育矫治中心的民警,王婷长期从事课堂化教学、禁毒宣传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作为这所特殊学校的民警教师,王婷真心热爱教学工作,在《戒毒常识》《思想政治》《戒毒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中,她悉心钻研,认真教学,从备课、上课,到批改作业、辅导答疑都一丝不苟,孜孜不倦。 在禁毒宣传教育中,王婷经常以主持人和“大姐姐”的身份走进重庆市第八中学、龙门浩职业中学、渝北区职教中心、大渡口区马王小学、江北区观音桥中学等中小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震撼的案例,亲切随和的互动为学生们扫除“禁毒”知识盲点,告诫同学们明是非、慎交友、懂珍惜。 任劳任怨的“机修工” 2010年,许昶成为一名光荣的司法行政戒毒人民警察。一直以来,他勤学苦钻,成为信息技术的行家里手,通过了市级政府采购专家库信息化的考试。 为了推进场所“三基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他多次组织全所民警开展信息化业务专题培训,安防融合系统、要情日报系统、值排班系统、进出管理系统、一键报警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培训工作。面对同事们的困惑和不解时,他逐一演示讲解要领,从基础和细节操作演示,确保人人掌握,进一步提高了民警的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等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他制定下发大队数字干事制度,把数字干事建好在一线,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大队和机关科室的数据质量。 今年1月,市局推广了进出管理系统,安装调试初期,系统调试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确保系统顺利地运用,他主动加班,经常和市局信息处工程师反复讨论问题,然后背着梯子,到监管区处置问题,有的同事看见了,称他是“穿着警服的民工”。 他相信,自己多付出一点,场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速度就快一些,才能让数字化真真切切赋能到戒毒业务各项工作中,才能把数字一体现代化延伸到戒毒业务全过程。 勤勤恳恳的“安全员” 叶俊作为管理的民警,深知场所安全管理一直都是重点工作。他时刻紧绷安全管理这根弦,通过“勤走、勤看、勤说”的方式,一次次排查场所存在的隐患问题,一次次化解人民群众矛盾,用实际行动确保监管场所安全稳定。 在工作中,叶俊始终秉持着爱岗敬业的精神,无论是日常的戒毒执法、安全检查,还是处理突发事件,他都尽心尽力,力求做到最好。在一次安全排查中,他检查出大门门禁系统在停电后无法正常使用,他立即联系维修师傅,亲自督导师傅维修。经过几个小时的抢修,门禁系统终于可以正常使用,而此时已是深夜,他才拖着疲倦的身体下班。 “叶俊,今天你又来巡逻了?”面对同事的询问。他常常微微一笑,因为他知道,管理部门的职责就是如此,多在监区逛逛,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问题,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这一走,就是12年。 “当别人问我累不累时,我始终答道‘这是我的责任’,这句话就是我内心的真情实感。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我深知责任重大。”叶俊说。 在该所,像王婷、许昶、叶俊的民警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中,用实际行动勇挑国家重担,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中永葆青年民警先进本色,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通讯员 胡晓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