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上的牧民——读《冬牧场》

时间: 2024-05-1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9183

◎ 周  美

  李娟说:“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我被这句话深深触动了。

如果你生活在幸福之中却感受不到幸福,或者当下生活正处于迷茫之时,不妨让生活慢下来,静静地品读《冬牧场》吧。这本书是当代作家李娟的散文集,记录了她跟随牧民居麻一家深入冬牧场的生活经历。让我们见识到了在无际的荒野和漫长的冬天中,牧民游牧生活的艰辛动荡及他们个性纯朴、坚韧的内在品质。

她描写最初的迁徙过程,状况百出。去“冬窝子”之前,先确定了最适合她入住的牧民居麻家,然后做好各种准备,在零下二十度的高寒天气,扛着重达二十多斤的衣物和居麻的女儿加玛及另外同行的两家牧民,全副武装进入荒野。羊牛马群、驼队浩浩荡荡,一路上不但环境恶劣,而且还要提防狼的袭击,经过三天的迁徙,历经艰难到达目的地。而居麻及其邻居,则需要准备成吨的粮食、饲料和冰块,三天后雇着汽车赶到。

李娟写道,当她一个人牵着驼队,孤独地走在沙漠中,大地空空荡荡,天似穹庐,由此她联想到:千百年来,牧民途经同一片大地时同样孤寂的心情。我想起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同样的意境,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但令人内心感受到有着说不出的怅然又沉静。

她笔下牧民的游牧生活,直击灵魂。在大地起伏之处的洼陷地,挖两米左右的深坑,坑上搭几根柱子,周围用羊粪砌成,一条倾斜的通道通向坑里,装扇简陋的木门,便成了冬天的房子:地窝子;他们喝的水是雪化成的水,雪要靠体力去背,得来不易,非常珍惜,以至于省了还要再省,几天不能洗澡;牧民在严冬里,依然早出晚归放牧,在荒野寻找枯草。读完让人感到后背发凉,这样的荒野求生,牧民游牧生活的动荡,徐徐向读者展开了鲜为人知的苍凉。

作家庆山说:“真实的生活本质,生命的劳碌,呈现一种生命本身不自知的拖沓冗长。”我生活的小城,最冷零下九度,骑电动车送孩子上学,雨水打在脸上针刺一般生疼,手冻得僵住麻木了,难以忍受,感觉冬季漫长又难捱。可是,当我读到了书中牧民们的生活艰辛劳顿,却有着坚韧的生命力,瞬间我被彻底治愈了。

书中写到牧民们热情、好客、重礼仪。有牧人找丢失的骆驼,经过居麻家,嫂子忙完手头的活,就铺餐布,切新馕,奉上茶水,招待牧民,牧民喝完茶,郑重地做了感谢的巴塔;居麻想卖马给牲口贩子,在价格没谈拢之前,煮了一大锅羊肉与麦子粥待客,然而,马却没有卖成;去加玛的嫂子家串门,她煮了风干肉,隔壁邻居煮了一锅手抓饭,扎达的同学家煮了土豆烧肉,他们餐布上摆的食物非常丰富,除了馕块,还有各种干果、奶疙瘩及油炸的各种面食,热情地款待客人。看到这里,被他们的欢声笑语、热情洋溢所感动,内心升腾起了无数温暖的小美好,无限感慨。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整本书,逼真还原了那个冬天的所有寒冷及荒野恶劣的环境,但也写出了牧民们的小团圆与小温暖。从她平静,隐忍的文笔中,我感受到字里行间始终以暖暖的笔调为基础,不露声色描绘苦难,而不是抱怨。正如她所说,人因为生活有了希望而幸福,深有感触。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大漠孤烟上的牧民——读《冬牧场》

◎ 周  美

  李娟说:“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我被这句话深深触动了。

如果你生活在幸福之中却感受不到幸福,或者当下生活正处于迷茫之时,不妨让生活慢下来,静静地品读《冬牧场》吧。这本书是当代作家李娟的散文集,记录了她跟随牧民居麻一家深入冬牧场的生活经历。让我们见识到了在无际的荒野和漫长的冬天中,牧民游牧生活的艰辛动荡及他们个性纯朴、坚韧的内在品质。

她描写最初的迁徙过程,状况百出。去“冬窝子”之前,先确定了最适合她入住的牧民居麻家,然后做好各种准备,在零下二十度的高寒天气,扛着重达二十多斤的衣物和居麻的女儿加玛及另外同行的两家牧民,全副武装进入荒野。羊牛马群、驼队浩浩荡荡,一路上不但环境恶劣,而且还要提防狼的袭击,经过三天的迁徙,历经艰难到达目的地。而居麻及其邻居,则需要准备成吨的粮食、饲料和冰块,三天后雇着汽车赶到。

李娟写道,当她一个人牵着驼队,孤独地走在沙漠中,大地空空荡荡,天似穹庐,由此她联想到:千百年来,牧民途经同一片大地时同样孤寂的心情。我想起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同样的意境,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但令人内心感受到有着说不出的怅然又沉静。

她笔下牧民的游牧生活,直击灵魂。在大地起伏之处的洼陷地,挖两米左右的深坑,坑上搭几根柱子,周围用羊粪砌成,一条倾斜的通道通向坑里,装扇简陋的木门,便成了冬天的房子:地窝子;他们喝的水是雪化成的水,雪要靠体力去背,得来不易,非常珍惜,以至于省了还要再省,几天不能洗澡;牧民在严冬里,依然早出晚归放牧,在荒野寻找枯草。读完让人感到后背发凉,这样的荒野求生,牧民游牧生活的动荡,徐徐向读者展开了鲜为人知的苍凉。

作家庆山说:“真实的生活本质,生命的劳碌,呈现一种生命本身不自知的拖沓冗长。”我生活的小城,最冷零下九度,骑电动车送孩子上学,雨水打在脸上针刺一般生疼,手冻得僵住麻木了,难以忍受,感觉冬季漫长又难捱。可是,当我读到了书中牧民们的生活艰辛劳顿,却有着坚韧的生命力,瞬间我被彻底治愈了。

书中写到牧民们热情、好客、重礼仪。有牧人找丢失的骆驼,经过居麻家,嫂子忙完手头的活,就铺餐布,切新馕,奉上茶水,招待牧民,牧民喝完茶,郑重地做了感谢的巴塔;居麻想卖马给牲口贩子,在价格没谈拢之前,煮了一大锅羊肉与麦子粥待客,然而,马却没有卖成;去加玛的嫂子家串门,她煮了风干肉,隔壁邻居煮了一锅手抓饭,扎达的同学家煮了土豆烧肉,他们餐布上摆的食物非常丰富,除了馕块,还有各种干果、奶疙瘩及油炸的各种面食,热情地款待客人。看到这里,被他们的欢声笑语、热情洋溢所感动,内心升腾起了无数温暖的小美好,无限感慨。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整本书,逼真还原了那个冬天的所有寒冷及荒野恶劣的环境,但也写出了牧民们的小团圆与小温暖。从她平静,隐忍的文笔中,我感受到字里行间始终以暖暖的笔调为基础,不露声色描绘苦难,而不是抱怨。正如她所说,人因为生活有了希望而幸福,深有感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