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戏楼

时间: 2024-05-1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9071

◎ 罗昭伦

我老家在渝西一个小山村。村里有座坐北朝南的戏楼,戏台不高,约1.5米,前后台相连,形如“凸”状,是昔日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记忆中,戏台的建筑格局很古朴,死黄泥做的台基,三面是砖木土石墙体,翘翘的房檐。在简单的传统雕花屋檐下,两根粗大的圆木柱立在戏台两侧,与顶部圆木的木铆钉紧密衔接,支撑着沉重的屋顶。戏台下是一块宽大平整的三合土空地,能容纳八九百人。在那个文化生活贫瘠的年代,尽管条件有限,但戏楼给乡亲们带来很多欢乐。

戏班子是当地人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艺术团体,人们都叫它“玩艺班”。演出都是免费的。

老人常言:“宁舍一年粮,也要演一场;宁舍一餐饭,不舍一场戏。”唱戏一般是在晚上。晚饭后,乡亲们便匆匆放下碗筷,端起凳子或椅子,三个一群五个一簇,像赶场一样向戏楼涌去。戏楼附近的村民们,则早早地提着凳子,端着饭碗来到戏楼,抢占有利位置。

在一阵阵欢快的锣鼓声中,戏开场了。杨子荣的威武机智、座山雕的阴险狡诈、秦香莲的血泪悲屈、穆桂英的英勇威武……演绎得淋漓尽致。戏台下边,人声鼎沸,秀美的女人和健壮的男人,慈祥的老人和顽皮的孩童,黑压压地聚集一大片。看戏的时间长了,大人、娃子席地而坐,从口袋里抓出瓜子、苞谷花和榨油饼吃,随着戏文也笑得真诚,愁得直率。

在我的记忆里,什么《柳荫记》《孟姜女》《女驸马》等都一一看过。由于那时我尚年幼,只有凑热闹的份儿。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台下看戏的人群中追逐嬉戏,一会儿涌出,一会儿涌进,直到戏开始,才慢慢安定下来。

印象中,最有趣的是老头儿们看戏。不懂行的,坐不住也蹲不下,站在戏台下,不吃东西,半张着嘴,脖子伸得老高,头还不住地左右晃动。懂行的,手随着台上的鼓弦起停,不由自主地晃动着手指或胳膊,或打戏的节拍,或做敲鼓打板状。看到称心处,脸上漾出会心的笑意。高兴时,手一扬哈哈大笑:“好!好!”若演员唱错了台词或道白有误,便不服气地“喔!喔!”喊上几声,顿时引起台下一阵躁动。待慢慢平静下来,台上戏照样唱,台下人们照样伸长脖子望着。

父亲是个戏迷,为了让我不打扰他看戏,常常会在看戏之前给我些零花钱,让我去买糖果之类的东西。记得有一次,我去买糖果回来,戏演得正精彩。本想给父亲一颗糖,当我拿着糖果的手刚递到父亲嘴边,就被父亲一巴掌打在手上,还骂了我一句:“滚开!把我挡到了。”见此,我只好拿着糖果躲在一边偷偷地哭。

村里所演出的戏,没有剧院的高贵典雅,满是粗犷和喧闹。有时候,也有外地的戏班子或秧歌队到村里来演出。负责迎接戏班子的村干部,便立即燃放鞭炮以示欢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叮咚咣当的锣鼓声,呜哩哇啦的唢呐声,顿时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雄浑豪放感天动地的天地人交响曲。每到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半大人”跟着跑前跑后凑热闹,呼天喊地一窝蜂撵着戏班子疯跑……

至于戏楼建于何年何月,我不清楚。20世纪80年代以前,戏楼是乡亲们心中的文化圣殿。自从电视机普及以后,唱戏、看戏不再是人们唯一的娱乐活动了。后来,影碟机、DVD、手机、互联网开始普及,农村人的文化娱乐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戏剧很快衰落,戏楼遭到冷落,被闲置起来。木梁上挂满了蜘蛛网,空阔的戏台上落满了灰尘,到处是丢弃的棍棒砖头、烟头纸屑之类。每次回老家,从村口经过时,我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默默地与戏楼对视片刻。

21世纪初,戏楼前台被村里用砖砌上了墙,改建成了村老年活动室,戏楼前面的三合土空地一半被村里改建成了办公室,另一半用来做停车场。戏楼已然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好像一位孤独无助的老人,撑着佝偻衰弱的身子,睁着空洞浑浊的眼睛,静静地站在清冷的村口,执拗地守护着寂寞的家园。昔日那些在戏台上披红挂绿的演员,有的已经告别了这个世界,与脚下的泥土融为一体;有的还在人生的戏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如今,虽然戏楼已经远去,但它就像一座久经考验的“丰碑”,永远留在我心中……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文化旅游局)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远去的戏楼

◎ 罗昭伦

我老家在渝西一个小山村。村里有座坐北朝南的戏楼,戏台不高,约1.5米,前后台相连,形如“凸”状,是昔日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记忆中,戏台的建筑格局很古朴,死黄泥做的台基,三面是砖木土石墙体,翘翘的房檐。在简单的传统雕花屋檐下,两根粗大的圆木柱立在戏台两侧,与顶部圆木的木铆钉紧密衔接,支撑着沉重的屋顶。戏台下是一块宽大平整的三合土空地,能容纳八九百人。在那个文化生活贫瘠的年代,尽管条件有限,但戏楼给乡亲们带来很多欢乐。

戏班子是当地人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艺术团体,人们都叫它“玩艺班”。演出都是免费的。

老人常言:“宁舍一年粮,也要演一场;宁舍一餐饭,不舍一场戏。”唱戏一般是在晚上。晚饭后,乡亲们便匆匆放下碗筷,端起凳子或椅子,三个一群五个一簇,像赶场一样向戏楼涌去。戏楼附近的村民们,则早早地提着凳子,端着饭碗来到戏楼,抢占有利位置。

在一阵阵欢快的锣鼓声中,戏开场了。杨子荣的威武机智、座山雕的阴险狡诈、秦香莲的血泪悲屈、穆桂英的英勇威武……演绎得淋漓尽致。戏台下边,人声鼎沸,秀美的女人和健壮的男人,慈祥的老人和顽皮的孩童,黑压压地聚集一大片。看戏的时间长了,大人、娃子席地而坐,从口袋里抓出瓜子、苞谷花和榨油饼吃,随着戏文也笑得真诚,愁得直率。

在我的记忆里,什么《柳荫记》《孟姜女》《女驸马》等都一一看过。由于那时我尚年幼,只有凑热闹的份儿。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台下看戏的人群中追逐嬉戏,一会儿涌出,一会儿涌进,直到戏开始,才慢慢安定下来。

印象中,最有趣的是老头儿们看戏。不懂行的,坐不住也蹲不下,站在戏台下,不吃东西,半张着嘴,脖子伸得老高,头还不住地左右晃动。懂行的,手随着台上的鼓弦起停,不由自主地晃动着手指或胳膊,或打戏的节拍,或做敲鼓打板状。看到称心处,脸上漾出会心的笑意。高兴时,手一扬哈哈大笑:“好!好!”若演员唱错了台词或道白有误,便不服气地“喔!喔!”喊上几声,顿时引起台下一阵躁动。待慢慢平静下来,台上戏照样唱,台下人们照样伸长脖子望着。

父亲是个戏迷,为了让我不打扰他看戏,常常会在看戏之前给我些零花钱,让我去买糖果之类的东西。记得有一次,我去买糖果回来,戏演得正精彩。本想给父亲一颗糖,当我拿着糖果的手刚递到父亲嘴边,就被父亲一巴掌打在手上,还骂了我一句:“滚开!把我挡到了。”见此,我只好拿着糖果躲在一边偷偷地哭。

村里所演出的戏,没有剧院的高贵典雅,满是粗犷和喧闹。有时候,也有外地的戏班子或秧歌队到村里来演出。负责迎接戏班子的村干部,便立即燃放鞭炮以示欢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叮咚咣当的锣鼓声,呜哩哇啦的唢呐声,顿时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雄浑豪放感天动地的天地人交响曲。每到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半大人”跟着跑前跑后凑热闹,呼天喊地一窝蜂撵着戏班子疯跑……

至于戏楼建于何年何月,我不清楚。20世纪80年代以前,戏楼是乡亲们心中的文化圣殿。自从电视机普及以后,唱戏、看戏不再是人们唯一的娱乐活动了。后来,影碟机、DVD、手机、互联网开始普及,农村人的文化娱乐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戏剧很快衰落,戏楼遭到冷落,被闲置起来。木梁上挂满了蜘蛛网,空阔的戏台上落满了灰尘,到处是丢弃的棍棒砖头、烟头纸屑之类。每次回老家,从村口经过时,我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默默地与戏楼对视片刻。

21世纪初,戏楼前台被村里用砖砌上了墙,改建成了村老年活动室,戏楼前面的三合土空地一半被村里改建成了办公室,另一半用来做停车场。戏楼已然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好像一位孤独无助的老人,撑着佝偻衰弱的身子,睁着空洞浑浊的眼睛,静静地站在清冷的村口,执拗地守护着寂寞的家园。昔日那些在戏台上披红挂绿的演员,有的已经告别了这个世界,与脚下的泥土融为一体;有的还在人生的戏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如今,虽然戏楼已经远去,但它就像一座久经考验的“丰碑”,永远留在我心中……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文化旅游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