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案底”举家搬到重庆,情绪低落、对未来充满悲观的她,竟很快交到知心朋友,过上了自己有活干、孩子有人管、未来有计划的日子。这一切的实现,都和“九龙坡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社会服务项目”有关。 阿花(化名)是九龙坡区的一名社区矫正对象,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十个月,缓刑三年。因为此次案件,阿花一家从安徽搬到了重庆,一家五口居住在重庆某公租房。 带着为特殊群体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与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的“任务”,辖区司法所和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来了解阿花的情况,发现阿花情绪非常低落和不稳定,对一切充满了戒备,对今后的生活失去了信心。 “我在重庆人生地不熟的,感觉也没人会真心帮助我,也没必要把自己的事情讲出来让别人笑话。”阿花说。面临生活困难,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阿花的材料被反馈到九龙坡区壹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后,该中心决定进行个案帮扶。 社工通过与阿花强化互动、疏导其情绪,解决当前困扰她的问题,如孩子托管教育、政策解读偏差、自主创业困难等等,让阿花感受到真切的关心和帮助。渐渐地,阿花打开心门,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也把社工当朋友,主动寻求帮助、分享生活。 对阿花的帮扶只是九龙坡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九龙坡区司法局、民政局、慈善会在2023年7月正式开启了由九龙坡区壹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执行的“九龙坡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社会服务项目”,为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法治教育、技能培训、困境帮扶、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缓解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就业和生活上的压力。 “随时能找到帮你的人”,是社区矫正对象小李(化名)最深的感触:“一开始找工作没有头绪,后来加入了钉钉群,才知道我还有这么多工作机会。”九龙坡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为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搭建“线上+线下”服务阵地,该区司法局、司法所、社区、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地方分别挂牌了暖心驿站、教育基地、公益活动基地、就业基地等,有不同需求的矫正对象可以对应到不同基地寻求帮助和开展活动;线上则建立了就业信息分享钉钉群,每周固定分享就业信息给矫正对象,为用工企业与求职社区矫正对象“牵线搭桥”,推动实现社区矫正对象求职意愿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同时,通过拓展职业技能培训渠道、对接企业招聘会等,多维度帮助他们自立自强、重新就业,甚至自主创业,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有效将社区矫正工作融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局。 记者 李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