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初 每年中秋节前,父母都会打来电话,叫我回老家吃饭,还反复嘱咐我带妻儿一起回去。我一直以为,父母催我们回家吃饭,是因为他们年纪大了,爱挂念,总想着一大家子人团聚热闹。当然,我也愿意把这理解为一份孝心。所以,不管再忙或路上再堵,我都会带上妻儿回趟老家,和父母一起吃中秋团圆饭。 父母已是古稀老人,身体还算硬朗。我们回去之前,他们早早地准备好了饭菜。有家养的鸡鸭,还会买些黄鳝、甲鱼之类的乡村稀罕物,做出香喷喷的一大桌子饭菜。为此,父母要忙乎两三天。我们回家,总是带着嘴去吃现成的,觉得有些愧疚,便说:“留点活给我们做,要么我们少回来几趟。” 母亲没反驳,倒是乐呵呵地说:“还能给你们做饭吃,说明我和你爹还没老到一点用都没有。放心,以后我们做不动了,有你们侍候我们的时候。” 听罢,我们便顺了父母的心意——趁着过节一定回家吃饭。每每聊到“回家吃饭”的话题,母亲讲了很多父亲以前的故事。 父亲以前在食品站做事,有时需要去县城送货。送货时,若赶上了饭点,他可以去县公司的食堂蹭一顿饭。如果不在饭点上,公司会每人每次补贴一元五角钱,让他们自己到外面去买点吃的。那时粮食金贵,吃饭得有粮票。父亲每个月的定量是二十九斤半粮票,若要是在外面吃饭,就得扣除一部分。父亲到县城办事,总是故意错开饭点,只为领那一元五角钱,然后空着肚子回家吃饭。有一回,他骑着自行车去邻市办事,来回有二百里路,他一直空着肚子。后来实在骑不动了,才在一家小饭店买了一个馒头,找老板要了一碗热水,吃完后再骑回家。母亲说这是因为父亲小气。父亲则说:“你不也一样。若不从牙缝里省出一点,哪能供得起四个孩子读书呢!” 以前过中秋节时,父亲特别忙,要杀猪卖肉。万一要是杀多了猪,肉没卖完,他还得守到天黑才能赶回家。记得有一年,母亲做好饭菜,摆好碗筷,等父亲回来吃团圆饭。可左等他不来,右等他还是不来。我的肚子饿得直叫唤,吵着要吃饭。母亲一开始安慰我:“你爹会带肉回来,我留了辣椒,到时给你做辣椒炒肉吃。”我只好接着等,等到眼睛快睁不开了。母亲给我盛了半碗饭,让我先吃。吃完饭,我刚洗完脚,准备去睡觉,门外传来了自行车的响声——父亲回来了。 父亲没有带肉回来,只带回一副猪大肠。 母亲问父亲为何这么晚才回来。父亲说,有同事两口子关系不好,总是吵架,同事想让妻子过节时和自己一起回父母家吃饭,同事的妻子死活不去,两相争执,结果动起手来。同事的妻子顺手一推,把丈夫推下了台阶,摔伤了,当然,她也后悔了。父亲和她一起把她的丈夫送去医院,安顿好后,还把早已买好的一块肉给了同事的妻子,让她做给同事吃。父亲只好拿那副没卖掉的猪大肠回家。 没过多久,母亲的肥肠爆辣椒炒好了。那一刻,我的瞌睡虫跑得没影没踪了。现在仍记得,那晚的月亮特别的圆,肥肠爆辣椒也真香。 我参加工作后,有一段时间常在外应酬。父母总是叫我少喝酒,要多回家吃饭。那时,觉得他们太唠叨了。后来才明白,他们要我“回家吃饭”的“小九九”——回家吃饭,夫妻关系会融洽得多。现在,过节时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女们带着全家人高高兴兴回去吃饭,他们能从中看得出孩子们的小家庭过得好不好。 每每回家吃饭,父母总是最开心的。中秋,回家吃饭! (作者系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