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府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 2024-09-2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11486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9月24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开幕,将听取和审议多项法规案,并对人事任免事项进行审议和表决。

据了解,本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该报告称,2023年7月,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市政府认真整改,做好审议意见的落实,效果显著。

动态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有效破除隐性壁垒,实行告知承诺制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达到82项,市场监管领域地方涉企许可事项“清零”。出台《重庆市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办法》及配套规定,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开展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守护行动,立案520件,罚款5841万元。

开展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清理行动,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平台公司拖欠企业账款有效清偿化解。实施“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一倍,自贸试验区累计培育重点制度创新成果148项,在全国率先实施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和流程再造,全市2800余项事项标准化率、颗粒化率均达到100%。迭代升级“渝快办”平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超过80%。打造“渝快码”,实现174项事项“扫码办”。创新“惠企政策包”精准推送机制,精选创新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350件,打包推送至3698家“专精特新”企业。

政企沟通联系机制逐步完善。完善“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为全市3.6万家企业匹配服务专员7488名,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

经营主体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出台《重庆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重庆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加快《重庆市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条例》《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修订)》等立法进程,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行政执法效率全面提升。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行政执法事项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达到60%以上。迭代完善“执法+监督”应用,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进一步提升执法质效。

矛盾纠纷化解成本有效降低。开展涉企行政复议“三跨三办”增值化服务改革试点,开通涉企行政复议申请绿色通道,审理时限缩短5日。开展助企依法解纷“三实行动”,成功调解涉企纠纷2.6万件。

公共法律服务保障提质增效。开展“律企携手·法润渝商”专项服务活动,提供定制化公益法律服务155场次。开展“典护民企·渝法同行”主题宣传月活动2000余场次。发布《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促进企业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庆市政府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9月24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开幕,将听取和审议多项法规案,并对人事任免事项进行审议和表决。

据了解,本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该报告称,2023年7月,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市政府认真整改,做好审议意见的落实,效果显著。

动态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有效破除隐性壁垒,实行告知承诺制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达到82项,市场监管领域地方涉企许可事项“清零”。出台《重庆市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办法》及配套规定,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开展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守护行动,立案520件,罚款5841万元。

开展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清理行动,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平台公司拖欠企业账款有效清偿化解。实施“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一倍,自贸试验区累计培育重点制度创新成果148项,在全国率先实施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和流程再造,全市2800余项事项标准化率、颗粒化率均达到100%。迭代升级“渝快办”平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超过80%。打造“渝快码”,实现174项事项“扫码办”。创新“惠企政策包”精准推送机制,精选创新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350件,打包推送至3698家“专精特新”企业。

政企沟通联系机制逐步完善。完善“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为全市3.6万家企业匹配服务专员7488名,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

经营主体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出台《重庆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重庆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加快《重庆市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条例》《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修订)》等立法进程,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行政执法效率全面提升。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行政执法事项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达到60%以上。迭代完善“执法+监督”应用,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进一步提升执法质效。

矛盾纠纷化解成本有效降低。开展涉企行政复议“三跨三办”增值化服务改革试点,开通涉企行政复议申请绿色通道,审理时限缩短5日。开展助企依法解纷“三实行动”,成功调解涉企纠纷2.6万件。

公共法律服务保障提质增效。开展“律企携手·法润渝商”专项服务活动,提供定制化公益法律服务155场次。开展“典护民企·渝法同行”主题宣传月活动2000余场次。发布《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促进企业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