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背篓”牵动大“民生”——这支公安小分队全力护航“背篓专线”

时间: 2024-09-3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叶桂君 阅读量:8451

2022年6月18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正式贯通运营,这条近郊轨道交通线路就成了渝北区石船镇周边菜农们将新鲜蔬菜运往市区销售的“绿色通道”,也被称为山城最具烟火气的“背篓专线”。

为了更好地帮助服务菜农,营造 “背篓专线”和谐的秩序,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勤务二支队根据菜农们的出行及换乘习惯,组建起一支由12名民警、9名辅警组成的背篓专线护航小分队,每日深夜轮流奔赴轨道石船站开展备勤守护,拂晓乘坐第一班列车接力护送菜农平安出行,倾力为背篓乘客创造安全有序的乘车环境,全力确保“背篓专线”安全稳定。

破晓出发

不到6点,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站外已站满身背背篓的菜农,他们在等候着第一趟开往市区的列车,期望能把蔬菜卖个好价钱。

同样做好了充分准备的,还有这支小分队。每天不到6点,他们便整齐着装,在轨道交通4号线的石船站、龙兴站和轨道交通9号线的保税港站、观音桥站等站点接力为菜农们保驾护航,确保 “背篓专线” 安全有序地运转。

“首班车6点32分准时到达石船站。”在站厅显示屏上确认时间无误后,小分队成员便在安检口与车站工作人员一同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正常,查看各项物资是否准备就绪,车站网格化巡查是否发现问题,仔细检查着站台的各个角落,确保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大家排队过安检哈,都来得及。”“钱包注意放好哦,千万不要弄丢了。”小分队成员一边帮过安检的大爷抬起背篓,一边不停地提醒菜农们注意财物安全。在小分队成员的引导下,菜农们有序上车,小分队也正式开始了一天的护航任务。

晨曦护送

“背篓专线”将要跨越50多公里的路程,车程长达一小时。车厢内,护航小分队全力守护这趟旅程,遇到有困难的村民,他们不遗余力地伸出援手。

“前几天我辛苦卖菜攒下了600块钱,现在连同秤砣一起弄丢了。”6时40分许,一位卖菜的老人向小分队诉说自己的遭遇时,急得直跺脚。护航小分队迅速发动车站最小作战单元,沿着线路仔细寻找。不到30分钟,便帮老人找到了丢失的物品。

“大家最近有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比如冒充医院说亲人受伤急需手术费这些,大家千万要谨慎。”车厢里,小分队成员与菜农们交谈着——他们要护送的不仅是菜农赖以生计的背篓,还要尽力护住他们的钱袋子。

除了现场宣传提醒,小分队成员还会同轨道交通4号线工作人员,走进石船镇重桥社区村居委会开展“背篓专线进社区 共筑安全出行路”安全乘车和反诈宣讲。

“大爷,你今天背的有点多哦,四季豆、冬瓜好新鲜哦!”“那当然,我天没亮四点就起来摘菜了!”“张警官,他这算什么,我早上三点就起来了……”阳大爷刚说完,就激动得想站起来比划给他看,却不小心踢翻了背篓,瓜果蔬菜滚落一地,小分队成员们赶紧一起帮忙拾捡。阳大爷也边捡边说:“有了你们的守护,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我们乘坐‘背篓专线’更加安心了。”说完车厢里就出现一阵欢笑声。

清晨转场

7时30分许,“背篓专线”到达轨道交通保税港站,这里也是换乘9号线的换乘站。

前段时间,一位老大爷在这里换乘时,手里拖着的装满柑子的竹筐底部的小轮子被卡在列车与站台的缝隙里,大爷用力拖拽却不慎摔倒在地,而车门又即将关闭。正在附近执行护送任务的护航小分队队员眼疾手快,第一时间扶起大爷、抬起竹筐,合力将其安全送进了车厢。

据介绍,由于下一趟列车等时较长,很多菜农担心错过这趟换乘列车,到达售卖点时就不能占据更好的摊位,因此在换乘时往往非常着急,摔倒、背篓倾覆情况多有发生。因而,让菜农们安全顺利地换乘也成了该站接力护航的重点。

“红土地到了,扶梯陡,大家掌好背篓哦。”今年5月开始,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红土地站外的防空洞被改造为“防空洞背篓菜市场”,每周六开放,专为乘坐“背篓专线”而来的菜农们集中售卖蔬菜、水果提供方便。由于红土地站深入地下94米,乘客在进出站时需要乘坐多级扶梯,且扶梯较陡,菜农们背着背篓挑着箩筐极不方便,一路上护航小分队还有站方工作人员就一起帮忙,背的背,抬的抬,每段扶梯都安排专人守着紧急按钮以防意外,直至最后一个菜农安全出站。

“背篓专线”上大大小小的背篓,装的是生计,也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统计,自护航小分队组建以来,已累计开展护送326次,出动护送警力3596人次。

重庆轨道公安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对重要节点的管控和“老、弱、病、残、妇、幼”等重点群体的帮扶,通过运用“群众出行”“警企协作”“联勤联动”三份工作宝典,依托“北斗星”党建品牌,不断推出更多的为民服务载体,全力确保轨道辖区安全稳定,全力护航乘客平安出行,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 饶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小“背篓”牵动大“民生”——这支公安小分队全力护航“背篓专线”

2022年6月18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正式贯通运营,这条近郊轨道交通线路就成了渝北区石船镇周边菜农们将新鲜蔬菜运往市区销售的“绿色通道”,也被称为山城最具烟火气的“背篓专线”。

为了更好地帮助服务菜农,营造 “背篓专线”和谐的秩序,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勤务二支队根据菜农们的出行及换乘习惯,组建起一支由12名民警、9名辅警组成的背篓专线护航小分队,每日深夜轮流奔赴轨道石船站开展备勤守护,拂晓乘坐第一班列车接力护送菜农平安出行,倾力为背篓乘客创造安全有序的乘车环境,全力确保“背篓专线”安全稳定。

破晓出发

不到6点,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站外已站满身背背篓的菜农,他们在等候着第一趟开往市区的列车,期望能把蔬菜卖个好价钱。

同样做好了充分准备的,还有这支小分队。每天不到6点,他们便整齐着装,在轨道交通4号线的石船站、龙兴站和轨道交通9号线的保税港站、观音桥站等站点接力为菜农们保驾护航,确保 “背篓专线” 安全有序地运转。

“首班车6点32分准时到达石船站。”在站厅显示屏上确认时间无误后,小分队成员便在安检口与车站工作人员一同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正常,查看各项物资是否准备就绪,车站网格化巡查是否发现问题,仔细检查着站台的各个角落,确保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大家排队过安检哈,都来得及。”“钱包注意放好哦,千万不要弄丢了。”小分队成员一边帮过安检的大爷抬起背篓,一边不停地提醒菜农们注意财物安全。在小分队成员的引导下,菜农们有序上车,小分队也正式开始了一天的护航任务。

晨曦护送

“背篓专线”将要跨越50多公里的路程,车程长达一小时。车厢内,护航小分队全力守护这趟旅程,遇到有困难的村民,他们不遗余力地伸出援手。

“前几天我辛苦卖菜攒下了600块钱,现在连同秤砣一起弄丢了。”6时40分许,一位卖菜的老人向小分队诉说自己的遭遇时,急得直跺脚。护航小分队迅速发动车站最小作战单元,沿着线路仔细寻找。不到30分钟,便帮老人找到了丢失的物品。

“大家最近有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比如冒充医院说亲人受伤急需手术费这些,大家千万要谨慎。”车厢里,小分队成员与菜农们交谈着——他们要护送的不仅是菜农赖以生计的背篓,还要尽力护住他们的钱袋子。

除了现场宣传提醒,小分队成员还会同轨道交通4号线工作人员,走进石船镇重桥社区村居委会开展“背篓专线进社区 共筑安全出行路”安全乘车和反诈宣讲。

“大爷,你今天背的有点多哦,四季豆、冬瓜好新鲜哦!”“那当然,我天没亮四点就起来摘菜了!”“张警官,他这算什么,我早上三点就起来了……”阳大爷刚说完,就激动得想站起来比划给他看,却不小心踢翻了背篓,瓜果蔬菜滚落一地,小分队成员们赶紧一起帮忙拾捡。阳大爷也边捡边说:“有了你们的守护,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我们乘坐‘背篓专线’更加安心了。”说完车厢里就出现一阵欢笑声。

清晨转场

7时30分许,“背篓专线”到达轨道交通保税港站,这里也是换乘9号线的换乘站。

前段时间,一位老大爷在这里换乘时,手里拖着的装满柑子的竹筐底部的小轮子被卡在列车与站台的缝隙里,大爷用力拖拽却不慎摔倒在地,而车门又即将关闭。正在附近执行护送任务的护航小分队队员眼疾手快,第一时间扶起大爷、抬起竹筐,合力将其安全送进了车厢。

据介绍,由于下一趟列车等时较长,很多菜农担心错过这趟换乘列车,到达售卖点时就不能占据更好的摊位,因此在换乘时往往非常着急,摔倒、背篓倾覆情况多有发生。因而,让菜农们安全顺利地换乘也成了该站接力护航的重点。

“红土地到了,扶梯陡,大家掌好背篓哦。”今年5月开始,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红土地站外的防空洞被改造为“防空洞背篓菜市场”,每周六开放,专为乘坐“背篓专线”而来的菜农们集中售卖蔬菜、水果提供方便。由于红土地站深入地下94米,乘客在进出站时需要乘坐多级扶梯,且扶梯较陡,菜农们背着背篓挑着箩筐极不方便,一路上护航小分队还有站方工作人员就一起帮忙,背的背,抬的抬,每段扶梯都安排专人守着紧急按钮以防意外,直至最后一个菜农安全出站。

“背篓专线”上大大小小的背篓,装的是生计,也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统计,自护航小分队组建以来,已累计开展护送326次,出动护送警力3596人次。

重庆轨道公安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对重要节点的管控和“老、弱、病、残、妇、幼”等重点群体的帮扶,通过运用“群众出行”“警企协作”“联勤联动”三份工作宝典,依托“北斗星”党建品牌,不断推出更多的为民服务载体,全力确保轨道辖区安全稳定,全力护航乘客平安出行,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 饶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