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护民生”关掉农产品的“美颜”

时间: 2024-10-0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545

“生鲜灯被清理了,货品怎么样,一眼就能看明白。”近日,綦江区检察院检察官来到该区某农贸市场对生鲜灯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时,正在买菜的王大妈高兴地和检察官说道。

如今,那些曾经让商品色彩失真、误导消费者的生鲜灯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线下瓜果蔬菜最真实的面貌。这些变化,要从今年4月说起。

綦江区检察院在开展“检护民生”专项活动中,辖区“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称,綦江城区部分果蔬店存在使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购买的情况。

接到线索后,该院立即邀请该志愿者参与办案,并通过对辖区多个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生鲜店、便利超市现场走访调查,发现綦江城区有10余家农贸市场摊位商贩、生鲜店、便利超市违规使用不同颜色的生鲜灯,对新鲜果蔬、肉类进行“美颜”,掩盖了生鲜食品瑕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感官判断。

生鲜灯的使用会影响到消费者对食用农产品新鲜度的感官判断,易导致消费者购买不新鲜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4月12日,綦江区检察院对该案进行立案调查。4月17日,该院向綦江区市场监管局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其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对商户加强宣传引导,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使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收到检察建议后,綦江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立即开展生鲜灯专项治理行动,对辖区内使用生鲜灯的市场主体进行全面排查,督促其限期整改。

为了更好推进生鲜灯整治工作,7月16日,綦江区检察院围绕生鲜灯影响消费者知情权的市场现象召开公开听证会,人民监督员、区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区市场监管局各方代表聚集到一起共商对策。

会上,綦江区检察院首先详细介绍了生鲜灯问题的背景、现状和本院创设的綦彩公益品牌。随后,通过展示典型案例和数据分析,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问题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市场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

綦江区人大代表及“益心为公”志愿者纷纷表示,将继续关注并支持生鲜灯整治行动,通过监督、建议等多种方式,推动相关措施落地见效,共同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綦江区市场监管局代表在会上汇报了当前已采取的监管措施及成效,并承诺将进一步加大日常巡查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利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同时加强与检察院、人大、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的沟通协作,共同构建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目前,共清理排查出17户商户违规使用生鲜灯,2户当场进行了整改,15户下达了整改意见书。此外,该局还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确保整改成果不“反弹回潮”,积极鼓励、引导卤制品等熟食经营者拒绝使用生鲜灯。

“食品安全无小事儿,检察机关聚焦民生所盼,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与行政机关的工作联动,不断加强食用农产品销售者诚信经营意识,全力助推市场规范化管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綦江区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刘世群说道。

  记者 张柳妞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检护民生”关掉农产品的“美颜”

“生鲜灯被清理了,货品怎么样,一眼就能看明白。”近日,綦江区检察院检察官来到该区某农贸市场对生鲜灯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时,正在买菜的王大妈高兴地和检察官说道。

如今,那些曾经让商品色彩失真、误导消费者的生鲜灯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线下瓜果蔬菜最真实的面貌。这些变化,要从今年4月说起。

綦江区检察院在开展“检护民生”专项活动中,辖区“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称,綦江城区部分果蔬店存在使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购买的情况。

接到线索后,该院立即邀请该志愿者参与办案,并通过对辖区多个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生鲜店、便利超市现场走访调查,发现綦江城区有10余家农贸市场摊位商贩、生鲜店、便利超市违规使用不同颜色的生鲜灯,对新鲜果蔬、肉类进行“美颜”,掩盖了生鲜食品瑕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感官判断。

生鲜灯的使用会影响到消费者对食用农产品新鲜度的感官判断,易导致消费者购买不新鲜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4月12日,綦江区检察院对该案进行立案调查。4月17日,该院向綦江区市场监管局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其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对商户加强宣传引导,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使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收到检察建议后,綦江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立即开展生鲜灯专项治理行动,对辖区内使用生鲜灯的市场主体进行全面排查,督促其限期整改。

为了更好推进生鲜灯整治工作,7月16日,綦江区检察院围绕生鲜灯影响消费者知情权的市场现象召开公开听证会,人民监督员、区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区市场监管局各方代表聚集到一起共商对策。

会上,綦江区检察院首先详细介绍了生鲜灯问题的背景、现状和本院创设的綦彩公益品牌。随后,通过展示典型案例和数据分析,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问题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市场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

綦江区人大代表及“益心为公”志愿者纷纷表示,将继续关注并支持生鲜灯整治行动,通过监督、建议等多种方式,推动相关措施落地见效,共同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綦江区市场监管局代表在会上汇报了当前已采取的监管措施及成效,并承诺将进一步加大日常巡查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利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同时加强与检察院、人大、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的沟通协作,共同构建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目前,共清理排查出17户商户违规使用生鲜灯,2户当场进行了整改,15户下达了整改意见书。此外,该局还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确保整改成果不“反弹回潮”,积极鼓励、引导卤制品等熟食经营者拒绝使用生鲜灯。

“食品安全无小事儿,检察机关聚焦民生所盼,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与行政机关的工作联动,不断加强食用农产品销售者诚信经营意识,全力助推市场规范化管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綦江区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刘世群说道。

  记者 张柳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