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专题政治轮训班开班。重庆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市教育矫治局(市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余健华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当好打造全面深化改革标志性成果排头兵 为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更大力量》为题,作开班第一课辅导。 余健华作开班第一课辅导 余健华指出,近年来,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转型发展之路、破解戒毒工作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不断强化改革求变思维和方法,用一系列务实举措扎实推动全系统机制重塑、体系重构、流程再造,以变革重塑精神全面推进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毒品问题治理之路,推动了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创新发展。 强化党建统领 “885”工作体系激发干事活力 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半年工作推进会(资料图) 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坚持抓党建带全局,创新制定党建、经济、平安、改革、创新、生态、文化、民生“八张报表”,每季度对各场所工作进行全要素、多维度、可量化考核评价;创新建立巡查、审计、督查、生态环保督察、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网络舆情、群众信访、平安稳定“八张问题清单”,建立问题发现、分析、整改、评估、预防一体化全周期闭环管控机制;创新建立常态化“三服务”、争先创优赛马比拼等“五项机制”,形成了“互学比拼共进步、唯实争先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和生动局面。 全系统紧盯发展目标,通过用好党建统领“885”机制,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工作效能,以实干实效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如全系统组织开展全员“885”信息录入调取、通讯指挥、监控巡视、智能报警等系统维护管理集成训练,着力提高民警行政办公系统、执法管理平台、视频监控设备等运用操作能力,2023年全系统已录入市级全量库问题332个,录入问题数量、整改率100%,居市级部门前列,有效提升了全系统问题管控和风险防范化解能力。2024年,全系统持续迭代完善“885”工作机制,新迭代后的《885考核指标体系评价细则》共删除、合并三级指标130项,大幅精简了一般性、事务性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突出对重点工作考核,有力推动考核评价精细化、精准化。 此外,全系统还通过建立“三张清单”,不断推动工作任务压实到责任部门、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推进,形成闭环落实机制。“三张清单”以“一事一明确”压实责任,以“实时督办、月度通报、季度评比、年末评定”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履责担当,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戒毒系统抓落实。2024年上半年,“三张清单”已累计纳入督办任务446项,一次性办结完成数281项,一次性办结率达100%。 聚焦所内安全 “管教医”一体化推进成效明显 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实战大练兵(资料图) 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自觉把戒毒工作放在一体推进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打造平安中国建设西部先行区大场景中去谋划和推进,进一步树牢“大安全”理念,健全“大平安”体系,坚持把风险收进场所、把安全留给社会,不断提高教育戒治质量,提升戒毒执法水平,确保戒毒场所持续安全稳定。 针对戒毒人员“病残多、病情重、精神疾病比例高”带来的安全管控难题,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积极探索“管理+教育+医疗”相融合的全周期管理、全链条跟踪、全方位协同戒治手段,形成了“管教医”一体化戒治工作模式。在该模式的运行下,全系统成功制定了《基层大队基础工作十项规定》,完善了戒毒人员一日管理流程标准,优化了戒毒场所机构设置和科级领导职数配备,最大力度增加基层警力,一线见警率达75%;推进了驻队医疗实体化运行,第二批17名社会医院医务人员到10个场所开展了“全覆盖”驻所帮扶,有效弥补了场所医疗戒毒工作任务重、风险大、强度高、专业人员缺乏和学科不齐等问题;“三叶草”心理矫治工作室“朋辈团体心理互助”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十大教育戒治优势项目”,3部教学片成功入选“全国优质精品课程”。 此外,全系统还全面建立了“8院+3所”医疗格局,出台了《深入推进“管教医”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医疗力量下沉一线大队,助力病残戒毒人员戒治管理的工作经验被司法部官网转发推广。今年以来,全系统在“四大现场”设坐诊点41个,实行“7+24”全天候动态巡诊,外诊外治率下降38%,所内挽救戒毒人员190余人次;教育转化重点重危人员379人,教育转化率94%。 聚焦后续照管 “一体两翼”服务大局尽显担当 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坚持站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大局,明确“做强强制隔离戒毒,做亮戒毒康复,做深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的思路,全面推进“一体两翼”工作布局,积极探索戒毒康复工作新机制、新模式,通过做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做好解戒人员的出所衔接和后续照管工作以及帮教帮扶等工作,不断增强戒毒工作服务社会治理效果。 重庆市戒毒管理局党委高度重视收戒收治工作,牢固树立起“多收治一个吸毒人员,就多挽救一个家庭,就多为社会增添一份安定、为人民增添一份安宁”的大局观念,不断加大吸毒人员收戒收治力度。近年来,全系统收治规模、床位利用率均列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前列。特别是坚持对精神异常和患传染病、艾滋病等病残吸毒人员应收尽收,最大限度将肇事肇祸、病毒传播等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管控在场所、化解在场所。同时,不断创新落实“一段式”执行机制和划片收治模式,收治规模在全国戒毒系统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下保持总体稳定,国家禁毒委在全国推广重庆经验。截至2024年10月,累计收治规模全国第四、床位利用率全国第二。 此外,全系统坚持发挥戒毒康复所“公安+司法”体制的独特优势,积极执行落实自愿戒毒康复免戒毒治疗药物费、免住宿费、免职业技能培训费、保障一日三餐基本生活的“三免一保障”政策,戒毒康复所的公益性和专业化优势逐步凸显;积极探索“所地融合”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工作新机制,全面启动“10场所10区县10站点”试点,搭建信息对接、教育戒治、宣传教育、支持帮扶“四大平台”,切实为基层社会治理减压赋能。今年,市戒毒康复所已收治自愿戒毒人员855人次,在全国收治自愿戒毒人员场所中排名第一。 聚焦数字赋能 “智慧戒毒”重塑工作流程机制 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不断强化数字思维,坚持以信息化应用的“小切口”撬动数字化变革的“大场景”,将“智慧戒毒”“数字戒毒”全面融入“数字重庆”建设“四横四纵”总体框架和“1336”数字法治系统,在数字化保障场所绝对安全稳定、数字化服务“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等方面出思路、出亮点,主动塑造了数字变革新优势。 全系统扎实开展核心业务梳理并谋划45个业务应用场景,推动“法治·智慧戒毒”应用通过重庆市委政法委初审和市委改革办终审,并顺利纳入数字重庆建设重大应用“一本账”。今年4月,重庆戒毒成功研发和上线运行的“自愿戒毒一件事”应用,作为“法治·智慧戒毒”综合场景首个上线的应用组件,聚焦机制重塑、体系重构、流程再造,将“自愿戒毒”核心职能细分为宣传收治、综合戒治、离所帮扶3个一级场景和9个二级场景、28个业务事项,谋划了3个应用板块和17个子项,具有四个方面的核心价值和实战功能。 “自愿戒毒一件事”APP上线以来,日均用户在线咨询数量同比增长600%,在线预约入所人数增长超过75%,总浏览量达1.8万人次,其中141人通过APP咨询自愿戒毒相关事宜,89人已成功入所进行自愿戒毒;通过集成市内38家戒毒机构,以及“2+4”区域协同跨省市联动,为戒毒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社会帮扶。 此外,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信息化建设经过多次迭代升级,建成的重庆市戒毒管理局综合管理平台,能够全面汇集、分析与戒毒人员个人身体、精神、行为有关的重要数据,作为对戒毒人员实施全方位、科学化、精细化执法管理和教育戒治的基础,实现了戒毒执法工作的网上办理、审批、监督、考核和执法行为全过程线上管理,全面提升了戒毒工作管理效能,基本形成了系统全面的大数据智能管控体系。 聚焦堵点难点 强基赋能激发改革攻坚源动力 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结合职能职责,聚焦影响和制约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分块谋深谋实有形载体和有效抓手,按照“精机关强基层”的总体改革思路,通过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和实战大练兵,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高效协同的体制机制,有效提升了民警队伍履职能力、实战本领。 围绕队伍管理难点,全系统持续推进强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三基”建设和“三年实战大练兵”,制定出台《关于优化戒毒所机构设置和科级领导职数配备的指导意见》,通过健全完善“三全”选任机制,加强民警“八小时外”管理,健全完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措施和制度规范,各场所机关科室从平均12个压缩到平均6个,基层一线警力从65%提升到75%以上。为不断提升民警“三懂四会五能”能力水平,今年以来,全系统组织开展政策理论培训65场次8000余人次,业务能力培训130场次和应急处突实战训练33场次,参训民警达9200余人次,掀起了实战大练兵的热潮,切实提升了民警队伍整体综合素能和岗位履职能力。 围绕收治工作难点,全系统坚持迭代完善强制隔离戒毒“一段式”执行和划片收治模式,切实在收治工作止跌促升、创新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围绕教育戒治难点,全系统坚持以项目为牵引,扎实推动各个场所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戒治优势项目,同时积极践行“戒毒+治病”的戒毒医疗理念,初步形成了重庆戒毒医疗“十大品牌项目”。围绕青少年吸毒、非列管成瘾性物质滥用等难点,全系统积极参与“戒毒康复与公共安全治理”论坛,主动将禁毒宣传活动融入市禁毒办禁毒宣传工作中,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广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119场次,惠及群众20万人次,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禁毒宣传氛围。 重庆市教育矫治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