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群众出行不便,即刻上报推动增设电梯项目落地;企业反馈用工难题,立即协调相关部门给出合理建议……这些关乎企业、群众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均有赖于这样一群基层的“法治观察员”。 今年6月底,两江新区司法局在人和街道首批设置1个法治观测点、选聘8位法治观察员,通过点员结合,有效延长基层法治观察触角,以法治观察“小支点”撬动提升基层治理“大效能”。 据悉,人和街道法治观测点设置于和姐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记者走访时发现,该观测点是“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 “基层法治观测点设置在这里,更方便群众反馈问题及提出建议,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人和街道司法所所长邢晓霞介绍,法治观测点每周都有律师值班,平均每月接待群众20余人次。 不久前,邢晓霞多了一个新身份:人和街道基层法治观察员。在一次法治观察员集体座谈会上,来自企业的观察员提出了备受困扰的用工难题。同时,结合此前的调研走访,邢晓霞发现这一现象并非个例。 座谈会结束后,邢晓霞立即协调劳动监察大队等部门提出合理建议,最终促成问题化解,使得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均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人兴路华夏城小区增设电梯、加新市场完成了消防设施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诸如此类的案例,通过法治观察员们及时发现问题、“上传”社情民意,推动问题落实解决的还有很多。 “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程度地为企业、群众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邢晓霞表示,作为一名法治观察员,就是要当好法治建设的“吹哨人”。 如今,人和街道法治观测点已经形成“发现问题——反馈情况——分类登记——分流处理——督查整改”一整套工作闭环,确保基层法治观测点、法治观察员反馈的意见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两江新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法治观测点和法治观察员的核心职责,就是聚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法治工作难题,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和企业普遍关注的法治问题得到解决。接下来,两江新区司法局将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在全区以点带面地推进基层法治点员制改革建设工作,切实做好基层法治观测点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积极探索更具两江新区特色和辨识度的基层法治观测经验,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治理和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张洋洋 记者 饶 果 |